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抓蝌蚪教案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的记录,方便教师日后的教学评估和改进,教学目标是教案的基石,它们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抓蝌蚪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抓蝌蚪教案6篇

小班抓蝌蚪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会用斜插的方法围合圆形,初步掌握空心园的建构方法。

2、尝试在建构空心园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线条表现小蝌蚪的基本外形特征。

3、乐意参加建构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观察过小蝌蚪,了解小蝌蚪的基本特征

物质:实物小蝌蚪、场景、雪花片若干、范例(实心和空心圆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蛙妈妈,回忆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

青蛙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你知道她的宝宝是谁?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头像什么形状?头的后面还有什么?

小结:小蝌蚪,圆圆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扭呀扭。

2、学习蝌蚪的建构方法。

(1)比较空心圆与实心圆。认识空心圆的特征:这两个圆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幼儿观察空心圆,尝试建构空心圆(教师和幼儿共同示范)。

将雪花片用两片直插一片斜插的方法插空心圆。

(3)在空心园上插添加线条,表现出蝌蚪尾巴的基本特征。

3、小朋友操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将雪花片接插紧。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提醒幼儿可用实心圆进行建构。

4、小结:

(1)把小蝌蚪给青蛙妈妈送去,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2)教师小结演示空心圆的建构方法。

(3)模仿小蝌蚪听音乐找妈妈。

延伸活动:

幼儿给自然角建构小蝌蚪。

小班抓蝌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感受春天的到来。

2、能大胆、主动地参与活动,初步获得合作的体验。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去捉来小蝌蚪放到自然角,鼓励幼儿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故事磁带,动物的头饰,各种白纸、皱纸、蜡光纸供幼儿选择。

3、油画棒、颜料、蜡笔、毛笔等供幼儿选择。

活动过程:

一 、说说蝌蚪

1、导入: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水融化了,池塘里的水也越来越暖和了,小蝌蚪也出来活动了,今天它准备要去找它的妈妈,你们猜一猜,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2、让幼儿大胆地猜测。

3、小蝌蚪的心里比小朋友还要着急,它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妈妈。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磁带)

4、小组讨论并交流:春天里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先找到了谁?大鱼怎么说的?它们又找到了谁?大乌龟怎么说的?它们然后又找到了谁?大白鹅怎么说的?它们最后找到了青蛙妈妈吗?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

5、请幼儿自由选择头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分角色表演。

二 、唱唱小蝌蚪

1、请幼儿根据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自己创编歌词。以《春天》的旋律作为曲子,请幼儿分组创作。(放“春天”的音乐)

1) 幼儿可以先讨论,再把歌词编进去,由每位组长负责。

2) 鼓励幼儿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歌词。

3)教师巡视,可适当作一些指导,也可参与到一个组中,成为幼儿的一员来完成音乐作品。

2、每组幼儿一起唱自己创编的词,教师加以评价,指出其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3、把自己创作的歌曲教给同伴,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自编歌词1:春天的阳光多温暖,小小的蝌蚪出来了,大脑袋,长尾巴,啦啦啦啦啦啦啦,一眨眼就变成了一直小青蛙。

幼儿自编歌词2:小蝌蚪呀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就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忙跟着妈妈捉害虫。

三 、画画小蝌蚪

1、导入:春天来了,小蝌蚪也在池塘里快乐地游着,今天,老师为你们提供了许多材料(介绍材料。我们一起动手把小蝌蚪或是它的妈妈——青蛙搬到我们的画纸上,并提醒幼儿先画春天的背景图。

2、组织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3、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大胆想象,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完成作品。

4、把幼儿完成的图画依次贴好,分别请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来介绍一下他们所完成的作品。

活动说明:

这是一次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的中班主题活动。每一个活动子课题都是由语言、艺术、科学、实践等几方面交叉、综合地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主题网络图中的每一个小圆都表示我们已涉及或正待涉及的内容。在主题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主动地让幼儿去寻找春天。让他们和爸爸妈妈用照相机拍下春天的景象或是春天里 的小朋友。主题网络中的小圆都是根据幼儿的意愿而安排的教学内容。如果孩子在主题的开展过程中有更新、更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就不断地来丰富活动内容。上面设计的《小蝌蚪》这一子课题是通过说说小蝌蚪、唱唱小蝌蚪、画画小蝌蚪等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当《小蝌蚪》这一主题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活动的延伸部分才刚开始——饲养小蝌蚪,在每天的观察中去发现、去探索,获取更多的经验。

小班抓蝌蚪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有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油画棒、课件、多媒体、教师范画。

2、知识准备:在区域角内提供小蝌蚪的事物供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提问:(2)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

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二、展??

