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合理安排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建立系统性的思维,细致入微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把握课堂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打乒乓球的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
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2)幼儿探索操作
(3)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4)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1)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
(2)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3)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
(3)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4、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反思:
我设计的活动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参加,想出许多移动乒乓球的办法,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个别的孩子因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用筷子很快的夹住球,所以显得有点失落,变的不太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会照顾到动手能力差的孩子,让其也能体验在操作过程中收获的成功喜悦。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2
1、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固体和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5、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6、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7、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能够举例说明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有利和不利之处。
9、能举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实例。
教 学 重 点 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 学 难 点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瘪乒乓球、玻璃杯、热水、烧杯、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墨水、水、酒精、橙汁、酱油、可乐、小胶圈、记录表、蜡烛、金属垫圈、塑料瓶盖、木板、小钉、细线、气球、空塑料瓶。
教 学 过 程 授课变更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观察过吗?
2、师演示实验:对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水溢出来了。
3、师演示实验:出示瘪乒乓球,把它放在热水中,瘪乒乓球鼓起来了。
4、师:冬天的电线比夏天的电线紧等生活现象。请你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
5、学生汇报,填写在62页。
(二)学习新课:
1、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下面我们来猜想一下: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为什么不装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从壶中溢出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液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出示温度计)这是我们用过的温度计,你们知道它是根据什么原理使液面上升或下降的吗?
2、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得比较紧,夏季比较松,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3、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1)师:是什么原因使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就能鼓起来?
(2)学生猜想,汇报。
(3)师:下面小组根据各组的猜想来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如有难度教师进行适当提示。)
(4)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记录。
(5)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气体受冷体积收缩,受热体积膨胀。
(7)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8)教师小结: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解释书上66页这些现象吗?
2、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的现象呢?画在书上。
3、汇报交流。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乒乓球弹性的变化。
2、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铺有不同材料的地上实验乒乓球的`弹性。
活动难点:
利用材料想办法改变弹性的大小。
准备:
一些辅助的材料:棉花、毛巾、报纸、黄沙、塑料纸、纸盒等。
过程:
1、诱导问题:
(1)、教师启发引导: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关乒乓球弹性的实验,实验中你也许会遇到困难,要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如果暂时不能解决,你也不用着急,记在心里,我们大家一起来想办法。”
(2)、幼儿操作实验:
玩法:幼儿在铺有不同材料的地上实验乒乓球的弹性。
2、讨论释疑:
――――“有什么新发现,遇到哪些困难?”
(1)、幼儿逐一讲述自己发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
(2)、讨论:“那谁有好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个别幼儿演示好方法。)“还有什么好方法也可以这个问题?为什么?
(3)、小结:乒乓球弹性有变化。当遇到比较坚硬的材料时会弹性大,跳得高;当遇到较柔软的材料时则弹性小,跳得低;乒乓球弹性的大小还与我们投掷的力量有关。所以说,在不同的条件下,乒乓球的弹性增加或削减。
3、实验验证:
(1)、这里有许多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动脑筋、想办法改变弹性的大小,设计出新的游戏,你可以用刚才介绍的方法,也可以自己找一找另外的方法,好了,让我们去试一试吧!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给予一定的协助。
4、迁移经验:
鼓励幼儿介绍在实验验证中找到的新方法
5、延伸活动:
乒乓球造型
幼儿利用一些辅助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饰、造型。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巧运乒乓球,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乐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组2个篮子(一个装有乒乓球);每组一个托盘(内有材料:小勺、吸管、毛茛、硬纸板、小剪刀、橡皮泥、筷子、叉子)
2、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笔。
3、操作台一个,大记录表一张,“√”、“×”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幼儿提出设想。
1、游戏规则
师:瞧!这是什么呀?
幼:乒乓球。
师:你们玩过乒乓球吗?
幼:玩过。
师:那你是怎么玩的?谁来说一说?
师:恩!你们的玩法真多!今天我们要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巧运乒乓球。瞧!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材料,这是勺子、吸管、……今天我们要用这么多材料,把乒乓球从这个篮子运到那每个篮子。在运的过程中,我们的手不能碰到乒乓球,也不能那起篮子。
师:那么 在这么多材料中,你认为那些材料能成功运送乒乓球呢?请你们“猜一猜”,并在这一栏里“记一记”,能成功的打“√”、不成功的打“×”。请你们拿出记录表开始行动!
2、交流
师:好了吗?老师数3声,请把记录表放回操作袋中,看谁的`动作最快!1……2……3……想听一听别人的想法吗?谁来介绍一下?
师:请你拿出记录表!你认为那些材料是能运球的?哪些材料是不能运球的?
(幼儿回答,教师贴标记)
二、幼儿操作,并交流成功是否。
1、幼儿操作
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就去试一试,并把你的结果记录在这一栏里,同样也是打“√”、“×”,4人一组,别忘了手不能碰到乒乓球,带者记录表赶快去试一试!
