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在为怎么写好教案感到发愁吧,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写教案,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健康进课堂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健康进课堂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一日三餐
教学目标:
了解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汽车行驶要加油,人每天活动要吃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讲述:一日三餐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加油,还能为我们进行活动提供必备的能量。假如人不吃饭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日三餐中的科学。
(板书:5.一日三餐)
二、学习新课
一日三餐好处多
谈话: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一定量的食物,才能保证一天的活动、学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安排一日三餐呢?每日一餐行不行?如果你每天只吃一顿,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日三餐有又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讲述:一日三餐是人体活动的需要,因为白天是人活动、学习的集中时间,这期间人体要消耗大量的热能。通常情况下,胃排空食物约需3-4小时,也就是说进食后不到4小时,肚子就会饿了,就又该吃饭了。如果到时你不吃饭,就会感到饥肠辘辘,头昏眼花。
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讲述:吃饭不仅要定时,还要定量。每个人的胃所能容纳的食物是有一定限度的。暴食会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损伤;吃得太少又会使胃部空磨,引起疼痛感,同样会损害胃。因此吃饭定时定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学习课文第二句话:早餐应该吃得好,午餐做到要吃饱,晚餐讲究精而少。
提问:什么样的早餐叫做吃得好?
中餐为啥要吃饱?怎样才能吃得饱?
晚餐的“少而精”指的是什么?
清淡,以蔬菜为主,减少脂肪、糖类的摄入量,尽量吃低热量的食物等。
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健康发育好。
联系上述内容,说一说你家每日三餐都吃些什么?比一比谁家安排的最合理。
三、巩固和反馈
看一看,你能从下面三幅图中看出各是哪一餐吗?除了时钟可以给你提示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出正确答案?
做一做: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设计一天的食谱。
健康进课堂教案篇2
一、课前准备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教案,并按计划上课。
(二)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场地器木材、学生着装和课堂教学的安全检查工作,排除安全隐患。
(三)体育教师上课必须穿着得体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四)学生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不能上体育课,做好见习生的安排。
二、课堂教学
(一)整队集合
1、教师应提前到达上课地点组织学生,体育委员须在教师指定的位置迅速集合整理队伍,检查出勤人数和着装,并向体育教师报告。
2、师生互道“问好”。
3、体育教师要向全体学生宣布上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及安全要求。
(二)热身运动
1、安排适量的队形队列练习。
2、做好适合本课教学的热身运动,运动量应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包括各种徒手操或器械操,慢跑等。
3、针对上课内容的专门xx活动。
(三)技术学习
1、体育教师要有技术动作的示范和动作要领的讲解,术语准确,语言精炼,示范位置要恰当。
2、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学习难度和要求的练习,因材施教,力求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3、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练习手段和方法。学习的组织,要体现认知、掌握、巩固、提高、发展的过程。
4、组织学生学习要有个人自主体验和小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每节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原则上不低于45%,使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提高。
6、提供学生示范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
7、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保健、科学锻炼和安全防护等知识。
8、体育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状况,对因身体不适难以完成练习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教学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与校医联系妥善处理,并向学校行政^领`导报告。
(四)教学结束
1、做好放松整理运动。
2、集合整理队伍,检查人数,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3、组织学生做好器木材的清点回收工作。
4、师生互道“再见”。
三、课后反思
应撰写教学反思。(从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情况、体能的促进、参与积极性、心理意志品质的提升、集体合作及交往能力的提高等;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情况、有效教学、有效组织等方面写。)
健康进课堂教案篇3
教学内容:
1.向后转走(齐步)
2.迎面接力跑
教学任务:
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2.发展速度和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1.开课式。
2.队列练习:立正、看齐、稍息。
3.准备活动:慢跑200米,第八套广播操(8x2)
二、基本部分:(28')
1.向后转(齐步)
(1)动作: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2)教师讲解示范。
(3)练习方法:学生集体练习。
(4)注意事项:
1.教学时应把动作要领讲清楚,示范要正确,可将动作分解教学。
2.口令要准确,力求做到规范清楚、宏亮。
2.迎面接力跑
(1)方法: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右手前伸准备接棒,传棒人以右遥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接棒人握棒后,迅速跑向对面。
(2)组织教学: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并行线作起跑线。成纵队相对站立在两端的起跑线后。
(3)要求:
1.传递棒时不准抛,传棒失落由传棒人拾起继续进行。
2.严格遵守纪律,遵守规则。
三、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小结、讲评。
3.宣布下次课内容;
4.下课。
健康进课堂教案篇4
一、课题:
接力跑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快乐体育”为目的,充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利用小的器材,一物多用,达到实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根据新课标理念,通过多个游戏贯穿其中,使学生在学习接力跑中下压式交接棒的练习为主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身心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将技术动作练习与游戏两者有机结合,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四、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他们经过半年的学习已经能适应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已经拥有基本体育素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差异较大,团队意识有待提高,本次课的接力跑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接力的传接棒基本技术与跑的方法
难点: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与配合
六、 教学目标:
1. 学习接力跑中下压式传接棒的交与接的动作方法,通过游戏和比赛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其动作要领。
2. 学习和体会接力跑的下压式的传接棒交接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3.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团结协作意识。
七、教学特点:
1. 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观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学后反思中充分体会交接绑的基本动作要领。
2. 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来提供集体学生间的合作时间与空间,提供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3. 评价——教师通过师评和学生间的自评与互评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充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练习中优势与不足。
健康进课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透过看看讲讲,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在游戏中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胎儿的发育过程
2、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过程
一、讲述,我从哪里来。
1、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你明白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猜测)
教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吧,爸爸、妈妈怎样才能有一个孩子。
2、播放课件,进行演示。
(1)让幼儿观看图片,初步明白精子和卵子。
(2)哦!原先我们就是那个小圆球慢慢长成的小宝宝呀!
小宝宝躺在什么地方?(解释“子宫”)
(3)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儿)
(4)胎儿在肚子里呆了多长时间才出来呀?
师:在这十个月里,小胎儿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
二、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资料。
1、引导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依据幼儿的问题随机做好直接回答或把问题抛给幼儿进行讨论)。
2、老师也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吃东西吗?
脐带是母体孕育婴儿时母体和婴儿交流物资的通道,
婴儿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营养都是透过脐带来运送的。
(2)“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怎样动呢?”
(3)小宝宝立刻就要和妈妈见面了。咦!宝宝怎样出来呢?
(幼儿猜测)
小结:其实,每个妈妈的“子宫”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门和走廊,当宝宝把妈妈的肚子撑得很疼的时候,在医生的帮忙下,宝宝就沿着走廊出来啦!哇!哇!哭着叫妈妈啦!
三、游戏:体验母恩。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妈妈大肚子时候的生活?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皮球,跟着老师表演
教师按照慢慢起床
留意走路
弯腰打扫卫生
扶着肚子散步
弯腰捡东西
轻轻坐下
生下宝宝
四、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宝宝出生了,妈妈还要做哪些事情呢?
2、妈妈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她是最值得我们爱的人,我们必须要十分地爱妈妈,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些事情……
3、《我的好妈妈》的音乐响起,自然结束活动。
健康进课堂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