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常见的一种文体,通过写作读后感,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有价值,通过读后感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经常阅读书籍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好的途径,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扫除道的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扫除道的读后感篇1
在日本大阪大丸百货的早会上,一个清洁工正在指挥百货公司的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做扫除,他们首先打开所有的窗户,让自然的空气吹进来。然后把所有到期的食品和销售不好的商品全部下架,再把商品位置重新摆放,新选择的商品摆放位置是经过近期的销售数据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决定的。最后一个类似宗教仪式的行为开始了,他们把炒热的食盐洒在地上,过了三分钟,这些盐又被他们用吸尘器吸走了。
接下来,这个清洁工开始对大丸百货的灯光明暗,植物摆放,背景音乐和气味清新剂的使用做了一些调整。完成这些工作,他带着两个助手来到大丸百货的厕所,确信厕所的任何一处角落都可以明镜照人后,他亲自从马桶里舀出一杯水,喝了下去。
这个清洁工并非是大丸百货的员工,而是大丸百货请来的环境顾问,大丸百货每个小时要支付他20万日元的报酬,这个清洁工的名字叫舛田光洋,1969年出生在北海道,就是电影《非诚勿扰》的取景地,但是他的家乡除了美景之外显得有些寂寞了。19岁那年,舛田光洋从大学辍学只身来到东京闯荡,因为只是一个农二代的穷小子,他不得不从清洁工开始做起,白天时薪是900日元,晚上时薪有1400日元。年轻时舛田光洋的偶像是拿破仑希尔,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导师样的人物,通过出版激励大众。但是没想到清洁工的工作一干就是20年。
面对东京的诸多诱惑,年轻的舛田光洋曾经变得十分物欲,并且愤世嫉俗。一夜暴富的想法甚至把他驱赶到犯罪的边缘。父母为了让他能成熟安稳些,在家乡给他介绍了对象。结婚之后的舛田光洋并没能静下心来,每天经历自己和有钱人生活的对比让他对财富更加渴望,他微薄的收入无法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除了向朋友借债购买名牌衣服,他还两次通过借巨款去创业,但是因为急迫的心理和经验不足均以失败告终。
创业失败让舛田光洋一蹶不振,为了躲避债主他不得不四处搬家,妻子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选择了离婚。极端失落的舛田光洋从此每天宅在房间,很少出门,即使吃饭也是叫外卖,每个月还要父母定期汇钱维持基本生活。有一天他曾经的同事也是做清洁工作的朋友来看望他,发现舛田光洋蓬头垢面,胡子拉碴,俨然是一只住在狗屋里的猪,还有就是房间的味道让这个朋友转身逃走了。
第二天这个朋友带着清洁工具再次来到舛田光洋的家中,并且扔给了他一块抹布,让他一起打扫。就在打开窗户的一刹那,舛田光洋仿佛呼吸到了自己新的生命力,耀眼的阳光杀死了他心灵的病菌。虽然之前自己一直从事清洁工作,但是他十分厌恶鄙视自己的职业,工作的时候只做表面功夫,自己的房间也是十分杂乱。因为自己有作家梦,所以他有一个坚持读书的习惯,但是自己太浮躁了,读书也是囫囵吞枣。通过这次和朋友一起打扫自己的房间,舛田光洋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他欣然接受朋友的建议,重新回到清洁岗位。
重操旧业,舛田光洋没有了任何鄙视和厌恶的心情,他的心里装满了感激和感动,工作的时候变得一丝不苟。每天回家之后也要把自己的房间彻底打扫后才继续读书。慢慢地他开始能够偿还债务,并且因为自己的勤奋与好学,有一个姑娘十分欣赏他并且与他结婚。他的生活开始进入正轨。
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亲身遭遇,舛田光洋发现他之前打扫过的个人家庭和企业环境中,凡是夫妻不和睦或者企业经营不善的都有很多卫生问题,那些家庭氛围良好以及企业经营优异的环境都非常整洁舒适。正巧此时他通过阅读知道了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的破窗理论,这个理论印证了环境卫生是一个地区治安现状的反映,环境对人的心理可以施加重大影响。纽约当局就曾经通过治理街头胡乱涂鸦成功降低了纽约的犯罪率。
