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启发他人对作品的思考,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的情感回应和思考,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1
“就像一个电荷从磁铁的一级跳向另一级,生活的火花也是在自我和现实之间这道鸿沟的两岸来回跳跃。我们正是利用这一能量的火花来发动故事的引擎,打动观众的心。”——罗伯特·麦基
?三体》三部曲的伟大之处在于三本书时代的跨越、维度的转变和思想的飞跃。第一本可以当做闲暇时读的都市小说,讲述一个萌芽的科幻世界。第二本则是两个星球间大幅度、强力度的博弈的展现,各个精彩巧妙的面壁计划,无论哪一个写成单本科幻小说都是绝佳的创意。而编年史般厚重巍然的第三部《死神永生》绚烂而华美,把前两部埋下的伏笔一一揭示。让人目瞪口呆,只得赞叹作者构思之精巧、想法之出众。
?三体》的好还展现在作者的象征手法方面。《三体1》结束时的日落、罗辑夙愿期盼的阳光、太阳系二维化时炽热的景象,以及全文结束时生态球中折射出的一缕阳光,它们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危机、起伏、灭亡和再生。
当我读到第三部中三体世界被摧毁时,心中几乎震惊到坍塌,因为作者塑造的三体世界,从来都是强大而令人震慑,而就在几句平淡无奇的铺垫后,作者突然甩出一个事实“该发生的总要发生,三体世界被摧毁了”。抛开余悸,作者为何突然将三体世界引入死路?思考后,我发现这个情节的安排相当合理,首先,三体世界的突然毁灭,给了人类一个证实:黑暗森林存在。于是三体世界的毁灭瞬间将读者带入了残酷黑暗的宇宙博弈中。给后半段浩大壮阔的世界观架构埋下伏笔。
三体的另一令人赞叹的方面是,人类文明种子的幸存及最后的结局,是由每一个前期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角色铸就的。例如看似是“人肉摄像机”的汪淼,如果不是他,也许就无法挽回三体世界的重要信息,进一步讲,没有他,几百年后的程心就无法乘坐纳米太空电梯进入太空;例如“万年保镖”史强,没有他的保护,罗辑早已死于暗杀,谁来与三体世界博弈;“流水的主角,铁打的丁仪”,如果不是他临死前那一句“孩子们,快跑”,地球舰队早已灰飞烟灭;妻离子散、世人唾骂的罗辑,孤身一人,将人类世界的寿命延长了半个世纪,最终被审判;孤胆英雄章北海,曲线救国,为人类文明保留下最后的种子,没有他,就没有进入大宇宙的关一帆;托马斯·韦德,手段虽然偏激,但效果显著,如果没有他的光速飞船,程心怎会进入大宇宙?
人类文明走过几千年的历程,生于光明的大爆炸,强于阳光的无私滋润,亡于烈日般的璀璨巨画……人类的一生,终究,还是光明的一生。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2
当人类文明遭遇到外来更高的三体文明的入侵时,就像当年土著人遇到了手持猎枪的白人,就像当年闭关自守的中国遇到了西方列强,但与之不同的是,外星空文明入侵的目的只有一个:毁灭人类文明。
人类何去何从?
