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结合故事的情节所写的观后感才是有意义的,一篇观后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让观众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有更多的层面和维度,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流浪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流浪观后感篇1
大年初二,我和妻子带莱莱去万国大都会影院,观看郭帆导演及吴京、刘德华、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在影院入口附近的露天平台,莱莱捡到了一块华为电话手表,目测价值几百块,估计是哪位看电影的小朋友遗失的。令我没想到的是,从没用过电话手表的她,竟无师自通拨通了通讯录里的“妈妈”,联系到了失主小朋友的.妈妈,和失主妈妈沟通后,莱莱将电话手表交给了影院前台工作人员,并说明缘由,让失主妈妈前来领取。
整个过程,基本由她一人独立完成,真为她感到骄傲。
电影确实拍的不错,场面宏大,情节紧凑,故事感人。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莱莱看的非常投入,全程不吵不闹,还时不时问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坦率的讲,文科出身的我也看的一头雾水,似乎看明白了,又好像没太明白,只好含糊其辞的应付她一下。
看到电影中丫丫和爸爸(刘德华饰)对话的几个片段,尤其是丫丫哭喊着“爸爸是个好人,爸爸抱抱……”的时候,和丫丫年龄相仿的莱莱哭的稀里哗啦,我赶紧抱抱她,给她一点安慰。
当然,这几个小片段,也特别触动我。除此之外,更加令我感动的是,李雪健老师扮演的中国驻联合国官员的演讲词: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正如冰心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我相信,任何生命以及任何物质,包括太阳,月亮,地球都有消亡的一天,但爱会在,一直都在。
也许爱,才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
流浪观后感篇2
?流浪地球》是一部灾难片,如同《后天》,《2020》。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地球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前往4.2光年外的比邻星(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我对电影很有选择性。较真的我今年春节就看了《流浪地球》,就像去年,我三刷了《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大火,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拍的那么完美。这部影片,已经超越娱乐,超越了科学幻想是否合理的讨论,涉及到了价值观了。一部好的电影,会给大家带来思考。
影片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当有一天地球要灭亡,西方思维会告诉你,造一艘诺亚方舟让少数人逃跑,而《流浪地球》会告诉我们,要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就算世界末日,警察,军人这些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还在坚守着他们的岗位。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了地球要离开自己的孩子17年,后来更是无私牺牲;李光洁饰演的王磊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他的家人早已遇难了,他不是为了自己在坚持。有细心的网友更是发现,最后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汶川地震时各国到达的顺序,先后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刚子为了救爷爷牺牲,一句“刚子没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牺牲的消防员杨钢...
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数的小人物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从不被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个别英雄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就可以办得到。危险来临,我们是否会有勇气去拼一把?希望我们在面临险境,绝望,低谷的时候,都能像影片最后说的:不论人类历史(我们的人生)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观后感篇3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假如有一天地球的环境被破坏之后,人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以巨大心灵的冲击,当太阳要吞没地球时,地球环境恶化,人类为了自救并让地球脱离太阳系而奋不顾身牺牲生命来保护家园,这个时刻到了生死存亡的境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冒险都是可以尝试的,一切都为了子孙后代的希望。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的时候就前往空间站,为了全人类的事业而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生活。
转眼刘启长大了,由于只能生活在地下城,对爸爸的思念以及对爸爸的不理解让他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地球表面天寒地冻,刘启没有驾驶证却偷开了其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车上立马警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但是固执的刘启还是把车开出去了,他不仅遭到了警察的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营救,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刘启看到了无数的人类前仆后继、知难而上,忘我的奋斗精神深深的'感动了他,他也渐渐理解了爸爸的使命感和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境界。最后刘启父子和全球的救援队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救援计划,地球远离木星,人类得以生存下来。
这部电影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把不可能完成的事业通过坚持不懈最终得以实现。只要心存希望,顽强奋斗,人类将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应该看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好地球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作为我们自己,更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为祖国贡献力量。
流浪观后感篇4
在今年的贺岁片里,有一部令我特别震撼,这部电影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和评价,昨天我就观看了这部电影。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园,进行最后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几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面对任何困境的时候,哪怕这事是一种妄想,但是人类的情感往往会让人去试一试。
整部电影一波三折,令人回味,从电影回到现实,我们的地球确实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大气臭氧空洞,南北极冰川融化,世界各地出现极端天气,这都在说明地球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如果再不注意保护环境,那么电影中的一切都将成为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不要让电影中的一切成为现实,到了那时人们也只有后悔莫及了。
流浪观后感篇5
大火的电影上映快一个月了才看,有点晚。浏览网络上的各种评论,以肯定的为主,印象最深的一种说法是讲“中国首部真正的科幻电影”,观影后我也认同这个说法!
从制作来看,《流浪地球》和国外的大片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整部片观感流畅,没有往常的生硬和明显的卡顿。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进步,也是一次革命。
从情节发展来看,《流浪地球》的情节设计比较巧妙,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国英雄同国际精英们一起拯救世界,这隐含的爱国情节,看了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从题材的选择来看,《流浪地球》以星际穿越拯救地球为题,往常这样的科幻题材只能在美国大片中才能看到,《流浪地球》打破这个垄断,为国产电影的制作寻找到了新方向。
从情感发展来看,《流浪地球》是亲情为主的戏路,这比较具有中国特色,这点上如果再有一条爱情线,电影就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谈完《流浪地球》好的方面,谈谈个人的疑惑,刘启和刘培强这条亲情线,从个人角度讲,如果我是刘启对父亲应该更多的是崇拜和想念,但影片中表现出的更多是埋怨和不理解。哪怕最后这层感情因为刘培强的舍身大义而反转,感情上很难理解和认同。
影片总体评价是非常高的也值得肯定,观众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吴京的《战狼2》和《流浪地球》掀起了中国电影创作模式改革的新篇章。
网络上有个有趣的说法,讲整个娱乐圈都不敢为吴京和《流浪地球》发声道贺,因为《流浪地球》犯了大忌,不按套路出牌。
以往的电影都靠流量明星。不管啥剧情只要有流量明星出演或明星扎堆出演就能保障票房,但随着烂片泛滥,观众审美疲劳,渐渐不买账了。
吴京的电影把精力和经费都倾注在电影的情节和拍摄上,倾注在电影的质量上,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这次转变来的有点晚,这次转变是必然,吴京抓住了机会,作为观众要感谢他,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好的电影,相信商人的嗅觉永远是最明锐的,期待未来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流浪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