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撰写的教案也是不同的,只有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所写的教案才是有价值的,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7篇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的内容作准备。

3.初步感知加、减法计算间的联系,渗透辩证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9)

计算十几减9有哪些方法?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二、计算方法练习

1、练习第1题

学生观察第1题图,交流并了解题意:9只老鼠做游戏,3只老鼠跳绳,一共有12只老鼠。

让学生填写算式,再交流算式和得数并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3、第2题:

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三、口算练习

1、第3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2、第4题:

(1)出示图。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全班练习:老师说出树桩上的数,学生说出减9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3)指名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计算应用

第5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每副图的意思,交流图意。

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五、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十几减9进行了练习,你巩固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多练习,争取以后看到这样的减法题,就能马上算出结果。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第二册88页例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⑵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13-4-562-209+5+716-8-4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我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让全国人民也非常满意,你们想知道他们得奖的情况吗?

1、出示表格

金牌银牌铜牌

321714

2、根据表格编一道两步试题。

3、指名列式。32+17+14

4、小组内讨论该怎样计算?

5、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指名说师板书。

32+17+14=63

32

+17

49

+14

63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说出自己的方法,你们喜欢用这种方法?好!现在你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试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6、完成

35+26+24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师板书

35+26+24=85

35

+26

61

+24

85

师: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7、试一试:

(1)对学生提出要求:先叙说题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2)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62-15-17=30

62

-15

47

-17

30

3、做一做

98-28-35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师板书课题。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还有很多平面图形组成的千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刀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那么,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1)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做如下步骤: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2)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是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的?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3)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说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我们就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动手吧)(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展示。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这样的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你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

(一)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二)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三)你能用老师给的四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太棒了,鼓励一下我们自己)

四、剪一剪

为了奖励大家的发现,我还想和大家再做一个魔术(你们会用圆剪出一个正方形吗?好,接下来神奇的魔术就要开始了。我们根据提示,就这样(对折→对折→剪下→成功)

五、补一补

朋友们都听说了我们的神奇魔力,米老鼠也来请我们帮忙了,你们愿意帮他把墙修补好吗?(同时请一名同学到台前来亲自动手粘一下)在我们的帮助下,米老鼠家缺了10块砖的墙就被修补好了

六、拼图大比赛。

1、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那些同学拼得又好又快,又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七、欣赏品评,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刚才拼的图形非常漂亮,老师很喜欢。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优美的图形的装饰,同学们也可以是一位小小设计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欣赏生活中的优秀装饰作品)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有什么想法?师: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爱动手,勤思考,不断地学习,一定能设计出更加美妙的图案,用数学来美化生活。课后,也可以上网查一查,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八、总结

好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图形宝宝们也要和我们说再见了。那从今天开始,就请同学们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来拼组出神奇的造型,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发挥你神奇的七巧板魔力,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最后,就让我们伴随着神奇的七巧板乐曲与各位老师说再见吧。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小朋友们,校园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是不是啊?那你想用什么来打扮自己校园呢?

学生说

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很丰富!我想如果用各种漂亮的鲜花来打扮校园,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去花圃看看吧

(课件呈现情境图

2、发现信息

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

3、提出问题

问题一: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问题二:搬走20盆黄花,还剩多少盆花

问题三:搬走3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花

二、自主探讨解决问题

1、解决“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1)列式计算。

为什么有加法

那20+30=该怎么算呢?得数又是多少呢?

>(2)独立思考

>(3)同桌交流

>(4)学生汇报

3>方法一:2+3=520+30=50

方法二:50可以分成20和30所以20+30=50

方法三:50-30=20xx+30=50

方法四: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

(5)输理算法

你们能看明白这几种算法吗

(6)算法优化

2、解决“搬走20盆黄花,还剩多少盆花?”

50-20=30

学生说说算法

3、做一做

出示:30+40;70-30

教师引导学生输理关系

4、揭示课题

像20、30、50这些数,都是整十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三、游戏练习巩固新知

1、开火车。

40+20

60-40

3+2

30+20

40+3&

40+30

6-4

60-40

95-5

80-80

60+6

66-6

2+3+4

20+30+40

80-50+4

90-60-10

2、帮小鸟找家。

现在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该怎么办呢?

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现在这里还有一个窝,可以提供哪些小鸟来住呢?(课件出示:50)

3、买球。

课件出示:排球30元

足球40元

篮球50元。

问题一:买一个足球和排球要多少钱?

问题二: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三:如果给你100元,你可以怎么买?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等着你们去解决呢!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7篇相关文章:

一年级家委工作计划通用6篇

一年级暑假作文通用8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风筝作文三年级下册300字精选7篇

四年级下册班主住工作计划7篇

年级下册我的乐园的作文7篇

六年级下册园地三作文7篇

五年级下册s语文工作计划7篇

部编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7篇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