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爱上你的课堂,老师一定要用心准备好教案,对于教师来说,将教案写优秀是最基本的技能,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幼儿园教案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2.尝试创编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自制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电脑录制音乐《达板城的姑娘》。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2.学习新疆舞,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态。
(1)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刚我们进场时做的动作是哪个舞蹈里的?今天我还想为小朋友表演一个新疆舞,名字叫《达板城的姑娘》,想看吗?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老师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学过的基本步伐。在我跳舞的时候,请小朋友为我拍手伴奏好吗?
(2)进一步巩固垫步、踏点步、进退步。
师:喜欢老师跳的舞吗?刚刚老师跳的舞蹈里哪些是小朋友学过的动作。
(个别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全体小朋友练习巩固)
(3)学习一步一点组合的舞蹈动作。
师:还有哪些动作是我们没学过的?
教师示范一步一点组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
a)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旁边点地,好我们一起来一步一点。(孩子练习动作)
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孩子练习整体动作)
d)听音乐完整地练习。
3.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再次观看教师表演,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这次和上次跳的哪里不一样?还可以替换一些更好看的动作,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习。)
(2)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4.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
(1)"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连起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2)戴上新疆帽听音乐再跳一次舞蹈。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去把小礼物带上吧,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孩子跳舞)
5.离场。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离场)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看图感知和讲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学习用"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语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小图片的提示,有序完整地讲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感知秋天美丽的景色,进一步萌发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熊猫手偶一个。
2.钢琴曲。
3.背景图《秋天的图画》两个版块(一个版块四幅);小熊、小猴、小松鼠、小兔、小花猫和内容相关的小标记小图片各一张;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手偶,引出话题。
1.教师:小动物们要上图画课了,(出示熊猫手偶)熊猫老师请小动物画出秋天的景色。
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小动物?画了哪些秋天的景色?
2.教师已经把小动物画的画都请到了我们班上,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出示画面内容,幼儿自由结伴欣赏画面内容。
1.幼儿自主选择欣赏画面内容。
教师:除了这边,那边也有画。一幅画看好了,我们还可以看别的,请你把看到的画和好朋友一起讲一讲。
2.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1)师: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来画画了?
(2)师:它们画了哪些秋天的图画?
(三)图文结合,理解散文内。
教师:这些画真呀,我们回到位置上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1)小猴子画的是什么?有哪些果子?是什么颜色的?这些水果真诱人呀,看得叫人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黄黄的XX、红红的XX、橙色的XX、紫色的XX)教师小结:原来呀,小猴子画的是果园。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橙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2)小松鼠画的是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梧桐树变黄了、枫叶树变红了)哇!枫叶的样子象什么?(蝴蝶)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飘的情景。
教师小结:小松鼠画的是树林。梧桐树变黄了,枫叶树变红了,象蝴蝶一样从天上飘落下来,真好玩呀!
(3)小兔子画的是什么?这些菊花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语"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教师小结:小兔子画的是花园。美丽的菊花开放了,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真是漂亮极了!
(4)小花猫画的是什么?有哪些农作物?是什么颜色的?(丰富词语:"金黄色"、"金灿灿")教师小结:小花猫画的是田野。农作物成熟了,金黄色的稻谷,金灿灿的玉米,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
(5)熊猫老师看见这些美丽的图画心情会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小结:熊猫老师高兴地说:"秋天的图画,多么美丽呀!"(三)幼儿完整地欣赏散文内容。
1.师:小动物们画是什么季节的图画?
幼:秋天。
2.师:对了,它们画的是秋天的图画。(出示标题)(1)教师随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朗诵散文画面内容。
(2)师:老师知道许多小朋友都学会了,现在老师指到哪一幅图,小朋友就用好听的声音把它说出来。
(3)小朋友真能干,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诵。
(四)欣赏幻灯片,进一步感受秋天的景色之美。
1.教师:秋天很美,秋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播放幻灯片)2.幼儿自由讲述秋天的特征。
1.师:秋天的美,看不完,说不尽,你们最喜欢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2.如果请你来画一幅秋天的图画,你会画些什么呢?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说一说。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幼儿在美工区绘画秋天的景色。
2.家园共育:家长带孩子秋游,进一步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运用图文并茂,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但是,在活动中还是没有把握好,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在表达时,眼睛看到的,心里想着的,嘴上说出来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开拓孩子的视野。
小百科:秋天,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3
一、设计思路: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经常在地上画一座大大的房子,最上面是房顶,第二层是两个并排的格子,最下面是3个相连的单格(或者更复杂一些)。从下面往房顶单脚起跳,到并排的格子时,双脚同时落在两个格内,最后双脚跳入房顶返回,交由下一个伙伴开始。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多种形态的格子,在格子里放入数字或动物等。孩子在跳数字十可以分单、双数字跳。在玩跳动物房子时,要避开野兽格,否则会被野兽吃掉。游戏发展了幼儿跳跃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二、活动目标:
1、轻松自然地进行单脚跳与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幼儿弹跳能力。
2、学习掌握跳房子的方法,提醒幼儿跳房子时不踩线。
3、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三、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事先在场地上画好房子。
材料准备:活动房子2——3座(房子由废旧布料缝制而成)。
四、玩法与规则:
玩法:每组从第一人开始轮流玩,先将沙包扔至第一格,然后单脚跳入第一格,再将沙包扔至第二格,单脚跳至第二格,以此类推,到第九格时,双脚踩在第九格内,捡起沙包,单腿逐个跳回,完成游戏。
规则:跳房中,脚和沙包压到线或没有将沙包扔准至相应的数格内,算失误,换另一人继续游戏,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游戏形式:
教师示范游戏;幼儿分组游戏;
幼儿可自己提出游戏的玩法:
1、按照格子的安排进行单双脚跳。
2、躲避野兽(野兽卡片)。
3、单(双)脚跨越沙包。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天鹅之死》是圣桑写的;感知大提琴演奏发出的浑厚的声音。
2、通过音乐感知生命的意义,教育儿童热爱生命。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活动由来及设计的思路:
孩子喜欢各种动物,他们总是把动物作为活动的主角,动物的各种声音为他们带来全新的感受,走进动物的世界去聆听,会使人感到与大自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本班结合音乐教研,设计了主题活动轨迹:声音知多少?
