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1
小升初时就读到这本书了,第一次读时就被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吸引了,尤其是那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纯洁而又凄美的情。我对那本小说的第一印象就是气势恢宏,这本书号称“百万字长篇巨著"又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巨著,足足有四五百页,我一口气的读了下去。
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因不满于贫困的现状而去独闯社会的事情,最终孙少安成为了双水村与东拉河一带最有声望的农民企业家,而孙少平成功的闯入了公家门,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他们的妹妹孙兰香成功的考上了当时全国重点大学——北方工大。
首先这本畅销出的第一处亮点在于路遥先生善用景物描写,几乎每篇开头都有景物描写去渲染气氛,用平凡而又朴素的语言讲述出一个又一个精彩而又美好的故事。第二,细读本书的人发现这本书的主人公孙少平深处煤矿之时,所说的也是煤矿的专业术语,在主人公的工作背景的转换下,语言也在不断地转换,尽显出路遥先生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这一点除了老舍,还有谁能做得到呢?
读到这本书时,我心生遗憾,因为是现代的人已经很少去品读经典了,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们在空余时间里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何不放下手机,去看那一本充满墨香的书籍,去细心品读一下曾经的经典,回忆那些记忆的遥远出的那些平凡的小事呢?现在的生活事业中充满着许许多多烦躁而又无意义的事情,文学作品与曾经的那些经典似乎也渐渐的没有人去品味,但愿人们会重拾书本,重品味这本《平凡的世界》,重品经典,但愿经典咏流传。
当我读到王安忆的黄土的儿子时,我才明白是的,用王安忆的话来讲:"这个世界原是由荒瘠的黄土凝成,绿地只是表面的装饰,这个世界的装饰越来越多,将真相深深地掩盖着,其实,破开绿地底下是黄土,风刮起黄土,底下还是黄土。〃或许黄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朴素但却是最珍贵的东西。
我不仅发出了一声感慨,路遥先生,您是真正的黄土的儿子!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2
十二年前,在宿舍一上铺的空床板上翻到了一本破书——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平凡的世界》。字小纸劣排版密,盗版无疑。一个暑假,我捧着这本山寨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十二年后,窝在沙发里,用三个晚上,看完了颜值爆表的电视剧版,感叹近几年从未完整看过一部电视剧的自己怎会有这样一份执着。忘了与原著有什么出入,依然沉浸在那样一个世界。
再次从《平凡的世界》里走一遭,有不同的观后感。年少懵懂,从书中只看到了苦难和坚韧,发誓要像少安一样去奋斗,满满的正能量。而立之年,经历了事业和家庭,被世事磨去了锐气锋芒,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有了更多角度去思考和认识。许是个人经历,许是性格使然,从中看到了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捉弄。
孙少安,注定要放下润叶才能成熟。因为爱情不相信贫穷,即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成熟起来的孙少安尤如一头公牛,背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还有对田福堂的约定,在黄土地上翻腾,终究闹出了名堂,和秀莲过上了好日子。看似一个圆满的结局,却以秀莲的突然倒下进而反转。孙少安,心灵和生活,注定孤独。
田润叶,为了爱情,敢于抗争,不顾一切,但终归寄人篱下。面对情感懦夫孙少安,一个柔弱女子只能选择屈从,和一个没有丁点好感的人结合,会是什么感觉?无法想象。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李向前遭遇被截肢,才终于换来了润叶的怜悯和同情,最后都转化为亲情,算是殊途同归吧。无关爱情,青春有憾。
孙少平,田晓霞,情投意合,意气风发。虽地位悬殊,但彼此欣赏,世间最美好的爱情不过如此。关键是小霞父亲田福军始终积极支持,看来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或多或少能弥补我们对少安娃和润叶姑娘的遗憾吧。但这份爱似乎让让老天也红了眼,注定孙家两穷小子攀不了高枝儿。少平和小霞,一个毁容,一个牺牲。两情相悦,却阴阳两隔。
……