2、交流、探讨
师:小朋友带着记录表过来吧,请把记录表放在爱操作袋中。你开始是在怎么猜的?动手试了后又是怎样的?刚才这个小朋友是这么想的,现在又是在怎么样的,我们先请他来说一说吧!
师:哦!这 个小朋友在“猜一猜”的时候,有好多是不成功的,但经过他试一试后,原来好多材料是可以成功的。可是,这个“××”试了后还是不能成功,有没有哪个小朋友试过后是成功的,来帮帮他。
师:下面还有哪个小朋友试过后,还有材料没成功的?让大家也来帮帮你!
小结:其实呀,这些材料都有可能运球成功,只要你在操作时耐心一点,细心一点,你一定会成功的。现在老师再给那么一个机会,对照你的记录表,把不成功的再去试一试。
三、考验幼儿,并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师:小朋友,所有材料都运球成功了吗?
幼:成功了。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用剪刀你是怎么运球的?谁来试一下?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剪刀运球就有了n方法,我们就用数字n记录下来,如果你有更多的方法也可以记下来。那还有这些材料运球会有几种方法呢?你们赶紧去试一试,不要忘了用数字记录在这一栏里。先完成的小朋友可以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也可以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还可以表演给他们看呢!
四、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动动脑动动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运乒乓球,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也能运球,也会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回去再去试一试。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理解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2、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并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3、具有对学习乒乓球发球的兴趣。
4、了解儿歌的含义。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能较熟练地朗诵儿歌,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能够正确掌握乒乓球发球的要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能正确握板,并在自主游戏中已有尝试学习发球的初步经验。
材料准备:自编儿歌以及与儿歌相关的`图片6张,乒乓桌(幼儿桌)一张,乒乓板和乒乓球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感知,激发兴趣
1、师:幼儿园即将要举办乒乓球发球比赛了,欢欢小朋友特别想去参加,可是他还不会发好球。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会发球吗?(幼儿自由表述)你是怎么发的呢?你能教教欢欢吗?(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发球的动作,并做演示)
2、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和演示,作些点评。
二、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发球动作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你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发球的。好吗?(请欢欢和幼儿一起逐一观看图片,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2、师(出示图片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表述)
3、师(示诵儿歌,配以动作):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幼儿模仿)
4、师(出示图片2):他是怎么站的?又是怎样的姿势?(同上)
5、师(同图片1):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幼儿模仿,再两句连诵)
6、师(出示图片3、4):图片上的小朋友左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右手做的什么样的动作?(同上)
7、师(同图片1):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幼儿模仿,再三句连诵)
8、师(出示图片5):球被打中后弹到哪里去啦?(同上)
9、师(同图片1):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幼儿模仿,再四句连诵)
10、师(出示图片6):你学会发球的本领了吗?(同上)
11、师(同图片1):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幼儿模仿,再五句连诵)
12、师:刚才我们一句句学说了发球的要领,把这些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我们一边诵唱儿歌一边来学学发球的动作。
13、师幼共同完整朗诵儿歌;幼儿跟随老师练习发球动作。
14、请几位幼儿尝试演示动作,其他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15、教师示范发球;个别幼儿尝试发球,教师点评、适当指导,或按照儿歌中的要领进行纠正。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欢欢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我是小小发球员》。欢欢,你会诵唱这首儿歌了吗?(请欢欢示诵,师幼共同朗诵儿歌)
师:课后,我们和欢欢一起按照儿歌中说的要领去练习发球,争取发球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附:《我是小小发球员》
乒乒乓乓打乒乓,小小板儿手中拿。(图片1)
双脚分开肩要平,上身前倾下身蹲。(图片2)
左手握球桌上弹,右手板儿把球打。(图片3、4)
小小球儿打过网,打到对面跳一跳。(图片5)
今天我把要领记,练好本领夺胜利。(图片6)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6
设计意图
乒乓活动是我们班的健康特色,也是我的课题《班级乒乓特色活动的实践研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在平常的练习中,我们发现乒乓球不仅能颠、能抛、还能在上面进行画画。这是怎么发现的呢?由于我们的乒乓球都统一放在乒乓特色区中,为了给自己的球做个记号,他们往往在球上写上姓名和学号,可细心的女孩子就不同,她们会在球上画张笑脸,或者涂上漂亮的颜色,这样不仅美观还很容易识别,于是我就追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生成了这个美术探究活动《乒乓球小人》,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还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充实我们班的乒乓特色活动,开拓课题研究的领域。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扮,制作成乒乓球小人。
2、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3、喜爱美工制作,大胆想象、创作。
重点: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乒乓球小人。
难点: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活动准备
1、乒乓板、乒乓球人手一份。
2、各种制作材料,如水彩笔、毛线、保鲜膜纸芯、扇形(正方形)纸片、废旧边角料、双面胶等。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小人物大集合。
1、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我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自制小人。
2、逐一出示ppt,请小朋友们边看边说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哇,自制小人品种真多啊!有纸盒小人、鸡蛋小人、电线小人、彩泥小人等等,那今天我们也来做个自制的小人吧!
