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参考8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是对电影导演和演员表演技巧的赞赏和评价,当大家观看完一部影片后,肯定有不少启示,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参考8篇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1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在任何历史时期,面对任何外来势力挑战、入侵、威胁绝不能作半点让步,誓死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准备统一朝鲜半岛,同美国支持的韩国军队展开战斗,6月27日,美国公然派遣海军和空军直接入侵朝鲜,同时派遣美国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挠中国统一,解放台湾,6月30日,美国陆军第8集团军直接参加朝鲜地面作战。美国为了欺骗世界人民,标榜对朝宣战是为了维护朝鲜半岛及亚太地区的发展稳定,采取欺诈式惯用伎俩使侵略行径合法化,公然操纵联合国,以联合国的名义成立“联合司令部”,非法授权其指派司令官,统一指挥美、英、法、韩等17国军侵略朝鲜挑衅中国。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初建初创、百业待兴、贫穷落后的环境下,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不信邪、不怕鬼、不示弱,严正警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必须立即停止侵略行径,用和平方式公平、合理、有序解决朝鲜问题,否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参战维护国家安全,并挽救邻国危机。美国政府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帮手实力,妄想速战速决几个月内占领朝鲜,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国际舆论的谴责,甚至断定中国无力更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1950年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疯狂向朝鲜首都平壤和东部重镇元山等地进逼,并多次派遣空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丹东地区的一些城镇和乡村,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狂妄叫嚣“鸭绿江并不是把中朝两国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显然美国的侵略野心和战争目的,不仅威胁着朝鲜生存,更严重地威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和世界和平。

国家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刚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并获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为保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支援邻国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毅然决定出兵抗美援朝。1950年10月8日党中央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援朝作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军一道抵抗以美国为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全力支持下,在以原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配合下,抗美援朝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对于侵犯国家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的行为,要敢于面对、敢于回击、敢于应战,忍让就是放纵、妥协就是就范、退缩就是屈服,结局就是既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又受别国宰割和欺凌。当今之美国,没有深刻吸取抗美援朝失败教训,在中华民族强起来时代,依然痴心妄想利用新疆人权问题、香港国家安全法实施问题、南海主权问题、台湾问题等挑起事端,粗暴干涩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最终只是痴人说梦,注定失败。醒醒吧,美国!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2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笔耕不断,曾著有多部佳作,但就知名度而言,《战争与和平是》一部脱颖而出的鸿篇巨著,它被誉为“一部史诗级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主题-——战争与和平深刻关系。

这本书一方面以虚构的瓦西里、罗斯托夫、别祖霍夫、博尓孔斯基四个家族的生活为主要线索,恢弘地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俄国生活,构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作者歌颂了俄国人民抗击拿破仑入侵的英勇的气概,并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放置于战争这一特殊阶段,塑造出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小说中出现的四大家族以及和四大家族相关的贵族人物,被作者有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趋炎附势、投机取巧为代表的瓦西里家族,他们不顾祖国的安危,在国难之时仍沉湎于享乐之中;另一类则是以国家为重、勇于在危难关头为国家排忧解难,甚至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祖国献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东西。作者在赞美这一类贵族人物的同时,也不忘描写普通人物中的杰出代表,这些普通士兵在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牺牲、英勇果敢的高贵品质和那些身处高位却卑鄙胆小的贵族统治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战争”与“和平”这两个词则生动地展示了战争前后俄国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我读过许多的书,可从未读过以两个主题交织而成的作品,伟大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让我开了眼界。《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真是名副其实!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3

央视网消息: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在中国海军序列里,有一艘以“和平”命名的军舰,它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1年来,9次走出国门,累计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来看这艘“生命之舟”的无疆大爱。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吓了我一大跳,最重心衰一共分四级,她已经到三、四级边缘了。

2010年11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前往孟加拉国提供医疗服务。当地医院向船上医生求助,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即将早产,命悬一线。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很危险,氧饱和上不去,病人咳嗽,我一想,坏事了,肯定是肺水肿。

心脏衰竭,典型肺水肿,血压降低等一连串突发紧急状况,让一台常规剖宫产手术一波三折。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这一类心衰的,肺水肿粉红色的泡沫痰,我是第一次见。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操作,“和平方舟”号专家组从死神手里,夺回这一对母女。为了保证母女完全脱离危险,手术后,“和平方舟”号的医生们整整48小时,昼夜值班。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当我走出icu的时候,我说就觉得这阳光这么灿烂,你知道吗?我们两天没有见到太阳了。

一个2.3公斤的孟加拉国女婴就这样在中国医生的手中诞生了。孩子父亲当场为孩子取名为“chin”,在孟加拉语里这是“中国”的意思,他希望女儿永远记住中国,记住“中国妈妈”。

“chin”在孟加拉国逐渐长大,她和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2013年和2017年,中国海军舰艇再访孟加拉,chin见到了为她接生的“中国妈妈”,感激不尽。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孙涛:这孩子确实跟中国人有不解之缘。我们在执行和谐使命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就播撒了无数的这种爱的种子,我相信这些爱的种子就是在很多年以后,他肯定是会开花结果的。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4

最近,我抽空闲时间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为了和平》。此片令我感触颇深,震撼心灵,惊天恸地,同泣鬼神。我正式开始对抗美援朝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行了一次深刻地思想政治教育。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新西兰等组成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共17国部队进行抗美援朝决战。当时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印度五个国家派遣了战地医疗队伍。