每每观于斯、思于斯,不知不觉泪流满面。生活对于少安少平,苦难仿佛是他们的常态。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怯懦,始终积极乐观面对,化解了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看似解不开的结,生活也给予了他们回报。唯独让我解不开的'是,少安你面对润叶为什么怯懦了呢?有人说,成熟男人不应该相信爱情,话歪理不歪。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最后一幕,忍着失独之痛的田福军说,这片黄土地醒了!的确,一帆风顺不是生活常态,艰难困苦也不会始终跟随。面对双水村众多老百姓的期待,等待少安少平的,将是更大一个世界。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困难和挫折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但取决于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如果我们把它当作生活中的常态勇敢面对,或许,下一个路口就会有惊喜。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3
在今年春节的时候,我买了一套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之前看过改编的电视剧,但一直认为看书要比看电视剧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外表、内心,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以1975年到1985年间为背景,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农村城市社会生活巨大的历史性转变。以双水村农民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通过复杂的社会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读来更是令人荡气回肠。看完这部小说,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书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不甘为命运的安排,在沉重的生活下不放弃自己的人生价值,抛开命运的枷锁,自强不息创造新生活。
孙少安以一家长子的身份,扛起了家庭的重任,为了更好照顾这个家,放弃了自己的求学梦,放弃了自己青梅竹马的爱情,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过着一个真正农民的生活。这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即使饱尝生活的磨难,仍然始终怀揣梦想,向往光明的未来。随着社会的转变,勤劳致富的机遇来了,在那个年代人们大多就想着怎样将自己家的责任田种好,能够有饭吃、有衣穿就已经知足了,而孙少安无疑是具有一定前瞻性思维和发展眼光的。他在双水村里第一个建起了砖厂,并与同样吃苦耐劳的媳妇贺秀莲一起,带领村里的乡亲一起致富。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的劳动才能铸就。对于小说的结尾,贺秀莲重病的结局我还是满怀伤感的,伤感她刚刚要过上好日子了,但却未能享受的到。
小说中孙少平是个有志向的男孩,读书时他是班上的困难户,由于家境贫寒,常常为了一顿饭而感到自卑。少平是一个极为普通、极为平凡的人,他的生活其实很痛苦,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痛苦,他却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却超凡脱俗、从不贫瘠。毕业后他不甘于在农村而是带着青春的梦想,激励着自己一定要到外面“闯荡世界”,他先在城里做一名揽工的工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出卖自己力气挣钱,由刚开始的腼腆到后来的主动揽工,处处体现了少平是一个敢于吃苦、敢于面对、敢于突破、敢于创造新生活的人。虽然最终选择在煤矿工作,可能是他觉得那就是他体现人生价值的载体。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太需要孙少平这种甘于平凡而又超越自我的精神,大多数人(也包括我自己)都太安于现状,不去创造,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我们只有勤于学习思考,充满激情挑战,才能把生活中的暗淡变成辉煌,平庸变成高尚,使生命之树向更高的方向生成。
而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的爱情,从最初的相互爱慕发展到恋情,在整个恋爱过程中,少平都会因为各自的家庭悬殊,因为各自的社会身份,每次约会心里都会有些不安,总认为他们之间是有距离的,但他还是被晓霞的朴实、热情、真诚所打动。同样,晓霞从少平身上“发现了另外一种类型的同龄人”“一个对生活有着独特理解的人”。因此,少平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她十分钦佩的人物,使她在精神上、心灵上与孙少平贴得那样近、那样深。她们的爱情应该是那样的美好,直到少平兴致勃勃地去赴约时,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却因晓霞因公殉职而熄灭时,我不禁落泪了。相约的老地点,那个景物依旧,但人却不在了。少平剩下的只有心痛,这不是世俗的距离而是生死的无可奈何。我为少平的人生而感叹!