二、说说我们的设想。
1、我们班最多的球就是乒乓球了,大家都会拿它来颠球,而且很多还是颠球高手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一个乒乓球小人吧!
2、你们想想这个小小的乒乓球怎样来变成小人呢?
3、幼儿互相讨论,和同伴说说各自的想法。
4、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的设想。
三、亮亮老师的本领。
1、你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也想来做一个乒乓球小人。
2、教师示范、讲解:
●头部:乒乓球,一面画上五官,一面画(或粘)上头发。
●身体:用扇形纸片卷成圆锥形,用浆糊(或双面胶)固定,在顶部剪一个小口子,大小要比乒乓球小,这样就能让球稳稳地放在“身体”上面了。
●装饰:可以用毛线做头发,用彩色纸做漂亮的衣服等等。
3、提出制作要求:
●圆锥顶部开口大小要比乒乓球小,太大了容易掉下去。
●用各种材料来装扮乒乓球小人。
四、制作我的专属小人。
1、幼儿分组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乒乓球稳稳地站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的乒乓球小人打扮得独一无二。
五、秀出我的乒乓球小人。
1、为自己的乒乓球小人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展示到一起来,拍张集体照。
2、延伸活动:乒乓小人接力赛。
将乒乓球小人放在乒乓板上,手持乒乓板,一个接一个练习平衡走。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接力赛。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兔救乒乓球》的内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这一特性。
2、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3、懂得同伴间要互相帮助,具有初步的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乒乓球漂浮这一特性;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并正确描述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的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乒乓球很轻,并了解乒乓球具有弹跳这一特性。
材料准备:挂图,透明水桶、乒乓球、水。
【活动过程】
一、听讲故事,理解内容。
1、师(出示挂图一):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儿自由发言)
2、借助挂图二、三教师讲解,幼儿看图听故事。
(1)师:小乒乓球掉到哪里啦?它怎么会掉到井里的呢?乒乓球很害怕,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发言)
(2)师:(小结)小朋友们真热心,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乒乓球。老师替小乒乓球谢谢你们了。
3、师(出示挂图四):有两只小白兔听到小乒乓球的呼救声,也赶来了。
4、师:小白兔想的什么办法来救小乒乓球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往井里倒很多水小乒乓球就能慢慢浮上来呢?(幼儿自由发言)
二、观察实验,探索奥妙。
师:下面老师要做一个小实验,你们仔细看看小乒乓球是怎么慢慢往上浮起来的。
师:小乒乓球浮上来了吗?怎么会浮上了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结):小乒乓球很轻很轻,它不会沉到水底下,它一直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往水桶里加水,小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一起往上浮,小乒乓球就会得救了。
三、完整听讲,总结延伸。
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两只小兔救小乒乓球的.故事,知道乒乓球很轻,能漂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乒乓球漂浮的实验,好吗?
附故事《小兔救乒乓球》
小乒乓球活泼可爱,但是却很调皮。
一天天气真好,小乒乓球又偷偷溜出去玩了。它一边跳一边唱歌,心里真高兴。“咦,这是什么呀?”小乒乓球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让我去看看。”说着,小乒乓球鼓足了劲儿用力一跳,只听见“扑通”一声,原来是小乒乓球用力太猛,一不小心摔到了井里了,疼得它“唉哟、唉哟”地直叫。
井里黑乎乎的,小乒乓球可害怕啦,一边哭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啊!谁来帮帮我?我掉到井里啦!”两只小白兔正好从井边走过,听见小乒乓球的哭喊声,往下一看:“是你呀,小乒乓球!别着急,我们马上想办法救你。”两只小白兔一商量:“好!就这么办。”它们拿着水桶跑到小河边,提了一桶水就往井里倒——就这样一桶又一桶,小乒乓球终于慢慢浮上来了。
望着小白兔擦汗的样子,小乒乓球难为情地说:“谢谢你们,小白兔!多亏了你们。”
小白兔笑着说:“不用谢!你以后出去玩可要小心点,再见!”
小乒乓球也挥挥手说:“再见!”
打乒乓球的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掌握好手上的平衡。
2、能成功的躲避障碍物。
二、活动准备
1、口哨、乒乓球五套。
2、障碍物(根据年龄自定)。
三、活动过程
1、每场比赛有五位幼儿一起进行,层层筛选得出最终的胜利者。
2、场地要宽阔平坦,障碍物摆设的`难度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去自定。
3、幼儿先拿好乒乓球做好准备,口哨声响起游戏开始。
4、幼儿端球往前走躲避障碍物,不让手中端着的球掉下去,第一个成功躲避障碍物的幼儿为胜,幼儿们都完成游戏后,再进行下一局比赛。游戏循环继续。
5、没有参加比赛的幼儿可以站在一旁助威,让出比赛范围场地。
6、游戏还可以自由的玩,来比一比哪位幼儿端的稳。
7、比赛得出最后的结果后,自由放松活动。
四、活动结束
打乒乓球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