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选取个人感受最独特的点进行写作,才能让读后感更有价值,为了写好一篇有收藏价值的读后感,大家都要重点阐述个人的观点,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妞妞》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妞妞》读后感篇1
“磕着了,磕着了”这一串有节奏的童声,懦懦的,甜甜的,一下一下的敲击着自己的心,伴着的是阵阵绞痛。这是一个粉装玉琢的一岁半的小姑娘在生命的尽头向亲人做着的最后告别。
合上书,那个粉嫩的病床上的小女孩依旧浮现在脑海,迟迟不散。心里是痛,眼里是泪。
周国平将还未来的及付出的爱和深情全部倾注在《妞妞》这本书中,用一个父亲最质朴的言语倾诉着他那个在世间存活了十八个月的,身患癌症的女儿的点点滴滴,包括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怒,她超乎寻常的聪慧,她面对病症的无知无畏,她原先散发着奶香的温热的小身体,她最后被病魔折磨的黯淡无光的小模样,她留给人间的欢乐,她带往天堂的病痛……同时,书中真实地记述了拥有这样一个可爱却注定会夭折的孩子的父母要承担的凄苦、无奈、迟疑、委屈、愤怒、哀痛和绝望。
无法阻挡厄运发生的周国平看着小小的女儿遭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不知道妞妞刚开始的生命旅程将在哪一天走向尽头。别人习以为常的的光明在妞妞身上确是莫大的幸福,她那么热切而执拗的追逐光明,当她看见一团橘黄色的灯光时她会笑很久,妈妈说妞妞的眼睛像波斯猫,那是她心中世界上最美丽的猫;她在病痛的折磨下一遍遍喊着“磕着了”,那是她心中最疼的词汇,她不明白世界为什么总磕着她;当妞妞的肿瘤渐渐严重,她唯有哭来发泄痛楚,爸爸内心的不忍化作泪水夺眶而出时,妞妞边哭边说:爸爸疼,妞妞哭。
她在病痛下要求妈妈谈钢琴,听的入神时,疼痛也似乎随着悠扬的曲调飘散,在爸爸肩头沉入甜甜的梦想,迎接下一轮病痛的挑战;在妞妞即将离开人世的那些夜里,她躺在爸爸身边轻唤“爸爸”,爸爸也轻声应答,在苍茫人世间望着女儿还未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之花凋零,那是怎样令人揪心的痛楚。妞妞终究是在“磕着了”的呜咽声中走向那生命的尽头,摆脱了不公的命运带来的摧残,小小的安琪儿重新回到了天堂。“小妞妞,爸爸担心的是你那么弱小无助,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我们竟让你一个人出远门,你那双还没有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这份深深的担忧,深触我心,“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的周国平,那份对女儿的挚爱,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
“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么多时间做什么,也许时间只有一个用处,它会帮助我——是帮助我一天天向你走近。”再也不能看见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再也无法在阳光下快乐追逐,再也不能做在钢琴前像母亲那般美丽演奏,再也无法执笔像父亲那样倾诉。妞妞是获得了解脱还是失去了所有?