刘慈欣在这里创造了大量科幻名词:智子,空天飞机,量子计算机,解析摄像机,宏观量子态的概率云,化学动力航天器,太空电梯,宇宙射线捕捉器……真让人脑洞打开。
当然,如果只是一堆哗众取宠的名词,是不能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也不能被称之为“中国科幻奇迹”。
在这里,有和我们现实生活的亲密:在得知三体文明要入侵时,居民小区的大爷们仍旧想着传宗接代,仍想着百年之后能有一处墓穴让后人记得。
在这里,有对当今科研人员的敬重和嘲弄。一流的科学家像丁仪、希恩斯对于科学的不懈追求仍旧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但对于一些现实的科研人员状况,书中这样说:
“你做一名学者是不合格的,你从事研究,既不是出于探索的欲望,也不是出于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是把它当做谋生的职业而已。
你有很多与一名严肃和经验的学者不相称的行为,你做研究的功利性很强,常常以投机取巧为手段,哗众取宠为目的,还有贪污研究经费的行为;从人品方面看,你玩世不恭,没有责任心,对学者的使命感更是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最精彩的是“水滴”击穿人类星级舰队的一幕。水滴,是三体文明进攻人类的武器,“像一滴圣母的眼泪”。光学显微镜放大到极限一千万倍,其表面仍旧是绝对光滑的镜面。水滴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穿透星际舰队的战舰,自身速度未受阻,并且可以折角转向,造成人类战舰爆炸。“读后感·这种魔鬼般的飞行,展示了一种完全在人类理解力之外的太空驱动方式,这种驱动之下的水滴仿佛是一个没有质量的影子,像上帝的笔尖一样,可以不理会动力学原理随意运动。”
在人类文明被摧毁之时,在一片混乱声中,理智的几艘战舰选择了逃离,重新开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就像当年的亚当夏娃被上帝赶出伊甸园。
在人类文明生死催亡之际,只有基本的原则才是致胜的利器:“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知己知彼。
在这样的原则下,才能推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理解了宇宙的基本运行规则,才明白:能够遏制三体文明攻击的是将三体文明的位置“公之于众”,使之成为下一个“人类文明”。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的。”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3
很长时间了,该是有output的时候了。看了三体的第一部,有一点浅见和大家分享。
摧毁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个无畏的人不会被人利用,会被别人利用的地方,恰恰就是你的弱点。三体中,叶文洁作为代表之所以能成为三体世界摧毁地球计划的一部分,是与她的弱点有着巨大关系。一个有才华的科学家,在经历了洗礼,家人、上司的背叛,对现实世界的极度失望才转向外太空,想让三体世界拯救地球,而三体世界的人们抓住了这一点,两条主线,一条来自地球人的需求,另一条来自于三体世界的阴谋,就这么相遇了,交点之处必有火花。
看这本书之后,让我不自觉的联想到陈思成导演“唐人街探索2”。两部作品在人性、神性、兽性方面有着很相似的地方。“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科学家们是最接近真理的人,也是最容易产生“神性”错觉的人,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成为神,就会展现出相悖于科学的另一面,读后感.很简单的就可以举出个例子,我们知道牛顿晚年皈依了宗教。唐探2在电影结尾的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你神性的瞬间暴露了你兽性的一面,你神性的举动,却暴露了你兽性的行踪。”三体中,被三体世界利用的科学家们,可能就犯了同样的错误。而痞痞的小人物大史却展现出来了相当智慧的一面。他说现在任何超自然现象为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都是人为的,是有人在故意为之。可能很多时候,拯救世界的就是这样的小人物。
无知者无畏,可能有知者可以智慧的无畏,这样的无畏更令人倾佩。
三体世界的人不可以隐藏自己的想法,社会中的法律是绝对的有罪或者无罪,但是人是复杂的,因为人可以隐藏自己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历史宝库中的素材,背叛、欺骗、诡计等等,才显的“真”的珍贵。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与人性、神性、兽性做斗争,“失去了人性,就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兽性,就失去了一切。”
——“我选择人性。”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4
一口气读完了科幻小说《三体》三部。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会被《三体》洗脑了。
在信主之前,特别是在学生时代,我曾经非常相信人类文明是有轮回的,就像三体文明。那时常常幻想在我们现在这代文明之前,一定有一个已经被毁灭的、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当时也非常愿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三体》正契合了我的这些主观瞎想。
?三体》也带给了我以前不曾想到过的震憾。