还有麦当劳全球总裁查理贝尔的事迹也让舛田光洋引发思考,查理贝尔是麦当劳史上最年轻的全球ceo,他推出了麦咖啡和星巴克竞争,对麦当劳的全球店铺进行重新装修设计,完成了麦当劳的中兴大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麦当劳店里做清洁工,据称他打扫的厕所比其他店铺的柜台都干净,在成为麦当劳ceo之后,他还固定抽时间去麦当劳店铺门口迎客,亲自打扫卫生为员工做示范。他的经营口号就是“希望麦当劳的厕所比其他快餐店的厕所都干净”。
结合这些素材和自己的感悟,在妻子的帮助下,已经39岁的舛田光洋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扫除力》第一本书。在部分出版社不看好的情况下,首印六千册,三个月后奇迹般的火了,并被日本的许多明星追捧。他的书通过twitter和facebook得到广泛传播。很多企业主买来给自己的员工阅读。扫除当中是有着巨大的力量的,这个观点得到日本国民的认同。舛田光洋通过崭新的扫除方式,给扫除重新做了一次定义。所谓扫除力,就是通过清洁打扫的.体力修持,结合心怀感恩的冥想。把自己塑造成改变环境的角色,进而强大自己的内心和磁场,最终获得意想不到的运势和结果的一种力量。
日本日经新闻给予扫除力高度评价,称之为是重塑日本国民精神的一本书,成名之后的舛田光洋开始四处演讲,为此他还成立了扫除力研究会,自己担任会长职务,很多日本企业也邀请他去做环境顾问,文章开头的大丸百货就是其中之一。现在舛田光洋的理想是把扫除力推广到全世界,更希望有一个世界扫除日。近期《扫除力》第5本中文版图书《生意兴隆的扫除力》已经出版,无论想吸引顾客还是
扫除道的读后感篇2
键山秀三郎先生的著作《扫除道》一书风靡日本,并令扫除蔚然成风。扫除这件难登大雅之堂的事情,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让很多人慕名到键山秀三郎先生的公司去观摩学习,而键山先生的公司竟然也因为扫除而获得了凝聚力,公司风气为之一新,初读时实在令我愕然。
掩卷深思,键山秀三郎的扫除之所以能得“道”,是有它的道理和规律的。我想任何行业的人都应从中汲取营养。
键山秀三郎之所以能将扫除贯彻到底,和他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在童年贫苦的生活中,父母每天都将房间打扫一新,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键山秀三郎先生后来回忆说:“身处逆境的时候,把周围打扫干净,会给自己一种得救的感觉。”将周围打扫干净这件小事,给了困境中的人一点亮光和希望,如果不能马上摆脱危机,倒不如安安静静地做一些小事,并赋予它们意义。
那么扫除这一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究竟为何能获得巨大的力量呢?我想,那是因为键山秀三郎把扫除当成了一种仪式。有一句话说得颇有道理:“你的幸福不取决于你在做什么,而是取决于你做这件事情的方式。”键山秀三郎是如何扫除的呢?第一,他在扫除工具上花了很多心思,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例如我,如果换上一只崭新的笔,换上七彩的信笺,写字肯定会比平时漂亮几分。扫除也是如此,扫除工具一旦感觉使用不便,就要设法更换合适的,不能嫌麻烦,在扫除工具上下的功夫,会成为支撑扫除进行到底的力量。在键山先生公司里面,最显眼的地方,全部放着打扫工具。他们从不把打扫卫生的工具放在阴暗的角落,不会觉得很丢脸要把它们藏起来,而是存放得干净整洁,标识清楚,要做到任何人一看便知,都能马上使用,对工具的重视和准备是任何事情能够成功的基础,也体现出对这件事情重视与否。第二,无论一开始受到了怎样的非议,键山先生都没有放弃,哪怕所有员工都认为他应该去做总经理该做的事,而不是去当一个保洁。他努力想传达给大家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重视我们的环境,像清扫我们的心灵一样去清扫我们周边的环境。他坚持为他周围的人做这样一件事情,最终他的坚持换来了回报,当大家都认真对待一件事情时,那件事情就开始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收获,公司的集体意识得到提高,人际关系显著好转,面貌焕然一新。扫除教会人们体察入微,对身边的事,不再漠然,不会浮光掠影地度过每日,最终手中空空,常常心怀感恩。
