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笔写调查报告之前,我们一定要学会认真梳理调查结果,通过写调查报告我们能够更好的回顾调查的发展情况,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植物小调查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1
一、课题研究背景
自然界中现在已知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左右,为了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植物的分类系统有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system)和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人为分类系统仅就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往往用一个成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
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系统(phylogeneticsystem),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它力求客观地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植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植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许多的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药材,而且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学校当前正值创重之际,在校园环境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着力改善并美化校内环境,这就得对当前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调查所知,同学们对植物的了解甚少,名字不知道,更不用说它是属于哪一科的。对于植物的用途呢,他们所了解的就是老师所讲的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外,其他的用途也难说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了解植物,让更多的同学也来了解植物,爱护植物,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的和谐、美丽。
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
1、确立研究课题(校园植物的调查)
2、组成研究小组(第一组:田小燕、石旭第二组:唐菊、黄源第三组:冉陶、谢四川)
3、请示学校领导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研究
4、确定调查计划:
20xx年10月1——4号,通过随机调查同学,提出问题。
20xx年10月5——9号,对校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
20xx年10月10——15号,、讨论、形成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
1、课题在20xx年9月底提出,我们在放假前确立了调查小组成员,并初步制定调查计划。通过对学校学生的随机提问所得结果,我们确立了课题实施计划。
2、中期调查:国庆节期间,在经学校同意后,我们首先查阅了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分类,通过什么方法分类,植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等相关资料。然后我们各小组分工对学校各区域植物进行了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带回不认识的植物的样品继续考证,对统计结果作了具体的分析。
3、最后,我们就调查结果和得到的资料进行了讨论、总结、形成报告。
四、调查研究结果报告
1、经调查、统计,并对校园的主要和珍贵植物进行了分科分属。如果我们依据形态学分,乔木中桑科种类最多,其次是木犀科、豆科等。数量最多的是桑科的小叶榕,总计56棵,其次是木犀科的桂花有27棵,珍贵植物如锦葵科的木芙蓉有3棵(见附表)。灌木中数量最多的是木犀科的小叶女贞,其次是黄杨科的鹊舌黄杨。草本中麦冬的数量最多。最后结果校园植物种类(我们熟悉的)总计44种,共有41属,34科。我们还对以下表格中的植物进行了挂牌。
3、校园植物的分布
校园植物主要分布在体育场,学生宿舍前及食堂下面。体育场接近后校们的地方主要栽种了三种灌木植物及蔷薇,场四周主要是栽种的小叶榕和小叶女贞,生长状况良好,而灌木太多由于是新栽培的长势不佳,土壤需增加肥力和水分。
广场花园里有大量的桂花树和黄槐间种,铁树主要栽培于办公大楼前,共计17盆,长势良好。冬青卫矛和塔柏多于学生宿舍前,其中冬青较多。刺桐主要分布在食堂侧下方,数量较多而很密集,生长状况良好。除此以外,原学校行政楼摆放了些盆栽的橡皮树和苏铁,刚从外地引进不久,生长状况不是很好,还需加强管理。
4、据调查表明:学校内植物种类欠缺,各种植物的数量不够,生长状况良好,对植物管理不佳,土壤环境不断改善,以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
五、课题思考与建议
1、通过本次我们小组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发现植物种类不丰富,而且每种植物的数量不足,离美化校园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乔木类,除小叶榕及桂花树外,种类的数量都很少,而灌木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草本植物就更少。美化校园的工作必须以植物的种植为起点,尽量多引进些植物品种,并合理的种植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同时,我们还发现有些植物已面临巨大的虫害,工作人员应加强管理。
2、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名贵品种都只在体育场的旁边种植,而其它的地方都没有,如南洋杉、紫荆、柳杉等。其次,教学楼前的广场的花坛里所种植物种类单一,只有桂花树、黄槐和两三棵大树。我们讨论后认为学校可以在花坛内间种些能进行季节更替的开花植物,因为同学们能听见鸟语,但不闻或少闻到花香。
3、经小组分析和讨论,学生寝室前面的花坛里应加种些花草,如开不同花色的美人蕉、月季、杜鹃、栀子花等,最好是花期不同的花种。食堂斜下坡的的崖壁上可以种些垂吊的花草,即可掩盖乱石,又美化环境。其次校园内还可以增大腊梅的种植量,可为校园的冬天增添景致。
4、调查中我们发现,植物是天然的“氧气库”,某些植物是天然的“吸尘器”,某些植物是天然的“消毒器”。如小叶榕、黄葛树、夹竹桃等。夹竹桃它能分泌挥发性的抗生素,能清洗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但经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它又是一种具有剧毒性的植物,它的汁液沾到嘴里,重则可让人死亡。鉴于它的四季常青,又能开花,还是“消毒器”的优点,校园种植后应挂牌告示学生不要采摘。建议在校园内多栽些有吸尘功能的植物,但同时避免引进有毒性的植物,以保证校内人员的健康。