首先,我从来不曾想过宇宙是不是一个黑暗森林。《三体》把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比喻成一个黑暗森林,大家都小心隐蔽自己,寻找对手。谁暴露了坐标,谁就等着被催毁吧。而地球人对此茫然不知,反到像一个缺心眼儿的孩子,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终把自己带入毁灭。
其次,我从来不曾想到过高等文明毁灭低等文明时,是那么易如反掌。一个值班的观察员随手甩一张二向箔,不费吹灰之力,太阳系就从三维被降到二维,变成了平面一幅画。
太阳系一个星球接一个星球被压入到二维空间。作者对地球毁灭作了特别细致的描绘,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母亲举着自己的孩子,但这个孩子也只不过比母亲延迟一瞬而已,统统都被压成平面。
地球人为了抵御外星人的入侵,曾设想了种种的可能,甚至建立太空城,移民到外太空。但是人类这一切的聪明智慧和建造,在高等文明的打击下,就像成人看孩子搭的积木,甚至是一个笑话。
放下书,被作者刘慈欣的脑洞深深折服。但他的`脑洞再大,也终究是人脑,以人脑就可以幻想出这些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到的神奇能力,那么上帝真实的能力和作为,真是我们人类无法测度的。想到有一个老姊妹,当她说到上帝有时候没有应允她的祷告时,她自己安慰自己说:上帝那么多儿女呢,总有顾不到的时候。我们常常把上帝局限在我们有限的想象中,如果我们想更多地认识上帝,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5
一直想拥有一套《三体》系列丛书精读一下,恰好京东六周年书籍优惠活动,于是就买来阅读。从第一部《地球往事》,情节就渐入佳境,第二部《黑暗森林》更是全书的高潮部分,《死神永生》虽说和大格局的恢弘想比有点弱化,尤其是结尾部分总感觉不甚理想,这固然有作者乱点鸳鸯谱,还有关于宇宙的未来的描述似乎有点大而空洞,但是依然是精彩纷呈。于是手不释卷,不到一个礼拜就把三本书读完了。
书的作者刘慈欣,我的同行,娘子关电厂的一名电工,能写出如此精彩的三体系列硬科幻小说,真的是让我万分钦佩。
作为理工男的我,对量子物理和宇宙科学一直很有兴趣,也了解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但依然被刘电工的超强的想象能力所折服。
想说的东西很多,就从三体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桥段说起吧。
首先是书中关于“三体游戏”的构想让人耳目一新,不但借助游戏中地球人物引出了三体世界,而且跨时空、人物,魔幻的叙事和深刻的哲理,不得不说此处是全书的亮点;
其次是关于面壁计划、阶梯计划、黑暗森林威慑、黒域计划等等地球人类保护自己采取的措施,看似不经甚至是荒诞,细想又是那么符合科学逻辑(虽说存在漏洞),甚至是很巧妙,让人看后拍案叫绝;
最后再说一说书中关于硬科幻的设想,水滴及水滴攻击、智子和智子幻化的智能机器人(这里牵扯到近期的一个热门科技事件,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并名列榜首。量子纠缠和量子通讯再次进入人们眼帘,这不就是大刘描述“智子”的雏形吗)、二维箔及二维打击(歌者轻描淡写的一个动作,毁灭了太阳系,有点古龙风格)、归零者,宇宙间最最高级的智慧文明,强大到可以重新设计宇宙。这其中每一个都可以称得上奇幻的超级想象力了。另外关于曲速飞行、冬眠人虽说不是刘电工的独创,但是依然堪称精彩,成功融入到这部系列小说中。
看完这套丛书,我的第一想法就是无论如何要写一点读后感,有这种冲动可不是我阅读之后经常有的。一直拖到现在,文笔有限就说这些吧。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6
该小说情节主要为:宇宙中的三体文明在收到地球探索太空的信号后,利用科技封锁地球科学发展,并派出舰队,意图清除人类文明。人类面对危机,同样组建了庞大的太空舰队,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开展“面壁计划”与之进行智慧博弈。三体人则利用人类中的背叛者“破壁人”针对计谋。最终,人类在谋略上打败了三体人,使其舰队偏向……
这部小说以宏大的布局、深邃的思考令我感到深深震撼!我以前接触的多为美国的科幻作品,以为中国的科幻作品都立意浅薄、想象拘束,却不知其中还有如此优秀的小说!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它不仅仅做到了“幻”,更有十分扎实的科学基础,而非打着科学旗号的空壳。它所蕴含的想象力,也并没有因为这种科学性而受到约束。
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以虚构故事为基础,提出了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人性、爱等的思考。饱受煎熬的三体文明与受其威胁的地球文明,它们的作为都只是为了生存,读后感.谁又应当毁灭?“破壁人”不单单是人类的叛徒,更是为了一份信仰,“面壁者”为人类未来努力,却因为道德与思想内外交困,二者究竟谁对谁错?
这部小说不仅表达了一系列思想,同时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没有明确的“主角”,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思想,有血有肉而不空洞。这些个体在危机中的挣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影射出一个宏大又不失细节的整体。
人类,对于宇宙来说是如此的渺小!没有人知道我们将会经历什么?一个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不可否认的,人性的力量是伟大的,这也使得整个人类文明拥有凝聚起来的强大力量。世界,对于社会与个体来说都意味着弱肉强食,但只要我们敢于抗争,便绝不会失去希望。只要有爱,“灿烂的阳光也能照进黑暗森林!”
