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平常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一份有效的事迹材料可以产生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用用意,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7篇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1

行走在防疫战线上的社区“勇士”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村居、社区

2020年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疫情肆虐之际,__开发区__街道__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奋战在防疫抗疫第一线,有的坚守在岗24小时轮流值班;有的奔赴在入户排查第一线;有的不畏严寒上街悬挂宣传条幅;有的加班加点确保防疫物资发放到位...,从除夕至今,这些默默无闻的社区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披星戴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座城市。

“隔门不隔心”,入户排查暖人心。“您好,我是__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请问最近有没有湖北或武汉的亲人来访?”“请问家人中有没有感冒发烧的?”……这是__社区每位工作人员入户的开场白。自__月__日下午起,社区书记__带领全体社区工作者一起投入到疫情大排查工作中。为了不占用社区公共资源,不漏接居民疫情电话,所有工作人员全部用自己的手机进行电话排查,并反复叮嘱居民做好疫情防护工作,提醒居民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状态。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__社区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微信运动几万步”,疫情宣传树信心。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大家都被“禁足”家中。然而,社区工作者日行几万步却成为常态。为进一步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覆盖面,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在这个非常时期,__社区工作人员爬上一层层楼梯,穿行在一个个街口,一次次站在不理解、抱怨声不断的居民门前,用真情感染着辖区每家每户。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__社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防控工作动态、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及服务信息,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__余条。

“服务点对点”,最美娘子军很贴心。__社区__名工作人员,仅有__名男同志,可算得上真正的基层“娘子军”,她们都是平均年龄__岁左右的青年女同志,正是这群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年轻妈妈们,不仅承担着宣传、排查、防控物品发放各项工作,还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尤其是隔离返乡人员、武汉返_人员的医院就诊出行、日用品采购等工作,都由这支娘子军负责。疫情面前,这群基层最美“娘子军”以责任和担当认真做着每一项联防联控工作,社区党员们受其影响,也自发加入了防控战斗中。

__社区只是千千万万奋斗在疫情一线的基层队伍之一。重任在肩头,使命在心间,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2

从教十年来,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最美巾帼”张丽老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教育教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秉承“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抗疫后方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动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武汉。

疫无情,助力之情。“500元,钱不多,却是我的一点心意。当初入党时举过拳头宣过誓,我不能战斗在一线,只能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这是张丽继2月份响应龙虬镇教育中心校“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捐款倡议,主动参与爱心捐款后,又交纳“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战斗。在这防疫的关键时刻,她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抗疫阻击战作一份奉献,发出一点点光和热。

疫无情,防控在前。疫情期间,张老师还负责学校疫情日报及疫情防控档案的整理工作,这个任务任重而道远。从1月24日起,她每天主动联系并在张轩小学防控群里收集教师上报的全校师生的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登记、并最终形成《张轩小学疫情防控-学生健康状况日报送》台账,并于每天下午4点之前上报校领导与教育中心校。在防控期间,她及时完成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所有要求上报的信息。她还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的宣传报道,每天做到宣传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张老师还积极承担学校的疫情期间的防控值班任务,早晨六点多从高邮出发赶往学校,克服中午就餐不便的困难。在校值班、巡查期间,严查严防,认真站好学校的值班岗,确保学校的安全。

疫无情,线上教学见实情。在疫情期间,为充实学生的寒假生活,她积极配合市局和学校安排的线上学习活动, 并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每天坚持在线答疑,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的困难,对班上参与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主动与其家长交流并帮助解决困难,班上的周睿同学,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不会使用手机看视频,张老师多次电话联系,通过微信一步步截图指导爷爷学会进入平台,坚决不让班上一个孩子掉队。

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用张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在村小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无奇的小草,我将和老师们一道用心去成就事业,站好三尺讲台。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3

