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完一本书之后肯定有很多收获要和大家分享,记得写好读后感,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6篇,感谢您的参阅。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篇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1941年秋,日寇向我晋察冀根据地进犯,七连一直在此游击战争,一个多月后准备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的五位战士拖住了敌人,完成了任务,可敌人紧跟在后面,班长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连队主力,带头向三面都是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走去,五位壮士不断地向敌人射击。他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望着主力部队和群众远去的身影,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便纵身跳下了深谷,壮士们也相继跳下。
五位壮士不怕牺牲,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同样也将自己引上了绝路。他们不畏艰险,体现出了与敌人奋战到底、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虽然中国的今天繁荣昌盛,可那一段受尽屈辱的历史,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这一段历史成为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不能消除的伤疤,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苦,然而令我们骄傲的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用血和肉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手中鲜艳的队旗,还有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都是鲜红的!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用鲜血染红的!是他们为我们铺起了和平而宽广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用实际行动去振兴中华!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篇2
前几天,我学了《狼牙山五壮》这篇课文,我深受感触。
事情发生在战争时期:七连六班接到命令,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五位壮士面对着敌众我寡的情形,并没有退缩,而是有计谋的和敌人进行战斗。五位壮士首先是诱敌上山,然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接着,壮士们居高临下,用石头将一大部分敌人砸死。最后,英勇路崖。壮士们死前还不忘宣传抗日,高呼抗日口号。英勇跳下山崖,看到这里,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好想走到那个战争年代和那五位壮士说:“请你们别跳崖,行吗?我不想让这世上的好人牺牲,而万恶的坏人却活着。”我不愿再看下去了,因为我知道,结局一定是五位壮士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而跳崖致死,一定是这样。但后来我才发现,是我错了:
那天,老师让我们查《狼牙山五壮士》资料,我在查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行字:《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看了之后,我赶忙好奇地用鼠标点了那行字,进入界面后,我才发现,原来副班长葛振林和宋学义没有牺牲,他俩被一个树杈拖住了。看完之后,我很开心,同时,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想,就算是流泪,那也一定是感动的泪花!
谁不珍惜年轻的生活?可是,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五位壮士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篇3
?狼牙山五壮士》在1941年秋天,5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止敌人,隐藏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和艰巨的任务。弹粮绝食,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下悬崖,殉国,写下惊天哭鬼神的英雄乐章。把生命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坚持再战一段时间。完成所有任务后,五壮士准备撤退。当时,他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主力部队转移的路线,走这条路,他们很快就能回到同志们身边,另一条路是三面悬崖绝壁的绝路。五壮士为了拉开敌人,让主力部队继续安全转移,依然选择了它的绝路。他们这种危险不怕,视死而归的行为令人震惊!
在这篇文章中,五壮士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迈出大步,相继跳下悬崖。此声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多么伟大的五个壮士啊!他们不怕,为了掩护大众和主力,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值得永远学习。
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中华儿童的典范,他们的英雄气概使浩气成长,他们的勇敢事迹流芳百世,永远不朽……不知不觉中,我心中耸立着雄伟庄严的丰碑,上面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看了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五壮士与日寇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深深教育了我。向他们学习,要时刻思考五壮士跳崖的壮烈情景,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增添光彩。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篇4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以共产党员、班长马宝玉为首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马宝玉,1920年生,河北蔚县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猛顽强,在阜西庄一战中,用一把铁锹劈死一名日军,缴获一支“三八大盖”。在夜袭管头村的战斗中,他击毙一名日军机枪手,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道路。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及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告诉记者,这里自1993年被评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每年清明节等节日,狼牙山所在的易县都组织中小学生、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来此开展纪念活动,纪念馆下一步打算完善和创新主题教育形式,采用专题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丰富课程,让游客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红色历史。
如今,易县依托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等景区发展全域旅游,越来越多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依然被易县干群不断学习传承,而一个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崭新易县正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迈向未来。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篇5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后,让我极为感动。
回顾历史,不仅让我回到了那个战争时代。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与敌人几度周旋,拼到了最后,连子弹都打光了。五位英雄战士并没有向敌人屈服、投降,而是以正义的牺牲精神英勇的跳下悬崖,他们这种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让我深深的叹服。
是啊,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一次,谁想轻易的放弃呢?可这五位战士,为了保全他人的生命,而宁可牺牲自己。这种死是那么的壮烈,那么应得其所,在回过头来开开我们当今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为别人而舍弃自己呢?他们总是利益熏心,只想自己而不想他人,总是把自己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大到当官的,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总是在为自己忙活着。如果他们的精神品格也能像五位战士一样那么的高尚,那这个社会便处在一片和平之中。
俗话说的好:有的人死的重于泰山,使人铭记在心;而有的人却死的轻如鸿毛,不愿被人记起。人谁无一死,只要死的大意凛然、轰轰烈烈。这五位战士多么勇敢,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篇6
今天,我看中国地图的时候,瞄准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听说这里发生了英雄故事,看了《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深深感动了。
该片讲述了1941年,日军开始了规模空前、毁灭性的大扫除。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离狼牙山。他们留下了七连六班的五名士兵,掩护部队和平民撤退。为了让敌军摸不到我军撤离的方向,5名战士故意暴露自己的所在地,将敌军引向相反的方向,是三面绝壁的小莲峰。他们凭实力击退敌军数十次,打倒了数百名敌军。后来子弹、手榴弹用完了,他们用石头砸,石头不够,只剩下班长发现的手榴弹。班长果断地把手榴弹扔向敌人群。然后他们毁了枪,跳下了悬崖。他们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葛振林、宋学义跳崖时挂在山腰树枝上,幸免于困难。
狼牙山五壮士是历史事实。你说他们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吗?他们忠于报国的精神,我们不应该模仿吗?是的,他们已经不在了,但他们的爱国、报国主义精神在世界上存在很长时间!正因为有无数革命先辈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奋斗,才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一起好好学习,每天向上,长大后报效祖国,建立对祖国有用的支柱才能吧!
狼牙山壮士读后感400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