读《三体》,使我仿佛被抛于茫茫宇宙中,这一切苍茫、沉重而刻骨铭心!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7
小说以文革为背景开场,叶文洁亲眼见到了父亲在这场运动中被迫害至死,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迫害和背叛,最终因为自己之前发过的一篇关于天体物理的论文,被父亲以前的学生杨卫宁邀请到雷达峰上参与红岸的秘密项目中,从而与外界彻底脱离。几十年后,研究纳米材料的专家汪淼受邀参加一个会议,会议中提到有多名科学家自杀,而自杀的科学家都与一个叫科学边界的学会有过关系,关于科学边界,会议的众人都不了解,在经过一番劝说,汪淼决定混入科学边界学会做卧底。汪淼通过玩一款叫做三体的虚拟游戏成功进入到一个叫三体的组织,一个地球的反叛组织,而叶文洁,就是这个组织的统帅,她在红岸基地接收到了来自三体文明的信息,由于经历了文革的各种迫害,她早已经对地球的的社会形态产生了怀疑,认为只有通过比地球更好文明的三体文明的插入,才能彻底改变当下地球的社会形态。在离开红岸基地她在西北偏僻山区碰到了超级富二代伊文斯,他看到了人类大肆破坏地球生态而想阻止,但不管他怎么努力,还是阻止不了人类的破坏,叶文洁将三体文明的事情告诉他,伊文斯回国后创办了这样一个地球反叛组织,叶文洁就是这个组织的统帅!
三体文明方面,他们于几十年前接收到叶文洁发射的信号,知道在距离他们仅四光年的地方,有一个可以完美令人生存的地方,他们的星球由于恒纪元与乱纪元的不稳定,以及未来有可能被三颗恒星吞噬的危险,已经令他们不得不考虑重新找一个星球继续延续文明,而地球,恰巧在这时出现。两种文明很难在一个星球共存,三体人想要在地球生存,就必须压制地球文明,而地球文明发展太快,若等三体人花四百年来到地球,地球文明发展可能会让他们的文明消失,而要阻止地球文明的发展,就是杀掉地球的科学家,杀掉科学家,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让他们的信仰的科学观崩溃,而科学边界,就因此而存在!他们还发射了两个叫智子的智能微观粒子到地球,破坏地球的高能加速器,从而锁死地球的科技发展,并覆盖地球,对地球进行全面监视。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篇8
刘慈欣笔下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他就像一个做手术的医生,精准无误却不带感情,将书中的地球剥皮拆骨。我曾一度怀疑他是外星人,因为他对地球似乎没有一点眷恋,他以极端客观冷酷的姿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那个地球的诞生和毁灭。
故事从对地球失去信心的少女开始,从一个呆子把一颗星星送给一个女人结束。只看节略,可能会以为又是一个琼瑶式的爱情故事。但是看下去就会发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原本假想中的唯美的爱情故事被宇宙钢铁般的规则硬生生切断了,这故事如此的寂寞无助,销魂蚀骨。甚至于书读完了,可是你会觉得故事却没完结。只要宇宙仍在继续,这个故事就不会完结……
?三体》在硬科幻的外壳中,包裹着一个深刻的命题——这个宇宙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怎样的?是否和人类相同?如同孔子双手交叠对天思考,刘慈欣在中国西部某地的一个发电厂开始思考这个古老的命题。以《三体》为思想载体,刘慈欣对宇宙的文明做了两个假设:一个是有道德的以爱与包容为主流的,一个是零道德的以残酷和征服为主流的。以程心为代表的爱与道德,曾经两次将地球亲自送往毁灭,而以维德为代表的零道德,却拯救了地球。
就这样,在“黑暗森林”的前提下,劉慈欣得出结论——宇宙,是零道德的。然而他并没有强迫书中的人去选择道德或者野性,似乎他自己也没有什么答案,所以在书中最后唯留下一句: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
可以说,抛去科幻的外壳其实这就是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当下,人们更需要从这个时代去思考人性。这是在其他科幻作品中不经常见的,然而这就是《三体》剧情的主线,整个宇宙中,只有人类有爱。这在其他文明看作废物般的情绪无数次差点毁灭地球,又无数次让即将覆灭的地球燃起了希望的光。
记得通宵读完《三体》第三部时候,我把书放下,去看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闪烁的星星是如此的可怖,一百五十亿光年内似乎都是无尽的杀机,心悸感随之而来,那是一个无比黝黑的森林,我十几年来对于宇宙的看法都被颠覆了。
读三体读后感800字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