疫情发生后,甘谷县新兴镇甘摩社区防疫人手紧缺,在得知大队组建防疫志愿队负责包干小区疫情防控任务时,甘谷县冀城消防救援站专职消防员王清龙不顾腿部恢复不久的伤病,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我现在因伤暂时不能参加灭火救援战斗,但是疫情防控工作我不想缺席。”眼看站长要他好好修养身体的话马上脱口而出时,他平日里的一丝倔劲又蹦了出来,坚定的眼神和话语最终成功加入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防控点上,王清龙所负责的点位是新兴镇滨河丽景小区,由于位处城区,居住人员较为复杂,所以对人员的管控就尤为重要,值守点里有他忙碌的身影。“清龙,能不能帮忙把这些货物拿到点上”“清龙,有个工作人员生病了,恐怕你晚上得辛苦一下”“清龙,政府办公室有个文件记得及时过去取一下”,提到王清龙的时候,小区的大多数人都能随口说出“有事找清龙”。他高高瘦瘦话不多,干起事儿来却丝毫不马虎。除了每天做好卡点执勤、核查往来人员信息、病毒消杀等工作以外,还充当起小区“备忘录”的角色,及时督促居民戴好口罩、通知大家进行核酸检测、入户排查人员信息395户1020人,有时候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不能坐下休息。除了坚守在一线,他还负责小区消杀工作,联合小区工作人员连续完成了6轮消杀。在防控点上,他还自发做起了搬运工,小区施行居家隔离期间,哪家居民缺少蔬菜和食品,他便主动电话联系,为大家及时送去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最多的一天连续跑了9趟,连续装卸使他肌肉和伤病处经常酸痛,当同事劝他多注意休息时,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不累,一想到这些东西能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我就觉得真值”。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正也印证了他“小强”般坚毅的品格。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清龙勇敢面对疫情,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卡点岗位,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用他“倔强”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情怀和担当。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4

张伯礼——贤以弘德术以辅仁

9月9日一早,前一天在北京参加“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颁奖仪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准时来到天津中医一附院国医堂出诊。

望闻问切、把脉开方,3个多小时的门诊,张伯礼一连看了26名患者。

虽然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张伯礼仍坚持每周出三次门诊。在患者眼里,这位个子不高、略带天津口音的长者,就是给他们带来希望和健康的使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张伯礼临危受命,于1月27日飞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抗疫前线奋战了80多天。在张伯礼带领下,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深度介入治疗,实现患者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湖北省的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了90%。张伯礼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也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

如今,张伯礼每两个月仍会去武汉探望康复的病人,“大部分人康复得不错,还有部分人免疫功能还没完全恢复,要让他们彻底治愈,回归正常的生活!”

“如何把大家的关注转化为对中医药行业的认可、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才是更有价值的。”张伯礼表示,中医虽然古老,但并不落后,更不固步自封,“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标准化、数据化,让‘望闻问切’有可靠的现代科技支撑,让中药的疗效通过成分、药效、药理、安全性等科学数据来验证。”

今年5月,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天津中医药大学,为创立这间实验室,张伯礼带领团队艰苦奋斗近20年。实验室现已储备了6万多份中药组分,还拥有目前国内包含中药组分数量最多、中药有效成分数字化模型最多、检索速度最快的数据库,“中药组分就是从传统中药中提取出有效的成分群,可在细胞、分子药理水平相对清楚地揭示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并能根据不同病症重新配伍成方,可制成胶囊、压片、注射剂。”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间作出的突出贡献,实验室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

今年是张伯礼从教第三十八年,自1982年毕业留校以来,他始终要求自己站好三尺讲台,不负“教师”这个称谓。每次出诊,张伯礼的诊台都会围坐着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和医院的年轻医生,认真观察他全程问诊、检查病状、修改处方。张伯礼主持制定了国内首个中医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和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张伯礼还把自己多年积攒的400余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成立“勇博励志基金”,12年来资助了3000多名有志于中医药的年轻学子。