5、植物的种植不能带有随意性,必须根据其生长所需条件,对土壤、温度等条件适应性的、选择性的进行种植,必要时应考虑光照强度对某些植物的影响,比如,阳生植物应种在向阳处,阴生植物就在隐蔽处种植。
六、研究心得和体会
在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后,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分类,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从鉴定命名到探究植物的作用,进而探究人类与植物的关系,使我们对植物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的热爱大自然。
同时,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三组成员分工明确但又不完全孤立,而且互相交流和帮助,这样既发挥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创造出横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我们认为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探究中获得新知。我们也认识到了植物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添彩,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那就要保护好植物!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情况:
果然公园里绿色掩映,不少植物都发芽了。请看——
1、 柳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新叶和同样颜色的小柳絮,上面盖着银白色的绒毛。枝条柔软并呈现褐绿色。一般一枝约长三十厘米的柳条上有十七八个包裹着柳絮的小叶团,已显露出柳絮的有五六个,位于中上方。
2、 三叶草长得较大,且开出了乳白色的球状花。每朵大花球均由十到二十朵小花组成。叶片大多数是三片,也有四片,五片的畸形变异品种。每棵三叶草茎长在五厘米左右。
3、 向阳的苎麻已经开放,花呈深紫色,但十分纯,并无蓝色或红色的混合花。花样子如同蝴蝶,很好看。不过没什么香味。
4、 玉兰绽放出洁白的花朵。花呈半透明色,有微微的香味,叶还没有。
5、 杜鹃还未开花,但新绿的叶子已经长出不少了。枝条摸上去粗糙得很。
6、 荠菜的小花不大起眼。它的茎在六至十厘米范围内,不太短,上头开着五六朵白花,像笔尖那么小。它们的果实是三角形的,每两粒长在一起。
7、 桃花打出了米粒般的花苞,那些小苞爱扎堆生长,五至七个长在一起,颜色比开花时深许多,叶子并没有长出。碧桃还没打苞。
8、 迎春花开了,每株均有零至八朵开放。色明黄,五瓣花形同喇叭,上粗大,下细长,花蕊也很长。每朵花约长二厘米,雄蕊比雌蕊短一至六毫米。
9、 忍冬已经呈碧绿,长得十五至二十五厘米。
10、野兰花长得像香水百合,只不过要小得多。茎长十厘米,呈三十度倾斜。花朵为雪白色,无一点杂色。香味浓郁沁人心脾,真高雅。
11、两种不知名山花已开放,一种呈宝石蓝,四瓣,无香味,高约一厘米,集体生长,一株只开一朵花;另一种呈浅紫色,马蹄形,高五厘米,泛着鹅黄的斑点布满了花瓣,一株二朵,无香味。
12、不知名的小草苍翠欲滴,很美。
不错吧?这就是公园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二、总体品评:
潜山公园的绿化情况是好的,它拥有数量繁多,品种丰富的植物,而且人工修整,剪除各种小植物如野花、野草的情况基本没有。那里还有翠鸟、白鹭等动物,环境十分优美。
三、问题与建议:
虽然潜山公园有茂密的树林,绚丽的花丛,但问题也有不少。
1、 有异物如各色不透明塑料袋盖在草坪上,造成雨水、阳光不能直接为植物提供营养,从而导致植物发育迟缓,畸形。
2、 缺少供给植物的肥料;
3、 有人大面积将各类植物连根拔起后抛弃。
为了让潜山公园更美丽,我们要做些什么呢?瞧,我已经想好了:
1、 及时清除异物,让保安巡逻,发现有人刻意丢弃异物,则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并大力宣传严重后果。
2、 购买有机肥对植物进行定期施肥。
3、 采取监控措施,防止对植物的大面积人为伤害。
4、 用警戒线拦塞危险区,珍贵植物区;
我相信,用了以上措施,潜山公园一定会更加美丽。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3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据上海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叶黄杨等树木抗氟的能力比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藤等对氯气、氯化氢气体有很强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栎、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净化臭氧的作用较。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
3,调节气候树木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为师生的生活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树木也能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据测定,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骆、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骆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
4,减弱噪声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分贝。在森林中声音传播距离小,是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噪声吸收掉。
二、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杭城,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风雨长廊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朝晖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在指导老师的推动下,我们七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调查范围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木本植物。(花卉、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四、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谈、小组讨论。
五、研究时间
课余时间及专项的活动时间
