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控制课堂节奏,我们的教案应当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星星》教案优秀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星星》教案篇1
因为音乐能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令他们的小脑袋变得更灵敏更协调,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感受力、发展他们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而且对宝宝的语言、数理、逻辑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今天准备案通过《小星星》这首歌曲让孩子们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从而激发幼儿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星星粘贴及太阳月亮头饰各一个;《小星星》磁带、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图片引入,欣赏歌曲:每当天黑了,天空中就会出现许多许多的小星星,你们见过他们吗?
1、你觉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么?
2、欣赏歌曲《小星星》;“星星宝宝快乐的唱起了歌。听——”
3、歌曲里的小星星像什么?为什么说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第二次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
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进一步熟悉歌词。
2、“怎样唱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的感觉;
运用手势配合唱出“一闪一闪”的跳跃感;
四、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幼儿说歌词;
2、运用歌曲图谱,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看着图谱和老师一起唱;
4、请个别幼儿唱,老师和其他幼儿随着节奏做动作;
5、请幼儿来当星星宝宝唱歌,老师当月亮妈妈表演动作;
6老师扮演月亮妈妈,幼儿扮演星星宝宝一起边唱边随歌曲有节奏的做动作;结束。
节奏——角落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乐曲、表现乐曲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节奏、尝试表现乐曲。
(1)听赏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激发幼儿对乐曲的兴趣。
说明:在角落活动中引导幼儿花几分钟的时间听一听乐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此内容可延续4-5天。
(2)听赏乐曲、感受乐曲,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尝试表现乐曲。如幼儿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乐曲,幼儿也可以借助各种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说明:这一阶段幼儿在角落里玩的时间可以有10天左右。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不断挖掘幼儿的闪光点,譬如幼儿用不同的乐器表现乐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乐曲等。
最主要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以及幼儿初步的4/4节奏感。这里要提醒的是4/4节奏也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型,如x — — — | x — — | ;如:— x — | x — x —| ;如:x x x x | x x x x | ;又如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教师可通过每次角落游戏的讲评让幼儿体会角落活动中的成功和愉悦。
(3)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4/4节奏,
如 x x x x | 如 x x x x | xx xx xx x | 又如:xx xx x | x x xx x |
请你过来! 我们都是 我们 都是 好朋 友 我呀 长大了,你 也 长大 了!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2. 集体活动中大胆表现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听赏乐曲,感受乐曲优美,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小星星”,讲的是小星星的故事。
a.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玩法:老师扮演月亮姐姐,小朋友是满天的星星。星星围成大圈,月亮姐姐在中央。音乐前奏起月亮姐姐转圈;星星跟着音乐拍手。前奏结束前月亮姐姐要点到一颗小星星,小星星就马上起来,跟着音乐做动作(如眨眼、睡觉、或者跳舞)。其他小星星和月亮姐姐都必须马上跟着他(她)一起有节奏地动作,直至乐曲结束。待到间奏起,
月亮姐姐再次转圈去另一颗小星星,游戏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规则:小星星必须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别人做过的动作就不能再做,否则算输。
说明: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兴趣和积极性。在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别人动作并表现音乐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让幼儿按音乐节奏活动,并不重复别人的动作,更应放在幼儿会用动作展现不同的节奏型。如有幼儿用 x x x x x x | 应该表扬
点头 点头 拍手拍手 拍手拍手
而有幼儿用 x — x — | x x x x | 也该好好鼓励。
扭屁 股 扭屁 股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b.引导幼儿听一段新的音乐(同一旋律的不同乐器演奏)鼓励听到不同乐器演奏表现不同动作、玩法、规则。指导重点同前。
说明:不同乐器表现同一旋律效果不同,如由小提琴演奏出的旋律较为流畅优美,幼儿的动作应该较为舒展、柔美;而由铝板琴演奏的旋律则感觉更多的是有节奏、有弹性。不同的乐器应该引导幼儿用不同动作表现。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
表现角中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乐曲,感受节奏。此内容可在表演角里再延续10天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型,在角落活动的讲评中展现幼儿的游戏,以此让幼儿体会成功体会愉悦。
《小星星》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掌握了不少的演唱形式,并能根据歌词进行创编,孩子们经过教师的引导还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演唱,我选择的《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非常的抒情、优美,歌词简单、形象、逼真地表现出夜晚天空中布满小星星,像一只只小眼睛一闪一闪闪烁发光。我通过带领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演唱,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活动目标:
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一半小朋友唱歌词,另一半小朋友来伴唱,让幼儿自己讨论用什么声音来伴唱。
(1)教师出示星星睡觉和星星闪烁的两张图片。
小朋友观察讨论说说两颗星星在干什么?