这本书里面举了许多扫除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扫除带来的改变,其中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在yellowhat里面,所有的汽车每天都要清洗,每天清洗汽车可以减少事故率——只要汽车洗的干干净净的,首先自己开车时候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别的车看到你也会远离你,因为老远就看到你了。键山先生说,即便我们知道外面正正下雨,也要把车擦干净,因为我们要的是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要的是安全。
从这本书中,我不只看到了扫除带来的改变,我想,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赋予仪式感,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光芒,并最终照亮你的生活,例如烧菜,例如写字,例如每日问好。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小事组成的,对待小事草率,恰恰就是对待生活草率。
键山先生说,“百术不如一清”。你会各种各样的招,你会各种各样的手段,你不如把一个东西弄得干干净净。你有各种各样的才能,各种各样的期待,你不如把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
扫除道的读后感篇3
今天读了舛田光洋的书《扫除力》,来写一个读后感。
1、房间状态是你内心的写照
书中说,你所居住的房间就像你自己。换句话说,能够反映你内心状态的,就是你的房间。
不得不说,上面的这两句话,恰恰说到我的心里去了。环顾一下自己的房间(整间屋子一片凌乱),正好与我内心既不满足现状而又无能为的心理状态相对应。
房间,是一面镜子,恰当的折射出了我的内心的混乱;房间里的脏乱,是我内心混乱的状态向外在物质世界一种延伸。
2、房间脏乱造成的不幸
书中说,房间整洁的人幸福会越发加倍,而房间脏乱的人则会进一步不幸,这就如同“物以类聚”这个规律。
这句话说的也在量。你内心的反映,会造成房间的一种状态(或整洁,或脏乱),而房间的整洁或脏乱的环境又会形成一定的磁场,吸引与你所散发的能量性质相同的物质。
如果对被污损的物品放任不管的话,就会产生负面的磁场,积聚某种潜在的负能量,从而不断招来一些不好的事情。
就比如说,我有一双袜子没有洗,可能有另一条裤子我也不愿意洗,可能进一步我连碗也不想刷,房间大概会一步步走向脏乱的状态。
3、运用“扫除力”改变房间的脏乱状态
整洁的房间自然会让人心旷神怡,脏乱的房间则不会让人觉得很舒服。
脏乱的房间相当于“负面磁场空间”,当你在这个空间走过时,在某一瞬间你会意识到房间的脏乱状态,与此同时房间的脏乱状态也会很微妙的感染到你当下心情。由于房间脏乱状态的影响,你可能会进一步吸收并放大内心潜在的负面能量。
在脏乱的房间时间久了,无论你读过多少励志的书,或者是如何设法吸收正面能量,都可能不起作用,都可能让你干劲不足。
然而,要想改变这一困境,确是很简单的:要想去除潜在的负面能量,只要打扫房间就能做到。扫除能够改变周围的状况,能够解决问题。
作者(舛田光洋)把这种通过扫除而实现的改变环境与人生的神奇力量命名为“扫除力”。
4、实施扫除力的五个步骤
扫除力的具体实现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即“换气”、“丢弃”、“去污”、“整理”以及重塑平衡磁场的“撒盐”。
通过“通风”驱除房间中蕴含着负面能量的凝滞的空气。要想去除这些负面能量,你必须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每天尽量通风一次。
通过“丢弃”垃圾、没用的物品等告别过去,实现重生。需要“丢弃”的物品中,毫无疑问包括垃圾、废品等,然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抛弃那些除生活所需物品之外的所有物品。另外,“丢弃”其实是重塑自我,而将此间不需要的因素逐一舍弃的行为。对于“现在”来说,将日常生活中夺走你能量的东西丢弃。对于“过去”来说,将过去的回忆丢掉;过去的你是“奖杯”,现在的你是“灰尘”,还有前女友或前男友的照片、信笺、礼物等等。对于“未来”来说,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丢弃;或许什么时候,可能会有时间将其制作成册的新闻剪报。积存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就无法接近光明的未来。过去的成败喜悲,一路走过的人生,房间里积累的磁场……何不把这一切重新归零试试看呢?