六、研究成员
七班全体学生。七、指导老师
戴老师
八、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4、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助下,借阅了《植物志》,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5、 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九、研究成果
1、全体学生对校园树木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4、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十、感想
在数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年级主任、指导老师及其他同仁的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回想我们的路程,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研究成果得到了家的肯定,我们也感到欣慰。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不只是植物知识的增长和丰富,更体验到同学间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当我们对某种植物一无所知时,我们分工合作,查询资料,向指导老师请教。当我们一点一滴积累知识时,真的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在此,我们向指导我们成长的老师们表示忠心的感谢!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4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四十四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高一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xx年4月到20xx年5月
五、研究成员
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
李华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4、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5、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6、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7、制作标牌:将资料打印,制成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正面标明树名、学名、科名、英文名、习性与特点等。反面标明责任班级,将标牌固定在标本上。
8、展示陈列:按班级分成小组,将各小组所制标本置于实验室内,参观交流。
八、研究成果
1、高一年级学生对校园植物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确认校内树木有个种类,个科属,大小花木约万多棵)
2、为今后植物学教学准备了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5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生态、物质资源、遗传基因、文化四功能,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培育、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化,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从而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领土广阔,全国有脊椎动物6000多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除此之外,我国有许多特有的野生动物,其中:特有的兽类86种,鸟类80种,两栖类163种,爬行类126种。例如熊猫、金丝猴、朱、华南虎、羚牛、藏羚羊、褐马鸡、绿尾虹雉、白鳍豚、扬子鳄为我国特有动物;全国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特有植物种类约1.7万余种,如水杉、银杉、台湾杉、百山祖冷杉、珙桐、银杏、香果树等,均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类。
二、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困境
虽然,我国在野生动植物数量上让世人瞩目、羡慕。但是,如今中国的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极度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资源过度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的贸易活动使量野生动植物遭到捕杀、破坏。第二,由于经济的繁荣带动着石油时代的继续发展,全球气候问题直接影响着地球生态类型的变异和瓦解。第三,我国人口压力逐渐增,量占用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第四,我国公民的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普遍缺乏,与野生动物为敌并随意加以捕杀或者随意破坏其栖息地第五,生物入侵也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与消失的重要因素,我国主要是外来草本植物的入侵,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的和谐,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逐渐破碎化与丧失。
三、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措施
许许多多的威胁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来说都是挑战。由于我国在保护野生动植物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晚,已经造成了量野生物种的灭绝,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使得我国野生动植物生存形势相当严峻。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得补救措施,使这一严峻形势的得到一些缓和。
一.进一步完善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二.力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保护力量。
四.开展重要物种资源专项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动态,为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施了栖息地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野化放归等六.建立起资源培育、合理利用的产业框架,
