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评价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发现自己的优势,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石头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石头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石头项链。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教师手拿石头。"有一块小石头,很想跟别人一样可以走来走去,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没有脚,怎么办呢?你们谁能帮帮他吗?
幼儿集体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回答。
2、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二、倾听故事并回答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提问:"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2、"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一起说: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3、"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4、"远远地,蜈蚣爬过来。""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5、"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6、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7、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
"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石头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
(2)大胆推理和想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大石头》图画书,教学课件(ppt)、汉字“大石头”、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发悬念
①出示第2~3面
一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块又大叉圆的东西轰隆隆地朝田鼠村庄滚了过来。哐当!这会是什么呢?
一原来是块大石头(出示汉字)。这块大石头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田鼠村庄再也不能平静。
②出示第4~5面
一第二天一大早,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原来大石头躺进了准备造游泳池的大洞里。这可怎么办?
(2)情景体验:我来搬石头
一你觉得该请谁来搬这块石头?为什么?
一这就是那块大石头,怎么才能把它搬走?你们有好办法吗?请来试一试。
一出示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幼儿个别或合作进行尝试。
小结:团结合作一起干,事情就能干得好。
(3)推理故事情节
①出示第6、8、10、12、14面
一大力士、科学家、矿工、魔术师、发明家他们都很神气地来了,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
一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准备搬走大石头?他们做了什么动作?你来学一学。
一除了他们,田鼠村里还会有哪些有特殊本领的人?(交流分享各种职业人的特点)
②出示第7、9、1 1、1 3、1 5面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结合故事情节逐一出示。(可以不按绘本图片顺序)
一他们是怎么搬大石头的?一起来帮忙,学学“嘿哟、嘿哟”喊号子。
一他们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讨论图片上田鼠们前后不同的表情)
③出示第16~17面
一这么多有特殊本领的田鼠都没有获得成功,怎么办?你想到什么好办法没有?看看田鼠村庄里究竟还有谁能想到好办法?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④出示第18~19面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他对大家说了些什么呢?
一你认为这一回田鼠宝宝的办法会不会获得成功?为什么?
⑧出示第20~25面
一大石头搬走了没有?田鼠们在干什么?
一当大家发现一起搬起来的不是大石头,而是大面包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大石头》的故事讲完了,田鼠们一起搬走了“大石头”,享受着大面包的`美味。
活动延伸:
一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呢?(可以指导幼儿做些记录)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石头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及探究兴趣。
2、通过各种手段感知石头的不同特征。
3、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采集各种各样的石头。
2、颜料、小桶、抹布小毛笔各若干。
3、环境布置,布置石头展览会。
4、知识准备:幼儿观看录象,石头的形成与用途
活动过程:
一、以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观看石头引入
要求:
1、仔细的、轻轻的看看、摸摸每一种石头。
2、轻声的.交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二、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观察各种石头,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
1、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敲、听、拿等不同方法感知对比石头在颜色、形状、光滑与粗糙、透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提问:
1、你看到的石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花纹?
2、除了颜色、形状以外,这些石头还有什么不同?
3、石头互相碰撞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2、结合游戏“看看石头后面的小手”,助幼儿理解掌握词语“透明”。
3、说说哪些石头有什么不同,使用石头时应注意什么?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扔石头玩。
小结:引导幼儿围绕石头的各种特征,胆的阐述自己的观察体验。
三、分组操作,巩固对石头不同特点的认识。
要求:
1、先互相协商几种方法,再进行操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不推不挤。
3、提幼儿作画时要注意卫生,线条要清楚。
一组在鹅卵石上添画,二组按石头的颜色、形状、光滑程度等进行分类,三组根据音乐性质用石头敲击节奏,四组根据石头的形状、小组合成另一个物体。
四、活动自由结束。
石头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3.感知情节变化:难道就没有办法把石头搬走了吗?田鼠宝宝有什么好办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结:他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还有的撬,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的劲都往一处使,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石头语言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本教案是结合大班"我要上小学"主题选取的一个关于"坚毅和勇敢"的绘本教材。可以说,幼儿成长的道路不是一番风顺的,往往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克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难,逐步体会到成长的自豪。然而,也有些孩子在获得一些小成绩后会表现出骄傲自大的心理。所以我选取绘本故事中小猪的"勇敢"和"骄傲"作为活动的切入点。先从引发幼儿观察、联想画面中小猪是如何变成石头小猪又为何变回原来的样子;逐步推进到以投票方式,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勇敢"和"骄傲";最后迁移故事,让幼儿联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想出勇敢克服的办法。整个教学融知识性和情感性相互渗透,又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最终,孩子们也会有深刻的领悟:不久的将来,当他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应该如何去勇敢的克服,即使成功了也不能骄傲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围绕画面展开想象,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去克服,成功了也不骄傲。
2.能用清楚地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想象故事情节,懂得遇到困难要勇敢克服,但不要骄傲。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分享交流克服的办法。
教学准备:
1、故事完整ppt
2、大路背景图:上面有若干"石头"(石头背面贴有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图片,正面画上不等数量的地雷);
3、石头小猪的标签;
4、乒乓球,标有笑脸和哭脸地投票箱各一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形象,引出故事
(画面:石头小猪)提问:它是谁?它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猪有什么不一样?
二、观察画面、想象情节
(一)勇敢的石头小猪
(画面:小猪在路上散步)提问:小猪往前走将遇到什么?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有"困难"二字的路牌)
提问:小猪遇到了什么事?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去做?
