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在教案的编写中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分配,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蝉的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蝉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关键经验:
1、感受儿歌语言的优美、生动和有趣。
2、会有韵律的跟读,朗读。
3、有倾听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材料与环境创设:
物质准备:
大围裙、玩具蛋、鸡鸭等手偶经验准备:活动前师生一起欣赏故事“蛋宝宝”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鸡鸭等动物是蛋生的。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见过吗?这是一条很特别的围裙,咦?;本文有什么在动?摸出一个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蛋呢?(马上要裂开)猜猜看有可能谁会出来呢?引导回忆已有经验大胆猜想。
2、引入儿歌:蛋宝宝,引导幼儿边听,边跟读。
用儿歌的语言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蛋的形状,猜猜看谁会出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有韵律的.说儿歌一遍。
神秘的摸出第二只蛋,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蛋的形状,边有韵律充满激情的说儿歌第二遍。猜猜看有可能谁会出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请幼儿在神奇的围裙里找找,还有什么宝贝?猜猜看有可能谁会出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3以儿歌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猜想,并能主动的跟读和朗诵。
4、大胆说出一句祝福的话。
这些小动物第一天出生,那今天是它们的什么日子?(生日)我们小朋友对它们说什么呢?
5、为小动物过生日,唱生日歌,萌发幼儿关爱的情感。
活动延伸:
将故事的图片及活动的材料投放到语言区中引导幼儿活动。
关于蝉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回答:
0.4米=( )分米 0.06米=( )毫米
4分米=( )厘米=( )毫米
0.6米=( )厘米=( )毫米
2.比较下面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84和0.8402.54和25.4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教师:小数点告诉我们小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那么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小数大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教学例1.
出示例1: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板书:0.004米)
教师提问: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了多少米?(板书0.04米)
同桌讨论:把0.004米的小数点转化为0.04米,小数点是如何变化的?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让学生把0.004米和0.04米化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
(教师板书:0.004米=4毫米
0.04米=40毫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从4毫米和到40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认识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
教师提问: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得到什么样的小数?
教师让学生把这两个小数转化成为毫米为单位的数.
(板书0.4米=400毫米
4米=4000毫米)
小组讨论: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使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1000倍.
(2)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这四个式子,并把二、三、四个式子同第一个式子比较,引导学生找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3)完善结论.
教师提问:在例题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教师总结概括: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4)练习.
下面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37237.2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l)教师提问:例1中的四个式子,如果从下往上看,4米变化为0.4米,0.04米,0.004米,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原来的数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3)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4)做一做.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 0.50650.6 0.0506
4.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填书.
5.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填书.
三、巩固发展.
1.下面的数,如果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70.250.006 0.5062.4
2.下面的数,如果小数点都有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6.8 5.41 7.295 128.6
3.填空题.
(1)6.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是60.3,扩大( )倍.
(2)8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缩小( )倍.
(3)去掉1.04的小数点,原来的数就( )( )倍.
(4)将128.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右下角,原来的数就( )( ).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五、布置作业.
把3.54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各有什么变化?
0.354 35.40.03543540
关于蝉的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已进行的“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幼儿对各种动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区域活动中,他们对“鸡宝宝是从哪里来的?”进行了激烈讨论。小班幼儿年龄小,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他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现其特征,结合幼儿爱模仿小动物、接近小动物这一特点,设计生成了此次音乐活动。通过认识图谱、操作图谱,让幼儿自主运用多种感官,理解感受歌曲内容,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角色的扮演、歌曲的创编,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能愉快参与母鸡孵蛋的游戏,感受乐曲趣味性。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感受乐曲趣味性。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母鸡头饰(教师用)、母鸡孵蛋图谱一套、幼儿操作图谱三套、《母鸡孵蛋》音乐及伴奏。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角色,激发兴趣
1.根据特点猜动物,激发幼儿兴趣
师:咕咕咕咕,我有尖嘴巴;咕咕咕咕,我有大翅膀;咕咕咕咕,我会生鸡蛋,咕咕咕咕,猜猜我是谁?
幼儿猜测。
2.模仿母鸡叫声,进行练声。
指导语:刚刚我是怎么叫的?
幼儿回答(咕咕咕咕),并结合音调高低进行练声。
评析:由于小班幼儿具有喜欢模仿小动物,并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特点。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开场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根据特点猜动物以后,随即抛出“刚刚我是怎么叫的?”过渡到练声环节,让幼儿在情境中获得“母鸡”这一角色最真切的体验。
(二)欣赏歌曲,整体感知
1.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指导语:母鸡妈妈有一件开心的事情?我们来听一听!(完整欣赏音乐)
咕咕咕咕,母鸡在孵蛋;咕咕咕咕,孵出一个蛋;
咕咕咕咕,母鸡在孵蛋;咕咕咕咕,孵出两个蛋;
咕咕咕咕,母鸡在孵蛋;咕咕咕咕,孵出三个蛋;
咕咕咕咕,母鸡在孵蛋;咕咕咕咕,孵出四个蛋。
讨论:你听到了什么?