通过“去污”解除你的心结。如果你的房间里明显布满灰尘,并且很杂乱,那么你的内心一定很焦虑;如果你的浴室很脏,到处是霉迹和水垢,那么你一定内心疲惫,渴求身心的放松;这些“污渍”,清楚地反映出你的内心,折射出你目前所处的状态。解决它们,实施“去污”行动。
通过“整理”将物品整齐地归置到适当的场所,为你的房间增加了整洁感,使你原本该做的事情变得清晰而明确。每个物品都被分类存放在该放的地方,每个物品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位置,这种状态有助于调整磁场。
通过“撒盐”来完成整个磁场。自古以来盐就被用于去除污秽。这是最后的收尾工作,我们将用盐吸收剩余的负面能量。首先,要准备好粗盐;然后,将粗盐放在平底锅里炒5分钟,除去其中的水分;将盐冷却后散至房间各处,过后再用吸尘器吸走即可。
5、终结
你的房间反映了你的心理状态,甚至你的人生。那么,
请你,每天都扫出一片
整洁、清爽、明亮的空间,
哪怕只是一小片。
请你,将扫除力付诸实施,
你就一定能摆脱困境。
请你,一定要相信,
扫除具有神奇的魔力。
扫除道的读后感篇4
本书主要介绍了“扫除道”的实践方法及其力量,感觉和断舍离有点像。同时,本书还传授我们如何做到“凡事彻底”,帮助我们掌握化平凡为非凡的能力。
键山秀三郎是《扫除道》的创始人。他通过六十年如一日的践行扫除,公司的风气变的越来越好,员工的集体意识和配合度得到提高,人际关系也显著好转。作者认为,扫除能消除浮躁,清扫一个地方,就赋予了其生命,扫除者将受益于它。
扫除道有五大好处:
1、使人谦虚。
作者认为,为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谦虚。而实现谦虚的捷径是清扫厕所。他说,从未见过乐于扫除的人是个傲慢者。而那些坚持扫除的人,都变成了谦虚的人。谦虚的人,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人生。
2、让人成为有心人。
成为有心人,需要敏锐的觉察力。作者说,厕所扫除能提升人的觉察力,让你成为有心人。打扫中,关注每个细节、步骤的操作,有助于培养细腻的感知力,有助于推动所做之事井然有序地进行。
3、孕育感动。
作者说,有感动才叫人生。一个人聪明、有钱、出自名校,也许会让人佩服,但无法让人感动。而放低身段打扫厕所,则是孕育感动最好的实践。同时,他也说,要想收获感动,并不限于扫除。只要全力做好身边小事,也能收获感动,并感动他人。
4、萌生感恩。
人不是因为幸福才感恩,而是因为感恩才幸福。作者说,通过打扫厕所,能锻炼人丰富的感受,让人懂得感恩细小事物。感恩细小事物的人,会人为地缩小痛苦和烦恼。反之,不能感恩细小事物的人,则会人为地放大痛苦和烦恼。
5、磨砺心性。
厕所清扫,能让人的心灵变美。作者认为,扫除时,人不可能一边打扫,一边思考怎么骗人害人。尤其是把一间脏厕所打扫干净时,人的心灵也会变得纯净。人心纯净了,就更容易看清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人,不会感到不安,不会自寻烦恼,心性也就得到了磨练提升。
扫除这件事,练的也是细心,耐心与敏锐体察之心,修的虚心,静心,恭敬感恩之心,如果全公司上下每个人都能做到无论尊卑贵贱,谁有时间谁有空就弯下腰扫厕所,洗车,这个团体必将是敬业的,和睦的,谦恭的,这样的公司也必将是干净的,有尊严的和值得信赖的了。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干净的环境”和“干净的心灵”。
扫除道的读后感篇5
第一次接触扫除道时,并不是从这本书开始的,而是多年前的网上一则新闻:在日本一家五星酒店,大堂经理带着记者参观刚刚打扫完的厕所时,直接拿起一个杯子,从马桶里舀出小半杯水喝了下去,记者当场就懵圈了。这就是这家五星酒店实施扫除道后的卫生标准。