1、教师出示范画,介绍作画材料。

提问:桌子上是有黑色的`颜色和黑色油画笔,这样能画画吗?

小结:我们用手指蘸色的方法来点画小蝌蚪的身子,再用黑色的油画笔为它添加上小尾巴。

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2、教师示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示范画一只小蝌蚪:先用手指轻轻的蘸一点颜色点在画纸上,一个小蝌蚪的身体就出来了,然后用黑色油画笔为它填上细细的小尾巴,不要太长,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蝌蚪就画好了。

(2)示范画多只小蝌蚪:如果我想画5只小蝌蚪,我先点画上5个小脑袋,再添画上尾巴。

提问:我先用手指点画得什么?又用油画笔填画得什么?

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3、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当幼儿点画完小蝌蚪的脑袋后,提问:小朋友的手指脏了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学会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拿画笔添画小尾巴。

提问:如果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填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瞧,这个小朋友画得有又好,手又干净,我们一起给他鼓励一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画出可爱的小蝌蚪?下面就看一看拿个小朋友画得又好又干净。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3)作画姿势正确,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准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这群小蝌蚪真可爱,都长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好吗?“小蝌蚪黑黝黝,大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真可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编儿歌。

这么多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那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

延伸活动:

观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一讲小蝌蚪的故事,也可以分角色进行游戏表演。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快乐的小蝌蚪》。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个别李孝先、阙歌小动作较多。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小班抓蝌蚪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小蝌蚪)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师: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圆圆的脑袋,有个长尾巴)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

(1)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

(2)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

(3)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

(4)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

要求:

(1)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

(2)伸出手指头沾颜料。

(3)点在画纸上。

(4)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带领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的视频。

小班抓蝌蚪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用手指压印和添画尾巴的画法画出各种姿态的蝌蚪。

2、能够自主表现蝌蚪的动态,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欣赏过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活动ppt。

2、每组一盘黑颜料、抹布、水彩笔。

3、分别画有螃蟹、乌龟、金鱼、鲶鱼大展板。

4、画纸人手一份、青蛙妈妈胸饰、轻音乐。

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激发绘画兴趣

师:

(1)青蛙妈妈可着急了,它的宝宝哪去了?幼儿(变成小蝌蚪了)。

(2)出示ppt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蝌蚪的变化过程。

2、生长变化,演示作画过程

师:小蝌蚪不见了,青蛙妈妈可着急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1)出示手指印画“小蝌蚪”。

师:看ppt2,这是老师画的青蛙宝宝,你们猜猜是怎么画的呢?

(2)这样是小蝌蚪吗?“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3、情节贯穿、自主绘画表现

师:手指蘸颜料点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遇到了好多小动物,看看你的小蝌蚪会遇到谁?

幼儿自主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组合欣赏,情节引导点评

师:请画好的小朋友把蝌蚪分组贴在展板上。并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幼儿的作品说说你的

小蝌蚪遇到了谁,它们在做什么?

5、活动延伸,故事表演游戏

小班抓蝌蚪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

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小节:老师带领在xx 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 音乐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 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 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 音乐起,蝌蚪游。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 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提问: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么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师: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找东西吃、做游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小班抓蝌蚪教案6篇相关文章:

捉鱼小班教案6篇

伞诗歌小班教案6篇

小班幼儿无教案优质6篇

小班选颜色教案6篇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6篇

夏至歌小班教案6篇

认识678小班教案优质6篇

球音乐小班教案推荐6篇

小班美术樱桃教案6篇

晒袜子小班教案6篇

小班抓蝌蚪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