(一)生活与声音。
(二)动物与声音。
(三)美丽的乐音。
环境布置:
1、主题轨迹。
2、天鹅组图。
活动准备:《动物狂欢节》中《天鹅》的音乐。
重点:
1、感受大提琴的声音特质;
2、知道天鹅是美丽的、圣洁的以及对生命的追求和向往。
难点:
1、理解《天鹅之死》的音乐;
2、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随音乐自编动作,从而大胆表现音乐。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欣赏一支大提琴演奏的曲子,叫做《天鹅之死》之,是“的”的意思.就是说天鹅的死亡.当大、中班的幼儿听到老师说天鹅之死时,几乎同时发出“啊!?”,言外之意:天鹅死了?天鹅怎么死的?音乐还有表现死亡的?
分析与措施:他们压根就没想大、小提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而小班的幼儿依然是上音乐课时的高高兴兴的快乐样子。老师让幼儿大胆发言。
老师播放幻灯片.片一:在宁静皎洁的月色下,一只白天鹅忧伤地抖动着翅膀,在湖面上徘徊,(大提琴奏出抑郁的旋律)白天鹅被猎人打伤了,伤的很厉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片二:但她渴望重新振动翅膀飞向天边。
片三:她轻轻地抖动翅膀,艰难地站立起来,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飞起来,离开湖面。她渴望活下来,生命在呼唤着,她奋力与死神拼搏.片四:她终于奇迹般地展翅旋转飞翔起来了,生命的光辉重新闪现。
片五:但由于她的伤实在是太严重了,白天鹅慢慢地、缓缓地弯屈身体,倒在地上,渐渐地合上双眼,她浑身发出一阵阵颤栗,似闪电扫过她全身。
片六:最后,她在颤抖中竭尽全力抬起一只翅膀,遥遥指向天边,她多想活下去。然而,死神降临她身上,她慢慢地闭上双眼,默默死去了。
老师边放幻灯片边讲述着天鹅的故事,全班安静极了,鸦雀无声.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地看着,认真地听着.小班的幼儿也渐渐的不笑了.当幻灯片放完,全班一片静寂.几秒钟之后,突然,华锎小朋友(大班)站起来大声说:“那个猎人太坏了,一定要让警察把他给抓起来.”焦宇洋小朋友(中班)也表情严肃的说:“我妈说天鹅是高贵的,是国家保护动物.”分析与措施: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很宽,天性又很善良。老师表扬了他们。
(三)师:这段音乐是音乐家圣桑写的,演奏乐器是大提琴,大家感受一下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反复播放前8小节)师:你觉得大提琴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四)请幼儿欣赏芭蕾舞《天鹅之死》,同时老师朗诵幻灯片的解说词。
(五)请小朋友随天鹅之死的音乐,把美丽的天鹅、受伤的天鹅、 渴望活下去的天鹅表演出来。
(六)请陈老师(业务院长)表演《天鹅之死》,同时老师第三次讲天鹅的故事。
(七)师:请小朋友们像陈老师那样,勇敢的大胆的随着音乐,表演《天鹅之死》。
小朋友认真看着陈老师的表演,听着天鹅之死的故事。
分析:他们通过感官的看和听,进一步加深了对天鹅之死的音乐的理解。
措施:当陈老师随音乐舞蹈起来,同时用眼神、手势,示意幼儿舞动起来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始了天鹅之死的表演.孙家雯(中班)把两臂高高身举起,表示天鹅想飞.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老师用眼神对表演的幼儿给予赞美。
(八)师:小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大班的哥哥王润盟说:“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老师问:“哥哥说的对不对呀?”弟弟妹妹一起说:“对!”分析与措施: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老师继续引导幼儿爱护大自然。
变化与延伸:
(1)制做《天鹅湖》图画。
(2)剪纸――天鹅。
(3)涂色――月夜天鹅湖准备:
(1)兰色电光纸或瓦棱纸。
(2)兰色皱纹纸若干。
(3)白棉花一包。
(4)黄电光纸。
(5)胶水。
(6)红水彩笔。
(7)黑水彩笔。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吃月饼,体会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月亮变化的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
3、为每一个孩子准备半块月饼。
三、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通过童谣《月姐姐》),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说说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答:如中秋节晚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等。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3、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让小朋友了解这个有关中秋节的民间传说,师生对故事进行讨论。
4、观察月饼,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通过民俗、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和观察并分享月饼三个方面让小朋友认识中秋节,下面说两点这次活动的不足:
1、配合童谣《月姐姐》展示的月亮变化的图片由一个个单独的图片改为电子版的图片在幻灯片上进行演示,这样更科学、更形象。
2、此次活动中秋节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意义体现不够充分,在过程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要注意处处渗透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这一认识。
大班幼儿园教案优质5篇相关文章:
★ 防震安全教案5篇
★ 早教课程教案6篇
★ 小学美术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