还有孙兰香这个小姑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为家里干活,特别懂事。她又很聪明,学习好,一次次因为家庭困难想要辍学,但最终还是在两个哥哥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及自己努力打工挣钱,考上了大学。她在这套书里虽然描述的不是很多,但也是我最佩服的人物之一。书中感人的地方很多,为当时那个社会的人物所感动,我经常读着读着就会潸然泪下。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看看《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常常拷问自己,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前进的方向在哪里,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4
暑假里拜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感想好多,我从中体会到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劳动者都是最幸福的。在这本书中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主人公孙少平。他的家很贫穷,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丙菜,但并没有抱怨这个世界带给他这么多的不公,他只是怀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里面包容了作者太多的写作功底和技巧。他对农村的热爱,对中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扬,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显现。他时刻能充满激情、充满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他虽然很穷,虽然没有地位,但凭借着坚毅与执着,用自身人格魅力征服和感动着身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
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我们就应该像孙少平那样,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卑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
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是平凡的,想一想人生就是那么短短的来去一瞬,与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索取,不如将我们平凡的人生付诸平凡的生活,或许这样子才是最为平凡最为真实也是最为幸福的感觉。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5
生活很多时候会让你觉得对做某一些事情本身就是无能为力,但是你还是要去经历去阅历拓展。改变自己,以更好的姿态和勇气去面对那些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成功,有些人会失败。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长大后发现这个世界不公平,后来发现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直到读到一本书——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后有种别样的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一篇长篇文集,内容以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城乡社会生活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教会了我们像孙少安一样去奋斗,像孙少平一样有尊严的活着,像润叶一样勇敢无畏,像田晓霞一样真诚。我个人觉得路遥先生讲述的平凡世界里,真正的好生活不是文艺,不是虚幻,不是活在别人想象中,而是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奋斗。
很多时候,命运给了我们同样的起点,却没把我们引向相同的方向。就像文中的孙少安和田润叶一样,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少安很爱润叶,还是放弃了润叶。不能和你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少安明白自己现在与润叶的现实差距:一个是村委书记的千金,一个是贫苦农民的孩子,一个在县里念书,一个只想撑扶起一贫如洗的家庭,两人的家境有天壤之别,在一起只会拖累她。
后来我们也不会忘了当润叶给少安表白信时,少安的心也是在颤抖的,尽管少安表现的眼里没有润叶,但我们却能感觉到少安的余光都有她。
人世间,有一些事情,你不清楚它美在哪里,忧伤又在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在哪里,犹豫在哪里,执着又在哪里,希望又在哪里,所以你不知道这是长大还是在逐渐老去,总之谁都没有谁比谁的生活容易。只是有的人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而有的人却默默地咬着牙,逼自己学会坚强,当断则断。
我想这平凡的世界上除了爱情,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你去闯荡,譬如你脚下泥济的路,还有你孜孜不倦的梦想,孙少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努力的活着,为了一个家,关于家,他没有一点点自私。我想他年轻时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很清楚的知道他不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而故事的结局总是花开两朵,又天各一方。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好书就像一位知己,虽未经历,但却感同身受。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6
时常在想,那些经久不衰的小说名著,是不是能比得过开在阳光下的鲜花,是不是能比得过山峰上停歇的老鹰,是不是能比得过珊瑚丛中那些贝壳里的珍珠?我不知道,但我要告诉所有爱读书的人,你一定要尝试着去读《平凡的世界》。
黄土高原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山村,几家不起眼的人,过着不起眼的生活,但又有谁能看出其中主要人物孙少平的不平凡之处呢?虽然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但却并不恃才傲物,相反的却表现的质朴无比。在那时,贫穷就像一把镰刀,收割了一批又一批人的意志。在那时的人们想的只有怎么活下去,为了自己的生命什么都可以放下,都可以抛弃,甚至是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立下过的誓言。它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使你的意志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消亡。失去了勇往直前的心,失去了温度的心,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之后,人就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留下的`只是一身皮囊。
亲情,友情,爱情,这三样交织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学会生活,懂得珍惜,才不会抱憾终生,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警示,看过了太多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贫穷富贵,苦难拼搏,世事的变迁,人性的改变,最后在自己的生命中剩下的只有平凡。
?平凡的世界》诉说着不平凡,在这复杂却又简单的世界中,普通人的一生,需要的仅仅只是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精神,需要执着的追求与渴望,学会在逆境中磨练心智,在失落中寻找坚强,战胜了自己便战胜了一切。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篇7
?平凡的世界》一书共有三本,就其厚度而言一定是我不愿意时时刻刻带着的,然而用kindle看无法感受到书籍本身的沉重感以及历史的厚重感,正因为叙述事情之广才有如此厚度。
今天终于把它看完,从开始阅读到读完跨越时间之长导致我对书中很多人物、事件已经记不清楚。为什么看这么久呢?一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但是偏向于行文轻快的言情小说,对于这种“稳重”的书籍不太感冒;二是未能坚持每天看,甚至第一本与第二三本脱节严重,忘记什么时候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本,只记得看完后多次到图书馆都未看到第二本,不愿意跳过,所以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看的。
放暑假以来,只有想着不能一早起来就玩手机才会拿起kindle看个一两章,期间还经常盯着进度条,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呢,今天看完却有种意犹未尽之感,总觉得不应该就这样就结局。但是如若接着写又能写什么呢?少平与金秀?不,他俩更像是兄妹,而和少平互相喜欢的晓xia已经在那场洪水中牺牲。
纵观全书,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少平无论在何种艰苦条件下dou依旧坚持阅读。不禁扪心自问,我有着比他好很多的条件,纸质书或者kindle,为什么没能坚持每天阅读呢?自诩喜爱阅读,看得最多的就是言情小说,正经的书籍却没看过多少,看过的大多也已经抛之脑后,实在惭愧。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