张伯礼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块“贤以弘德,术以辅仁”的牌匾。“这是我的座右铭,好的人才可以培养高尚的医德,有了高尚医德,有了治病救人的决心,一定还要有精湛的医术,用高超的医术来彰显仁爱之心,回报党和政府给予的崇高荣誉、回报老百姓的深切厚爱。”张伯礼说。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5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正值新春佳节的大江南北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疫情动态不仅时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开启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昌里社区青年团员志愿者周梓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战“疫”,自觉充当防疫工作的“宣传员”和“战斗员”,带上红袖筒、拿起测温枪、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网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认真,耐心细致,热情大方,忠于职守,谱写了优秀团员的时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社区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周梓煜的家长对于他坚持志愿服务的行为也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周梓煜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在这场“战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他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测量居民体温,他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些日子,感谢有你相伴。正是一个小小的“我”,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我们”,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点赞。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6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场上,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宣传引导群众联防联控,党群一心、全民动员,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党员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一位老人第一时间亮出党员身份,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他就是张庄乡东郭坡村的老党员——__。

__,现年68岁,东郭坡村人,是一名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曾担任23年村干部,其中村委会主任4年,党支部书记12年。在担任村干部期间,他勤奋敬业,2008年卸任后,他继续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关心本村发展,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他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__平时爱看新闻,关心国家时政,在了解到__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便高度关注并提醒身边人做好防护。大年初一,东郭坡村人梁__从__返乡后回村内祖父家拜年,他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村党支部书记反映情况,建议对本村出入口进行封堵并安排专人轮流值守,又联系村医上门进行测体温、隔离等防控措施。在了解到其在天坛镇小邢村居住后,再次向上级报告,帮助做好后续监管工作。接到他的反映后,东郭坡村党支部迅速安排部署,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全村所有重要路口和必经之路进行封堵,共设置四个卡点和一个应急通道,成为张庄乡第一个设卡防控的村,为开展后续防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坚守一线的“防护员”。“年轻人起得迟,我就早点儿到。”他总是最早到岗的那一个。村党支部要求卡点实行全天候24小时轮班制,他便挺身在前,即使年事已高,依然主动选择了早晚班。在做好自己岗位值班工作之余,他还帮助其他卡点的同事,共同站好岗,每天坚持在岗12小时以上。同时带头义务打扫街道,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他是为民服务的“宣传员”。“不戴口罩就别出门,回家去!”“口罩要戴在嘴上,不能带在身上。”严厉又不失温情的话语体现了他对村民们浓浓的关切之情。听说党员需要分片包联村民,他便主动报名包联了10户,挨家挨户摸排、登记信息,坚持每天上门宣传防疫知识。他担心村民们对疫情不够重视,还用党员活动室的大喇叭为全村广播,引导村民进行科学防护,提高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用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分享一些实用的疫情防控小知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体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__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党员,他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篇7

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一批80后、90后脱颖而出,在“逆行人群”中形成了一道年轻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职业不同、分工不同,相同的是满怀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爱与责任。开原市中固镇青年党员张笑涔就是其中的一员。

张笑涔,男,33岁,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工作,现任开原市中固镇副镇长、孟家寨村包村工作队长。分管民政、扶贫工作,服务对象以困难群众、老年群众为主,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张笑涔第一时间深入到辖区低保户、五保户、扶贫户和分管服务对象家中,通过开展消毒防疫走访的实际行动为困难群众和老年群众提供安全保障。期间结合全镇老人防护安全、辖区养老院防疫存在的隐患,张笑涔逐一堵塞防护漏洞,确保老年人防疫工作万无一失。此外,围绕包村工作,张笑涔带头开展排查和防疫阻击工作,连续30天按时值守,有效保障了孟家寨村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心系服务对象——访民送“安全”。

中固镇政府三楼第4办公室,五保户李大叔一年总要跑上10来趟,有时是去找民政干部咨询扶贫政策,有时干脆就是拉家常,对此,民政干部张笑涔总是来时一杯茶,走时有相送。今年的1月25日,刚好是大年初一,李大叔怎么也没想到,民政干部张笑涔防疫走访第一个就来到了他家。笑涔说:“李大爷,我知道您自己独居,您的年纪大了,你们家的防疫我来做!这期间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和村干部或者我联系,需要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像李大叔这样的五保户,中固镇还有很多,疫情防护工作开始后,虽然各个村都建立了各自的排查走访台账,但张笑涔还是放心不下,他对自己分管的低保户、五保户、扶贫户逐一进行了入户消毒防疫走访与登记。与各村进行的是否外出登记不同,张笑涔的台账上对这些家庭、特别是老人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详实的登记,第一手掌握服务对象生活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逐一化解,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困难群众、老年群众突发情况的发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张笑涔义务为困难群众、老年群众进行家庭防疫消毒1000余次,代为购买药品、食品、生活必需品30余次,张笑涔的真情服务,让辖区困难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众真正体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张笑涔说:“把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我的服务才算到位。”