四、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
在党、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扭转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的恶劣趋势。
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我国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国家协调机制。2.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计。主要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以及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颁布了一系列行规,包括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
目前,我国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取得很好的成效。第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第二,濒危物种拯救成效显著第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不断加强已在野生动物重点区域设置第四,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利用形成规模
五、展望未来
希望通过我们一步步的努力,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我们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小组本来就十分热爱大自然,喜爱植物,也非常想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但由于没时间,所以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正巧,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观察植物并作调查报告。一节课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宝贵也太充实了,我们认真地观察后,便有了以下结果。
二、调查方法。
实际观察
三、调查结果。
(1)侧松柏。侧松柏属常绿乔木,树高一般达20米,树干皮呈淡灰褐色,条形状纵裂。它们一般为21根树枝,枝叶繁茂,叶子形状像圣诞树,又似手爪。从下往上看,像森林,那点点缝隙像星星或雪花。
(2)不知名小树。叶子前面呈灰褐色,后面呈浅红色,枝叶繁茂,有许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累累硕果,已暗香浮动。有些花已开,似丝带,十分柔软,上面滴着露珠点点。从下往上看,似一片红的天空;从上往下看,层层叠叠、高低不一、错落有序。扎根的土壤上,有落花落叶,纵使它们长得更茂盛。
(3)豆科紫荆花。外面呈粉红色,一朵朵串在枝头,像冰糖葫芦,曲线强硬,花朵是许多片小叶组合成的,好似小球。这棵紫荆花为“山”字形,似乎在诉说着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4)枇杷树。枇杷树又叫卢桔,常绿小乔木,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绿荫中。树形并不粗壮,显得瘦直,分出的枝干与本树干不相上下,但最特别的是树叶。树叶如同扇子,半径很长,树叶由笔直的“此地”的一根茎直通到“彼岸”,或多或少的纹路是供水的器官,如人的血管,帮助根汲水到每片叶子和树枝。枇杷树开出的花有黄色、白色的等,大多数叶子上都有花。
四、调查建议。
其实,我们对校园植物没有什么要求的,因为毕竟花开花落是植物生命的轮回。如果实在要提出点建议的话,我们就希望用一些方法让落花落叶不掉在地上,例如:设一个大花坛。
植物小调查报告篇7
1科属习性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别名呼良姜、高良姜,当地暂时没有名称。花程式:♂♀↑k3 c3 a2 g(3:3:∞)白芨喜荫亦耐荫,较耐寒也较耐旱,以不积水的苔藓层或石壁腐殖质土最佳。
2形态特征
白芨为多年生宿根草本,具v字形块状假鳞茎,株高30-50厘米。叶革质、全缘、淡绿色、宽带形急尖,长30-40厘米、宽3-7厘米,一株仅具3-4片叶,具有较长的叶鞘,平行脉互生。总状花序于叶丛中抽出,常着花3-13朵,小花淡紫色,花瓣带状,径约3厘米雌雄蕊合生。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蒴果长圆形,有棱。种子黄白色,粉末状极微小,靠风传播。
3生活方式
在当地,休眠鳞茎于2月开始出芽,并在芽的基部开始长新根。芽被叶鞘所包裹,内有幼叶和花序。3月,叶子和花序一起长大,4月份开始开花,花后假鳞茎开始膨大,逐渐生长为v字形。在秋季,v形鳞茎的2个尖端开始花和叶的分化并生长为可见的芽。在冬季经几次轻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假鳞茎休眠接受春化作用。
白芨在自然状态下靠一分为二式分株繁殖,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种子(每个果荚10-30万粒),但是不易发芽。种子是自然状态下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种子发芽后要经过4-6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花后如果生长良好则年年开花。
4野生环境及多样性
(1)白芨的野生环境特点
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在石壁上,常常有泉水渗出,所以它也一样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白芨也常生长于有山泉的地方,那里阴暗潮湿,空气湿度也较高,比较适宜白芨的生长。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才能牢牢地吸在上面。
(2)白芨的生物多样性
白芨具有v字形的块状假鳞茎,可以为春天萌发提供大量能量及营养物质,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抗旱、抗寒能力。
白芨可以地生也可以附生,跟可以吸在石头上生长,根常常埋于苔藓层的下方。白芨的种子极细小,似粉末,状没有胚乳,只有几个细胞构成的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则要在湿润的苔藓上发芽,而且长时间不干燥。白芨的初生假鳞茎是圆球形的,当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v字形。
白芨的花粉呈块状不易散开,所以在授粉上也不是很有利。
5应用及开发前景
(1)应用
白芨的假鳞茎可供药用,有补肺生肌、消肿止血的功效。
(2)开发前景
白芨的花淡紫色,并且在早春开放,十分美丽,因此可以栽植于假山林缘来点缀园林景观,也可以植于庭院中观赏。
植物小调查报告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