泪伴着纸张的一页页翻动不断滚动。为可怜的妞妞,也为苦命的父母。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场劫难,硬生生的拆散了本该洋溢浓郁幸福的家庭,无法想象是怎样的煎熬,在一年多漫长而又短暂的日子里,目睹襁褓中稚嫩的生命是怎样发源,又是怎样被死神一步步逼近,吞噬。父母无疑是伟大的,陪伴着的一年多的时光,相信是妞妞对这个世界最幸福的回忆。
世界上无处不在的是无意的伤害,让脆弱的生命防不胜防,只有珍惜每分每秒,珍惜每一次的美好时光,善待自己,呵护自己,才能让生命不会无声流逝,才能让精彩永久绽放。人生的结果对于每个人都一样,正因如此,生命才应牢牢被把握。
有一千个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那条理由胜过一千个理由,它是我对你的爱,感谢父母,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璀璨的世界,感谢生命,让我们懂得了把握和珍惜。努力前行,让自己的生命绽放最美丽的光彩。
《妞妞》读后感篇2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周国平的《妞妞》不是一本让人读后“潸然泪下”的书,而是一本让人“泪如泉涌”的书。“十一”期间到新华书店买书,站着随手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两页,眼泪就涌上来了。从某种程度而言,流泪是奢侈的,因为泪水可以涤荡人心的许多杂质;又或许父母之爱是一种本能,对生命的敬畏与珍爱也是一种本能,这种感情一旦被唤醒,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让人心疼。而在后来从头至尾的阅读中,我确实都被这种心疼揪痛着。
?妞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妞妞的父亲是个哲学家,母亲是个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虽有问题但感情新鲜别致。对于父母而言,妞妞无疑是一个天使,但这个天使来到人间十八个月后便被上帝召回。她徘徊在无可挽回的死亡的旅途上,却一路播洒欢笑。在此过程中,哲学家一直思考着生与死的重大问题,而小女人慢慢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母亲,三个人彼此依赖,彼此温暖,愈陷愈深……
如果说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命题,那么妞妞则是很早就直面的。她既是无知的,又是代表灵性的。她泡沫般的短暂一生,似乎专为承受苦痛而来,她生命的序曲同时也意味着终结。但她始终兴致勃勃地“呀呀”学语、学步、学看世界,不曾计较生命的一寸寸逝去,而是以童心拥抱每一寸获得;哲学家是代表父性的,小女人是代表母性的,他们看世界、看待生与死的角度和方式都不相同,他们沉沦的姿势也全然不同。妞妞夭折后,哲学家与小女人选择了分手,但妞妞永远是他们生命中的至痛,永远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每个生命都是偶然的,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有些生命是短暂的,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一书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与笑都是直击人心的,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也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书。本来很容易沾染的文人习气,因哲学的底子而显厚重;本来很容易出现的伤情、滥情,因情真意切和克制收敛的叙述方式而感人至深。
沉浸在书里的那几天,每天洗完脸照镜子的时候,我都会格外认真地端详自己的眼睛。我开始原谅它的近视,原谅它的单眼皮,原谅它的不亮不清澈,而格外感恩父母给予自己一对完好无损的瞳孔,因为没有什么比阻碍我与世界自由的视觉接触更为可怕。我想象着妞妞那黄色的“猫眼”长着丑陋而可怖的肿瘤,正渐渐往眼睛外面长,吞噬光明,继而吞噬妞妞可爱的美丽的娇小的生命……
十八个月,目睹一个生命从诞生到萎谢,经历悲剧的每一个幕次、每一处细节,体验大悲大喜。纵然那“喜”是卑微的、命运间歇性的赐予,也因此而尤显弥足珍贵。这出“将美撕毁给人看”的悲剧,自始至终是那么完美地、也是令人心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剧中人物无论是妞妞、还是身为哲学家的父亲(作者)、小女人的母亲(雨儿),甚至配角阿珍等等,都无限深情地投入,决不懈怠其中任何一个细微处,哪怕如芥豆之微。虽哭笑不由人,但都全力以赴……
从前读陆幼青的《死亡日记》,读陶金的夫人追忆、悼念丈夫的书,都远远不可能有这样的震撼。比起《妞妞》,前两者多少是造作的——尽管这样说是对亡者的亵渎,请原谅我无意中的不敬。
《妞妞》读后感篇3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的散文,应该是他的那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了。他对女儿的那份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慨万分。
他的文字几乎都意韵深远、耐人寻味,而他对自己的女儿,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虽然妞妞永远的留在一岁半了,但在周国平和更多的人眼里她永不止留在一岁半而已。从妞妞的诞生到离开人世,从喜悦到悲伤,他似乎在这一刹那明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确,灾难是不可预知、无法避免的,而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幸福,对待生活充满希望。