二、织密安全防线——安民解“难题”。

通过深入实地的防控疫情排查走访,张笑涔发现三个问题,一是老年人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家庭防护中对老年人的安全防护重视不够。三是辖区西地村福寿养老院人员密集存在防控隐患。对此,张笑涔立即着手一一整改。对于老年人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和家庭防护中对老年人的安全防护重视不够的问题,张笑涔逐村进行走访排查,实地了解老龄群众对疫情形势的掌握,对于思想观念淡薄的,及时进行劝阻,对于家中子女不关心老人防疫,不为老人出行准备口罩的,立刻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家庭防护工作自觉积极,尤其是关心关爱老人的典型认真进行登记,作为文明家庭评比工作的重要依据。农村工作没有捷径,要知道群众的心,就得见群众的面,就这样一个村一个村的走,一家一家的劝,张笑涔用最基础的走访工作,有效地堵塞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关于老龄群众的防控漏洞。除此之外,关于老人还有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中固镇西地村福寿养老院。该养老院共有养员?人,工作人员?人,疫情防控期间,正值春节,亲戚子女的探望、工作人员的频繁外出、养员的衣食起居的聚集处处都是隐患。对此,张笑涔亲自与院长沟通,阐明利害关系,最终达成以下共识:一是疫情防控期间养老院谢绝探望;二是回家与子女团聚的养员,待疫情解除后方可返回;三是工作人员里不出外不进,采购物品通过电话联系,避免见面;四是对现有养员进行摸底排查,对于养员与亲属近期有接触的,掌握亲属出行情况,涉及到疑似地域的必须进行隔离。五是采取二十四小时监控,全面掌握养员实时动态,避免安全隐患。经过紧密的工作部署,疫情防控期间,该养老院日常养护工作稳定有序,养员及家属对于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均表示理解和支持。

三、坚守防疫岗位——护民保平安。

困难群众、老年群众,对于这些分管工作,张笑涔做到了疫情防控细致入微,对于自己的包扶工作,张笑涔更是尽职尽责。在张笑涔的建议下,他所包扶的孟家寨村第一个建立起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团队,有了党员志愿者的值守,孟家寨村的百姓安心了,也更与党员干部交心了。老百姓都知道,镇里都派出干部来村里支援,我们村民自己更要自觉。从1月25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连续30天,张笑涔每天都要来村里站上属于他的那班岗,村干部知道,上岗前,笑涔刚刚走访回来,大家心疼的说:“老弟,你回家歇歇,你的这班岗,我们替你值。”笑涔说:“再苦再累,我也要站好这班岗,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是啊,是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义无反顾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工作之余他也想念家中尚且年幼的两个孩子,妻子和他都奔赴在各自岗位,孩子只好由年迈的父母来带,父母身体好吗?孩子懂事吗?紧张的工作让他无法顾及周全,他坚信,国家这个大“家“好了,才有小家的幸福,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有颜面面对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张笑涔情系辖区困难群众、老年群众,扎根农村,服务村民,在抗击疫情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青年党员的无悔青春!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7篇相关文章:

抗疫先进单位事迹5篇

学生抗疫事迹材料范文5篇

抗疫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6篇

抗疫英雄先进事迹6篇

抗疫防控事迹材料5篇

抗疫先进人事迹材料6篇

抗疫学生事迹材料6篇

2023抗疫英雄事迹材料精选5篇

抗疫社区志愿者事迹5篇

抗疫工作事迹材料6篇

抗疫先锋个人先进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