抗美援朝不是只为了朝鲜,而是为了保家卫国,全体中国人民彻底粉碎了侵略者武力进犯陈兵国门的尝试,打赢了这场战争。我们成功把敌人从鸭绿江的起点顶回了三八线,敌人企图占领全朝鲜之图谋未得逞!我方歼敌71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包括美军,韩军及“联合国军”中其他国家的军队。

抗美援朝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坚决捍卫祖国核心利益:我国决定帮助朝鲜,是在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和平努力解决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己的选择,是救邻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不仅稳定了局势,而且洗涮了百年倍受欺凌的屈辱史,一定程度上来说提升了中国后来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人等所有的敌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全体中国人民惹不起,是有血性的民族。

强大毅力是得胜之关键: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心理意志力的较量。面对残酷地血腥杀戮和严重破坏,中国政府没有选择退缩怕战,而是决定参战应强敌,战略决策英明。向世界展示了钢铁般的战争意志力,没有出现其消退的情况,让对手心服口服。

灵活运用战术因敌制胜:从实际情况当中具体正确分析形势,从而找出行动规律,理论切合客观现实,适应不断变化的`战争环境。不同的作战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段,因敌制胜。这是一场武器装备优劣空前悬殊的战争,我们更应该谨慎从事,实施正确科学的战争指导,不能盲目进行军事冒险,应该攻其不备和抓住其弱点,积极有效作为。

群众团结是战斗力根本: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收到了极大的成效。毛泽东就说过要依靠人民,前提是正确引导,就可以使他们围绕同一个目标自觉地展开行动。以弱胜强,最根本还是人的胜出。

这场战役必将彪炳史册,永世流芳!天佑中华!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5

二0二0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一九五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开国领袖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难,敌人强大,我军弱小的情况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让敌人惊恐万分。在重要的战役打出了万岁军38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取得军事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导的政治工作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政治优势成为我军致胜的战略优势。无数先烈、革命前辈们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贡献,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相同,我的父亲母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和平,抗击敌人,我为他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永远怀念他她们!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更要有这种大畏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概。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6

今日很荣幸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美术楼3208教室参加了集中学习,观看了名为《为了和平》的纪录片。中朝两国,一衣带水,俗同言通,同根同源。文化相通,自古以有,患难与共,抗击倭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英雄,吾辈楷模。

关于抗美援朝,我相信所有生长于60、75、80、90年代的人们都对这场战争记忆犹新,包括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但对于00后的我们,接触这些是始于语文课本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两天后,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回顾今晚看过的纪录片,脑海中浮现的也仅限于几个词汇和地名,比如上甘岭,比如长津湖,比如仁川登陆,比如立国之战……但我真正记在心里的,是在家与国之间,心爱之人与战斗胜利之间,选择了选择了胜利的“钢铁营长”曹玉海;是在战友双双而亡情况下抱起五公斤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一声巨响,杨根思与大山化为一体;是那个在烈火里永生的`26岁少年邱少云;是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的黄继光……

75余载,弹指一挥,战士已老,英雄已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兄弟阋墙,共御外辱。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7

?为了和平》是一部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战朝鲜70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片,内容要是通过采访老兵,回忆战争的全过程,让更多中国人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在南韩和美国的夹攻下,节节败退,美军越过三八线后,我国的东北地区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领导人毛泽东高瞻远瞩,在诸多将领反对出兵的情况下,及时出兵朝鲜,揭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拔,风头如刀面似割”,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极寒中,我国志愿军夜间行军,大雪满弓刀,用被冷得失去知觉的双腿,走在了美军先进的战车之前,有一个师为了伏击美军,伏在雪中一动不动,全师的人竟全部活活冻得壮烈牺牲了,成了那个时代最可爱雕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有这么一批英勇作战,不畏战死沙场的烈士,战争怎能不胜利?中华民族怎能不强大?黄继光用生命堵上枪口,九死不悔。邱少云“烈火焚烧若等闲”,毛岸英年仅二十八就马革裹尸。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魂归狼烟,亦不随波逐流,苟活人间。他们不屈不挠,壮心不已,在美军轰鸣的轰炸机下,发出自己壮烈强音。

在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些“把百姓的幸福作为自己最大幸福的人”,正是中华最坚实的栋梁。"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让我们随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高歌猛进,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园!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篇8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关于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最寒冷的冬天》。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

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我为总统先生精彩的修辞感到无比钦佩,我知道这就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战争策略的需要,然而这一暗示之后,那些将生命和青春都悉数交付给这些需要的美国士兵们有口难言的困厄与痛彻又有哪位总统先生会记得或知道。因为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战争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仅仅局限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的理解和揣摩,而对“战争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正是这些政治故事决定了交战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参考8篇相关文章:

为选择的路读后感8篇

为青春奋斗作文参考6篇

演讲稿和平范文6篇

与经典为友读后感精选8篇

和平演讲稿400模板6篇

为开展安全活动总结参考7篇

关于和平的演讲稿5篇

以青春为话题演讲稿参考7篇

学为个人优秀事迹材料参考7篇

以美为话题演讲稿参考6篇

为和平而战的观后感参考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9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