老师要唱小星星的歌,你们听听老师唱的是哪颗星星?为什么?
(2)老师用轻轻的舒缓的连贯的'声音唱一遍,启发幼儿从音乐的力度、速度、声音的连贯去分辩。
幼儿学唱睡觉的星星。
(3)让幼儿学会用“嗯”来伴唱,教师先示范。
(4)学幼儿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唱,老师用跳跃的“叮”的声音配唱,启发幼儿听辩。
老师用一跳一跳叮叮的声音伴唱,好像小星星在一闪一闪地眨眼睛。
幼儿分成两部分,一半幼儿唱歌词,一半幼儿用叮的声音伴唱,边唱边用小星星表演。
听辩不同的情绪《闪烁的星星》的前奏,启发幼儿用相应的声音唱出。
哎呀,外面的天空真美呀,让我们去空中尽情的玩吧!听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为幼儿创设多种情境,提供各种形式,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本课在教学中就是紧紧抓住了这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歌舞、律动、朗诵等表演活动,使幼儿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小星星》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弹《闪烁的小星星》,感受乐曲的情绪
2、通过学习这首乐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指法及音的准确,唱及身体的律动。
教学道具:
电子琴
教学内容:
一、课堂准备工作
二、基础练习
1、开琴,检查坐姿。
2、听节奏身体律动。
3、请同学们准备右手放到琴键,要求一指放在中央c 。
4、落12345指,分别弹“多拉米法索”要求:第四拍提,第一拍落。在弹奏中要做到四点:嘴唱,身动,眼看,手弹。
5、请同学们准备左手放到琴键,要求五指放到琴键的第二个多。
6、落54321指,要求同右手。
7、放松操
三、教授新课《闪烁的'小星星》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乐曲知道是什么吗?
2、生答,你们会唱吗?生答会。
3、好!老师弹请你们为我伴唱好吗?
4、师示范。
5、好听吗?好听,想学吗?想。
6、先和老师一起唱一遍乐谱吧,在唱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边唱边用你的右手指着书上的乐谱。
7、准备好了吗?开始学唱乐谱。
8、师:同学做的真棒。
9、大家是不是很想弹呀,生答。
10、师教弹,在弹之前请仔细阅谱,书上标的数字是干吗的?对是指法,也就是手指的编号。要求:同学在弹得时候有几点要求要做到:1、每个音都要提落2、边弹边唱3、身体随乐曲动4、速度慢找准音的位置。
11、生弹,师巡查指导。
12、一起合奏,随老师的速度一起动起来。
13、指出问题,纠正。
14、再齐奏,边弹边唱歌词。
四、总结:希望这节课能给你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把这份快乐带给你身边所有的人。下课!
《小星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鼓励幼儿尝试改编、创作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经验:会基本的五线谱知识。
材料:录音机、磁带、乐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齐唱歌曲。
2、边拍手边唱星星谱。
3、边拍手边唱五线谱。在活动中再度熟悉音乐。
二、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断。
1、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2、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和表现心中的感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师生共同创作《小星星的梦》。
1、教师示范创作,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2、幼儿改编音乐或变换形式进行创作。
当部分幼儿创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边律动边感受音乐的变化。
启发幼儿把前阶段美工活动"自制星宝宝"的经验迁移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持性服务,如:音乐软件的提供、小乐器的准备等等,方便幼儿即兴创作。
四、小结。
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能大胆评价同伴之间创作的优点,互相学习。
思维延展点:
能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来尝试改编、创作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小星星》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小星星》这个音乐活动简单又富有趣味,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小星星这首歌曲已经耳熟能唱,通过猜想、讨论,倾听,使幼儿更好地熟悉歌曲节奏。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巧妙提问,运用幼儿熟悉的奥尔夫音乐教具,让幼儿在游戏中从听觉感知节奏型,乐于用好听的声音和节奏去进行伴奏,感受声音的奇特。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在增加幼儿乐趣的同时,使其对节奏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
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难点:
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熟悉歌曲《小星星》
物质准备:
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
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星星舞会
1、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
2、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
二、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
三、练习舞会节奏
1、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 ×︳× ×︳× ×︳× — ‖
2、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
3、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
4、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
四、合作表演
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
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
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
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
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五、课堂延伸:
星星舞会已经有了乐队的伴奏,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来参加。
课后反思:
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小星星》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1.音的强弱。
2.歌曲《闪烁的小星》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的、自然的、轻快的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多种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尝试变化节奏、速度等创作并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表达出多种情绪。
三、教学重点:
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四、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情绪。
五、教学准备:
大小星星数个、多媒体、电子琴、小军鼓、天空的布景等。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体验音的强弱
1.听琴声模仿各种小动物进教室,师用“强、弱、快、慢”四种变化来演奏。
2.游戏“吹泡泡”,说说听鼓声游戏“吹泡泡”应怎么玩?师击鼓并对学生及时鼓励。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强时圆圈变大,弱时圆圈变小,最强时破裂,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
(二)、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弱
1.出示一颗大星星、一颗小星星,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动作或声音)
2.出示一条2/4拍的星星图示。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
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让学生找规律,鼓励各种不同的形式)
(三)、创设情景--体验音乐形象
1.师:这两颗星星给小朋友们带来两首曲子,一首是大星星唱的,一首是小星星唱的,(播放乐曲《龙咚锵》《摇篮曲》)。听到强烈的、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听到弱的、安静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
2.你们觉得这两首曲子一样吗?那你们说哪一首曲子是大星星唱的?哪首是小星星唱的?