(引导幼儿说出注意避让、快跑、坚持、用力气等各种克服的办法)
小结:面对困难不退缩,努力去战胜困难这就是勇敢。小猪真勇敢!
(二)骄傲的石头小猪
1、(组图:被小石头、大石头砸-被龙卷风吹-被雷劈)
提问:小猪变成了石头小猪后又遇到了什么事?遇到那么多危险,为什么小猪一点没事?现在它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组图:哈哈大笑-踢到小石头-滚下山坡-摔回原样)
提问:小猪为什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
小结:以为自己的本领很大就看不起小困难,这就是骄傲。小猪太骄傲了!
3、完整听赏故事(音乐)
三、投票评选,凸现主题
1.自主投票(出示投票箱和乒乓球)
要求:幼儿每人拿球投一次,喜欢小猪的投进笑脸的箱子,不喜欢的投进哭脸的箱子。
2.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小结:大家喜欢的是小猪的勇敢,不喜欢它的骄傲。所以我们要学习勇敢时候的小猪,后面变骄傲的小猪可要不得。
四、迁移故事,渗透情感
1、(路和石头背景:后面贴有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难图片,正面用地雷数量表示困难大小)
师:再过不久,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就像小猪遇到的石头一样。请你们用自己地办法去克服它。
2、幼儿自己或合作选择石头(困难),和朋友商量克服困难的办法。
3、分享交流自己的办法。(奖励石头小猪标签)
专家点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黄琼老师)
优点:
活动中,教师能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在其引导和启发下,该班孩子能充分展开想象,敢于表达,敢于质疑,孩子语言发展水平高,语言质量好。教师能很好地尊重和倾听孩子的反馈,能及时鼓励孩子自身的想法。在孩子观察画面的过程中,也能做到及时突出重点,启发孩子思考。整个活动,教师节奏上把握比较好。环节设计如"投票"带有趣味性,体现出设计的巧妙与时代感。最后环节能突出孩子的意识,整个活动都能较好体现出孩子的自主。
改进:
1、互动后的归纳、梳理和概括能力需要加强。面对孩子出现的不同观点,也要明确给出自己的理由,提高孩子判断的能力。
2.最后解决困难的环节,可以联系幼小衔接来说,突出大班的意识,用小学的要求跟孩子互动,提升大班幼儿的能力。
3.在绘本的选取上还需加以改进,这样可以避免勇敢和莽撞观念上地冲突。
石头语言教案篇6
一、活动意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所以要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和同伴交流。石头是一种容易获取的教学资源,在倾听故事中,幼儿认识了石头的自然属性,也感受到了石头的人格化特征,让幼儿在故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目标:
1.、体验小石头心情的前后变化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识小鸡、小猫、小鸭的脚的形状以及初步了解脚的作用。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活动难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及动物脚教具
2、知识经验:小故事《想长脚的石头》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小朋友们,谁能够告诉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只脚呢?
那你们都用你们的小脚做些什么呢?(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表述欲望)
2、我们每位小朋友能用你们的小脚去好多地方,真开心,今天老师也有一位好朋友,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你们看,它也很开心。(ppt1)
3、观察ppt2,看看小石头发生了什么变化?猜想小石头为什么不开心?
师:小朋友们是这么想的啊。小石头告诉老师,有一天他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教师:谢谢你们帮助小石头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不过小石头也想了一个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石头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2)过程
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
提问: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那么小动物把脚借给小石头了吗?
虽然小鸡和小猫没有把脚借给小石头,但是小石头没有放弃。
2、播放ppt5
提问:①现在小石头已经向小鸡、小猫、蜈蚣大哥借过脚了,但是他们的脚自己都有用,哪位小朋友能说一下他们的脚都有什么用呢?那我现在一位小朋友来帮助老师将小动物和他们的脚粘在一起。
②小朋友们,小鸡小猫蜈蚣大哥都没有把脚借给小石头,如果你们是小石头,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1、观看pp6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小女孩带着小石头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石头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3)总结
小石头虽然没有长脚,但是在小女孩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女孩去了好多美丽的地方,玩得很开心。
六、延伸部分
教师: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现在请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每人拿一个小石头,大家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小石头去到处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石头语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鸡、小猫、螃蟹的脚及初步了解其脚的作用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图片、动物脚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播放ppt1,提示幼儿观察小石头的表情,让幼儿说小石头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师: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很开心。
2、观察ppt2,看看小石头发生了什么变化?哪里变了?请幼儿模仿小石头的表情?猜想小石头为什么不开心?
师:可是,有一天……
3、播放录音——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我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石头到处走走看看?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教师:谢谢你们帮助小石头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石头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二、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5
提问(1)小石头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提问(2)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它是怎么向小动物借脚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幼儿将动物及其脚进行匹配,再次认识小动物脚的作用。
3、教师总结:小动物们把脚借给小石头了吗?(没有),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心情会怎么样?
三、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教师:ppt6:小石头没有借到脚,很伤心,心想:“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1、观看ppt7、8、8、9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问(1):谁来了?(小姑娘)仔细看看小姑娘把小石头做成了什么?
问(2):小姑娘带着小石头去了哪些地方玩?
问(3):小石头最后长脚了吗?它有没有到处去看看?
教师总结:小石头在小姑娘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姑娘去了幼儿园、花园和游乐场,跟着小姑娘玩得很开心。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故事。
四、延伸部分:
1、请幼儿带上小石头项链,帮助小石头实现愿望,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出示小石头的愿望神秘袋,请幼儿看图片说说自己愿意带小石头去哪里?
石头语言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