其实,当我看到这则新闻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日本这个民族太变态了。当我读过《扫除道》后,才清楚这变态的背后,是键山秀三郎那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想要从一书本中学到些什么,莫过于亲身体验一下,我于是决定对自家的马桶来一次彻底地清扫。没有书中那种完备的各种扫除工具,但是刷子、抹布、清洁剂还是有的。从开始准备清扫,到彻底结束,大概用了三十分钟,这也许是我第一次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来清洁一只马桶。
和以前用刷子刷几下,十几秒钟就搞定的情况相比,这次我花了更长的时间,将整个马桶里里外外全部清洁了一遍。虽然达不到和刚买来时的一样,但是整个马桶却焕然一新。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儿子上厕所时都小心翼翼的,在方便完后,会主动用卫生纸将马桶口擦拭几遍,和以前有时小便完都不冲马桶的坏习惯相比,进步很多了!
这就是环境的改变,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键山秀三郎从清扫厕所这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做起,把扫除升华成一种道,从而获得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成就了大事。我们古人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警语。结合当前公司正在开展的现场管理提升活动,我们要从打扫排班室、操作室、工作现场开始,端正思想,把打扫卫生提升到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同的高度来贯彻执行。讲服从,令行禁止,认真把公司管理提升的工作目标,放在当前工作的重心位置,向现场要效益,用现场的提升来促进效益的提升。
键山秀三郎的成功,除了把小事做好,还有就是坚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慨并不是他天天把厕所打扫的多干净,而是他把打扫厕所这件事贯穿了他的一生,即使在他成功以后仍然在坚持。其实,结合公司现场管理提升目标,我们最应该抓住的也是这两个字——坚持。现场管理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而是贵在坚持。坚持也是奋斗的一种体现。讲奋斗,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要爱岗敬业,都要把现场管理工作当作自己的份内工作,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只有所有的员工把这种坚持转化为行动自觉,现场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最后,键山秀三郎还通过《扫除道》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细小事物的人,会人为地缩小痛苦和烦恼。反之,不能感恩细小事物的人,则会人为地放大痛苦和烦恼。”懂得感恩就会让人产生归属感,与其想想自己还缺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所拥有什么;与其想想自己不能做什么,不如多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接受他的全部,主动做事,常怀感恩之心,立足岗位作奉献。
其实,《扫除道》这本书,还有许多可以让我们汲取的营养,比如专注、用心、以身作则等等。之所以择取上面三个方面来细说,我觉得这和我们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三讲五心”——讲感恩、讲服从、讲奋斗,有不谋而合之处。一百个人读同一本书,有一百种见解,这是因为每个人心里所想的都不同。但无论你所想的是什么,只要我们能从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那就足够了!
扫除道的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