讨论: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引导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幼儿经过讨论,大胆表达:一个蛋、母鸡、咕咕咕咕、在孵蛋。
教师出示图谱:喇叭——表示咕咕咕咕;母鸡——母鸡在孵蛋;喇叭——咕咕咕咕;一个蛋——孵出一个蛋。
再次认识图谱:这是什么?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认识图谱尝试完整演唱歌曲第一句(咕咕咕咕,母鸡在孵蛋;咕咕咕咕,孵出一个蛋。)
2.再次欣赏歌曲,引出二、三、四句。
指导语:母鸡妈妈刚刚孵出了一个蛋,接下来还会孵出几个蛋呢?(完整欣赏音乐。)
讨论:母鸡妈妈孵出几个蛋了?
3.排列图谱,加深理解
出示图谱,介绍操作规则:请把你听到的按顺序排一排、摆一摆(喇叭——母鸡——喇叭——蛋)。
①幼儿个别操作。
适时评价:拼的真棒!请你连贯的唱一唱。
②幼儿集体操作。
我们一起来把剩下的歌曲,用图谱拼出来吧!
教师提供材料,幼儿多人一组,动手操作,排列图谱。
指导重点:活动中随时点评,教师放手让幼儿操作。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总结:母鸡妈妈还可以怎么孵蛋?(引导幼儿学会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这首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母鸡孵蛋》,我们加上好看的动作,完整的唱一唱!
5.数量递进,创编歌曲
教师总结:母鸡妈妈孵出了一个蛋、两个蛋、三个蛋、四个蛋,孵出的蛋一次比一次多,接下来,还会孵出几个蛋呢?
幼儿讨论创编歌曲,并尝试唱一唱。
评析:活动目标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根据《母鸡孵蛋》这首歌曲,合理的安排活动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活动通过“演示图谱——教师唱——个别幼儿拼图谱——幼儿唱——幼儿集体拼图谱——集体唱”的设计,起到环环相扣与层层递进的作用,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三)音乐游戏,体验快乐
1.播放母鸡孵蛋视频,增加幼儿感性认识。
指导语:母鸡妈妈到底是怎么孵出小鸡的呢?我们来看一看!(播放视频)
讨论:小鸡是怎么孵出来的?我们跟小鸡打声招呼吧!
指导重点:通过观看母鸡孵蛋视频,直观了解小鸡孵化过程,而跟小鸡打招呼,则渗透着“礼貌教育”。
评析:安排幼儿观看“母鸡孵蛋”的动画片,通过目睹母鸡孵蛋——小鸡啄壳——小鸡出壳,让幼儿真切体验到小鸡孵化的过程,加深对母鸡孵蛋的感性认识,让教学活动更高效。
2.幼儿扮演蛋宝宝,根据音乐,感受孵蛋过程。
①介绍游戏玩法:所有幼儿扮演“蛋宝宝”,教师边演唱歌曲,边用手轻拍幼儿的头,被拍的幼儿变成“小鸡”跟在教师身后,跟唱歌曲,一起孵出其他的小鸡!
指导语:孵出的小鸡,跟着我唱唱歌、扇扇翅膀,去孵出其他的小鸡。
②指导幼儿做母鸡妈妈,孵出未孵出的“蛋宝宝”
指导语:数一数,还剩几个蛋宝宝?你们来当母鸡妈妈,把他们都孵出来吧!
评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不放过每一次可以让幼儿合作游戏的机会。通过蛋宝宝变成小鸡的过程,感受喜悦,并合作孵出其他的蛋,幼儿共同商量,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
(四)情境延伸,结束活动
母鸡妈妈孵蛋好辛苦,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吗?