3.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放《闪烁的小星》
音乐,背景谱)
4.请小朋友们把老师奖给你的小星星贴到背景布上。
5.星星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看小朋友们上课,那你们怎么向他们问好呢?(引导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
(四)、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完整的)
师:小星星啊越聚越多,满天都是小星星,他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你听他们还在唱歌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边听边拍手(学生看图谱,初听歌曲)。
a.这首曲子很多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都学过了,那你们能不能用”la”来唱?(师伴奏)。
b.小朋友们唱得真好,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小朋友,谁能念出黑板上所有的字(歌词),全念对的小朋友老师奖给他一颗星星。
2.老师黑板上的歌词用大小星星(强弱关系贴出来)(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为(2拍节奏)歌曲伴奏。)
3.图谱结合,学唱歌曲。
4.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a.静静的夜空小星星们排着队伍出来了,向小朋友平时排队一样,很整齐的出来(引导学生用慢的速度来唱)
b.小朋友们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摇一摇睡着了,小星星也在哄我们睡觉呢。(引导学生用慢的速度来唱)
c.这时夜空里的小星星看小朋友们都睡了,就唱起歌跳起舞来。(让小朋友们用快地速度来唱,并编动作边唱边跳)。
(五)、让学生自由的展现自己的才华
小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都在看着我们,你看这位小朋友正拿着画笔让自己坐在月亮上看小朋友跳舞呢。(布景上画着一位小朋友坐在月亮上)
那小朋友们能不能把星空打扮得更漂亮呢?(让全班小朋友们分组讨论后,再上来直接画在背景布上。(通过唱、跳、画演等不同的方式,感受艺术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你们画得真好。(让他们随便画)
(六)、课堂小结: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也该喝这些星星说再见了,请小朋友随着音乐和星星们说再见!
《小星星》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律动感受单二部曲式aab,感受乐句的长短。
2、引导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3、幼儿学唱歌曲,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绕圈走。
4、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二、活动准备
1、问候舞律动音乐
2、歌曲《小星星》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自由站在空的活动场地,a段音乐开始时幼儿边拍手边走,找到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
(1)a段音乐重复时和对面的伙伴拍手。
(2)b段音乐共三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两人相互问好两遍,第一次握手说“你好”,第二次鞠躬或脱帽问好等。
2、通过游戏方式,所有幼儿在教室里找老师在什么地方,并向老师挥手问好。
(下一页:小星星五线谱简谱和活动总结)
3、幼儿重新找朋友,游戏反复多次进行。
4、幼儿手拉手按顺时针方向跟着音乐走,老师作为“领导者”站在圈外跟着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1)当每次唱到“小星星”时,领导者随意触碰一个幼儿的肩膀,该幼儿就离开圆圈,右手拉住领导者的左手,跟着领导者按逆时针方向走,圆圈里的幼儿继续唱着歌按顺时针方向走,同时离开幼儿的左右两个伙伴将手拉在一起,形成封闭的圆圈。
(2)如此反复直至中间只留下一名幼儿,此时领导者的右手拉住自己队伍中最后一名幼儿的左手,形成一个圆圈并下蹲。中间唯一的幼儿举双手成为小星星。
(3)第二次游戏时,中间的'幼儿就是领导者,游戏继续。
5、律动音乐结束后,幼儿回到座位坐好,开始集体音乐活动《小星星》。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小星星,并做相应的动作。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并做指导与评价。
(3)全体幼儿表演歌曲《小星星》。
四、活动总结
刚开始游戏时,幼儿对音乐和玩法不够熟悉,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两次a段的音乐都让幼儿找朋友,以便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朋友。
通过律动活动的热身缓解,让幼儿对音乐有初步的节奏感,小星星朗朗上口,再结合手上的一闪闪的小星星整个活动秩序井然,几乎所有幼儿都会表演演唱歌曲。
《小星星》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 安全教案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