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教案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方向,教案的设计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探索精神,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小学教师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 说出路线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2
一、活动主题:区政协与圭小教师节联谊活动
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10日
三、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活动人员:全体教职员工及区领导
五、活动准备:
1、x及语文组老师负责写串词及开场白的祝福语,x训练学生主持人。
2、会场布置及游戏材料准备:x
3、手工美劳成品展示:xx
4、音响、照相:x
5、礼品道具采购:xxx
六、活动程序:
1、主持人送出祝福的话语。
2、活动展示。
3、领导发言。
4、集体留影。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中队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深切体会到教师的光荣和辛苦,并通过言语与行动等为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做一个尊师爱师的好学生。
活动时间:9月8日下午
活动地点:五(4)班教室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好文艺节目及道具等。
2、多媒体课件。
3、录音机一台,有关乐曲磁带一盒。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送节日祝福
全体学生整齐响亮地向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3、叙师生情谊
学生分别上台讲述自己与老师之间难忘的事,或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
(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4、向老师献礼
(1)独唱:《采一束鲜花》
(2)朗诵:《园丁颂》等
(3)游戏:学生比划老师猜
(4)舞蹈:《感恩的心》
(5)小品
(6)大合唱:班歌《我爱我家》
5、表自我决心
每天我为老师倒杯茶;
每天我为老师捶捶背;
每天……
6、班主任致辞
7、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四、活动时间
9月10日下午5点20分
五、活动地点
综合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联欢
方案
1、5点20全体教师集中,每位教师进门前在幸运箱中抓
2、助理为教师节致辞。
3、颁发优秀教师16名,特殊贡献奖5名,优秀级部7名。
4、开始联欢。
(1)刘世春校长诗朗诵《我骄傲,我是袁小人》
(2)助理摇奖——三等奖,幸运数字符合者上台做游戏得奖品,游戏:吹气球,吹爆得奖。
(3)吴阳成校长表演节目。
(4)助理摇奖——二等奖,幸运数字符合者上台做游戏得奖品,游戏:作300字的获奖感言,掌声越热烈越好。
(5)蒋学琴老师助兴节目。
(6)助理摇奖——一等奖,幸运数字符合者上台得奖品,回答问题得奖品。
(7)联欢会7点整助理宣布结束。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
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
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三、课堂小结
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习题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电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做城市的设计师,画一座漂亮的城市,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积累“电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教具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身边的城市。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住在哪?喜欢吗?为什么?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漂亮的城市,浩浩也不例外。
2、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小组成员互相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
4、指名检查通读课文的情况。
5、分组分段读课文,在读文中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
3、指名读,检查小组自由认读生字的情况。
4、全班跟老师读,并组词。
5、游戏巩固:请智多星上来摘苹果。
6、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了解浩浩的设计
1、读文,想一想:浩浩设计城市设计了几次,每次的情况各是什么样的?
2、指名反馈:第一次设计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句段,大家一起读一读)
3、教师出示浩浩第一次的设计图,说说你们喜欢这样的城市吗?为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抓住浩浩的“随便”教育学生做一件事情,随便做肯定是做不好的。
5、教师:要是让我们住在这样的城市里,那可就惨了,不过还好,这座城市在开始建设前。有人帮助浩浩改了过来,是谁呀?
6、那么修改后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呢?
7、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两幅设计图的不同,体会第二次城市设计的合理、漂亮。
8、指导感情朗读描写新城市的句段:小朋友们,这样的城市漂亮吗?你们喜欢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
二、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浩浩在爸爸的指导下,认真思考,为我们设计了这么漂亮的城市。真是好样的。
2、鼓励学生想一想未来的城市,并且设计未来城市,把它画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市”“师”“路”“兴”等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色笔。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加以巩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大家一起背一背。
二、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拿出自己设计的城市。
2、互相欣赏各自的设计,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
3、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设想。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巩固生字的认读。
2、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自由说一说,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5、学生反馈后,教师总结强调。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6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a。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
a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a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投影片和字母图片
:1课时
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 a 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看看a的形状像什么?抽拉投影片,使a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用手势助读。)
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
2、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1、认识四线格我们学会了a的读音和四声,还要学会写a。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根线几个格子。记住,a就住在二楼。写的时候要碰到上下线,而且要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边写边讲,注意: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总结:这节课,我们先看图,说清了图意;再学习a的发音和声调;接着我们读了课文;最后还学习了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这样分四步,我们就把这些内容都学会了。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7
一:活动主题:“感念师恩”
二:活动时间:xx年9月6日—9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一)教师节感恩活动
时 间:9月6日班队会
地 点:各中队教室
内 容:教师节召开主题班队会----《老师,托起太阳的人》
负 责:各中队辅导员
1、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祝贺老师的节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2、活动前准备:
(1)各中队安排学生制作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主题画,学校大队部将组织评比。
(2)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3)主题队会时,可以给老师一份问候,推荐几种方式:
a.活动前学生自主布置教室黑板,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祝教师节快乐的话;
b.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
c.给老师画一幅铅笔画,再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或写首抒情诗;
d.给老师买一包润喉糖,让老师保护好嗓子。
(二)教师节敬师仪式。
时 间:9月9日早上升旗仪式。
地 点:主席台
内 容:1、学生献词
2、教师节先进表彰
负 责:六年三班献词(负责人:李 娟)
教师节先进表彰(负责人:刘 静)
(三)教师节迎师活动
时 间:9月10日早上7:20---8:00
地 点:校门前
内 容:
1、所有领导及中层教师在校门前迎接教师入校为教师献礼。(负责人:刘 静、张淑娟)
2、腰鼓队学生列队在校门前欢迎教师。(负责人:孙小霞、董淑琴)
3、活动准备:
(1)用学校大屏幕向老师表达敬意。(“老师,您辛苦了!”)
(2)以学生绘画作品展的形式感谢师恩。
主 题:“岁月如歌,感念师恩”
时 间:9月10日
地 点:各中队文化长廊
内 容:把最美的图画献给最敬爱的老师
负 责:各中队辅导员
要求:1、五年级布置班级文化墙。
2、其他年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换和补充。
(四)教师书信、寄语评选活动
时间:9月6日—9月10日
具体内容:号召学生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写下来,投放在广播站留言箱里(要求原创),并通过努力学习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届时我们将评选出优秀的教师节书信或寄语给予阳光卡奖励。
(五)参加总校教师节庆祝活动
时 间:9月10日(待定)
地 点:文化宫
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
中小学教师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中小学教师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