指导重点:情感延伸,感受妈妈的辛苦,萌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五、活动反思
首先,将猜谜的内容融入歌曲旋律中,引导幼儿“猜一猜”,让幼儿产生浓厚的活动兴趣,积极的投入到母鸡孵蛋的乐曲教唱环节中。
其次,按照“喇叭(咕咕咕咕)——母鸡(母鸡在孵蛋)——喇叭(咕咕咕咕)——蛋(孵出一个蛋)”的出场顺序依次出示图谱,让幼儿在潜意识中,能有效的记忆歌词内容,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发现孵出蛋的个数不一样。接着以“个别——集体——个别”的方式,按顺序拼图谱,再反复试唱,梳理歌曲,加深幼儿对歌曲内容的把握,为幼儿接下来创编“孵出五个蛋”“孵出六个蛋”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从局部到整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
再次,引导幼儿观看“母鸡孵蛋”的视频,让幼儿听听、看看、说说。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体验,吸引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参与。
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我时刻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为要求,着眼于小班的实际情况,以情境游戏为主线,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体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并在互动中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我不是把自己定位成教师,而是和幼儿一样,做活动的参与者,融入到幼儿中去。在宽松、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里,体验乐曲的趣味性。(高邮市秦邮幼儿园 刘秀华)
关于蝉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关于蝉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读汉字:汤、江、洗、泪、泳、汗。
2、让幼儿知道以“ミ”为偏旁的汉字均与水有关,并组字说句子。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与“ミ”有关的部份汉字。
难点:用与“ミ”有关的汉字组词或说句子。
活动准备
1、有喝汤、长江、洗澡、流泪、游泳、流汗的图片。
2、已学汉字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汉字
(1)全体认读已学汉字。
(2)板书海、浪、沙、河在黑板,让幼儿认读并找出相同处。
2、学习与“ミ”有关的部份汉字
(1)出示图片喝汤,引出“汤”字教幼儿认读
(2)出示游泳图片,引出“泳”字教幼儿认读
(3)用同样方法学认“江、洗、泪、汗”等汉字
让幼儿集体认读一次后,提问:这些汉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汉字都有一个三点水的偏旁,每个字的构成都与水有关。)
3、巩固所学汉字:汤、江、洗、泪、泳、汗并让幼儿给它们组词或说一句话。
(1)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每个字都表示一个意思。如果把一个字和另一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词,意思就变了。今天就请小朋友玩一个组字的游戏,请小朋友给字宝宝找个朋友或是用字宝宝说一句话,谁说得好就有奖(请个别幼儿组词或说一句话)
(2)归纳认读内容
认字竟赛采用小组形式,帮助幼儿复习认读内容,老师举字,让幼儿认读,然后老师念汉字,让幼儿举出相应的字卡。看哪一组多认对准,那组就为优胜组
教学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图片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特别是在用字宝宝说一句话时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
关于蝉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 1、通过幼儿的想象,组合树叶,能够学会使用树叶粘贴及拓印。
> 2、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
>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 各种形状的树叶 人手一份操作纸(上面一层薄的白纸,下面一层铅画纸)
> 抹布 牙签(抹白胶) 白胶 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根据教室中的物品导入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 今天,我们教室中间的椅子上放了许多的什么啊?(和老师一起在幼儿园捡的各式各样的树叶)
2、 这些树叶可以组合成些什么?(幼儿在昨天捡树叶后,教师组织幼儿拼树叶)(幼儿讲述自己想拼的`东西)
3、 等会请小朋友将自己想好的东西拼贴在纸上。
二、介绍拓印
> 1、 教师提出疑问:这里怎么有两张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 (幼儿讨论、讲述,教师总结)
> 两张纸用来印树叶的
> 上面一层薄的白纸,下面一层铅画纸
> 树叶粘贴在铅画纸上,拓印在薄的白纸上
> 薄纸印更加清楚、方便
> 2、 拓印
> (幼儿讨论、讲述,教师总结)
> 将树叶拼贴好
> 将薄的白纸印在上面
> 用蜡笔躺着来回压着涂,进行拓印
> 3、 要求
> 幼儿总结桌面材料的操作要求,教师总结
> 强调在制作时要轻轻的
> 4、 步骤
> 想象自己制作的物体
> 挑需要的树叶
> 拼贴树叶
> 拓印组合的树叶造型
>
> 三、幼儿活动
> 1、 想好了再进行拼贴。
> 2、 提醒幼儿粘贴树叶时可以多使用一些白胶,将大的树叶粘贴。
> 3、 拓印时两只手要协调,一只手拿蜡笔,一只手压着纸。
>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
> 4、 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墙面上。
> 四、介绍作品
>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关于蝉的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知道水的组成
2.知道水的净化原理,了解软水、硬水的区别。
3.知道水体污染与水资源的保护。
4.学会过滤操作。
学习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水的、危害、防治和净化
学习难点:
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第一课时:
水的组成水的利用
课堂学习:
一、引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
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蒸馏水是纯净物,而海水等是混合物
如果把某种水样蒸干后有固体物质析出,这种水一定含有杂质
溶有钙、镁物质较多的水是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身体不利,一些工业用水也不能用硬水,硬水经过处理变成软水,可消除不利影响。
过滤是把液体和不溶性固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中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玻璃棒的作用
[创设问题]小英同学在做过滤实验时,发现滤出的液体仍然浑浊,
你能帮她找出原因吗?她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拓展视野
关于蝉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
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关于蝉的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 关于纸的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