看了这本书,似乎我也就像个隐形的天使一样,默默看着妞妞长大。不时为她高兴,不时为她悲伤,似乎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大人们那样,有了一种像父母一样的责任感。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送给人间的小小的礼物,在不知不觉中默默成长,然后在不知不觉中默默消失。死亡是无法避免,更无法逃避的,我们并不能因为难以逃避的事实就对自己放弃,而是应该去选择永远幸福下去。就像周国平对妞妞一样,虽然妞妞已经患上了癌症,但他并不因此对她放弃,任凭命运宰割,而确是用所有爱的光环去包围她,让她感觉到自己无论是生是死,都是幸福的。
人生的道路即漫长又短暂,面对失败也好,悲伤也好,无论怎样,都应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应自暴自弃,更不能选择逃避。因为幸福永远在我们身边,爱也永远在我们身边。
《妞妞》读后感篇4
?妞妞》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患眼癌的小女孩由生到死的过程。作者的女儿妞妞因为在妈妈怀孕期间照射了大量的x光,导致出生后患上了恶性眼底肿瘤。令人可悲的是,这疾病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放弃治疗,让妞妞早早的夭折,要么接受治疗,让她在经受手术、失明、癌症复发等痛苦后在青少年时期夭折,作者在这种艰难选择中,最后妞妞还是走了,她仅仅活了562天。
在这一年多漫长而又短暂的日子里,作者亲眼目睹了死神与女儿妞妞之间的一场较量,目睹它是如何慢慢地一日一日吞噬了这个稚嫩可爱的新生命。书中的妞妞甚至还没有学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癌症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这三个字。对,她还太小了,不可能知道那时是肿瘤正凶猛地向头部和身体扩散,她认定她总是会被什么东西磕着。但是她知道:“爸爸疼,妞妞哭。”,她的聪明,她的懂事,往往都会令我心中一阵刺痛。
生命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到来,但有时又会在意料之外逝去。活着就是一种奇迹,我们能够平安的来到这个世界,并且健康的活着,已经是多么不容易啊!在经历了一次痛苦的遭遇后,我对此深信不疑。
就在前两天我怀着重在参与的心情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五千米项目,身体的不适加上酷热的天气,我还是勉强跑完了,即使拿到了第五的名次,但是直至今日可能包括以后,我都在无比后悔这个决定。在跑完比赛之前,我对死亡没有一丝丝概念,但是那一刻确实有一种濒临死亡的恐惧感和窒息感,周围同学的喊声似乎离我很远很远,眼前也显得那么空旷。大脑清醒后,我的记忆也只停留在最后两圈的时候,我是怎么跑完最后两圈的,是怎么到达终点的,是怎么走出操场的,过后我一直在努力的回想,但是那将近一个小时仍然在我脑子里是一片空白。
待身体所有的不适感消失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父母。我甚至有想过如果我不在了,他们会不会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即使平时跟父亲的关系很冷淡,但在那一刻,不可否认的是,我是深深明白他对我的爱的,好像突然间就理解他了,无论他做了什么,那都是在爱我的基础上,因为我是他的女儿,唯一的女儿。
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过他们,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没有变化,但是只有我明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妞妞》读后感篇5
机缘巧合,让我读到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这本书。读完有种精神被剥离的感觉,读的过程就是心灵不断被感动的过程;有泪,但潜意识里的残存的理智,控制着不让泪流下。
周国平说,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也 最悲惨的故事,不能不写。妞妞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诊 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 促的一生。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下了妞妞的可爱和可 怜,夫妻二人在死亡阴影笼罩下抚育女儿的爱哀交加 的心境,在摇篮旁兼墓畔的思考。
妞妞的'死,无意中促成了作者思想的变动,哲学 上的形而上指导他摆脱这苦难!他清楚的写到:我写 下这一切,因为我必须卸下在心头的太重的思念,继 续生活下去!他接着说,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 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 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 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作者这样解释道:所 以,你不做选择,选择被拖延下来了。你给这种拖延找 到了一个表达,叫做顺其自然。这当然是自欺,因为不做选择已经是一种选择。那就没什么说的!如果把一 切都称之为命运,那是不能接受的,像作者的遭遇以 此开导自己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小生命给他的印象太 深,让他重新思考了许多事,得到了最美丽的答案!
不要以为自己很好,也不要以为你对别人做到了很好,当你离开或别人离开你时,才知道在一块时你做 的很不好。生命的交集或许仅此一个点,更别说同心 圆了!那么多的偶然,导致了妞妞身患绝症,作者思前 想后,一次又一次地责备自己,梦中的美好补偿换不回 现实的光明永存!那些所谓的功大师、佛法高深者、医 学博士可恶可憎可恨!个人的悲剧说到底还是社会的 悲剧。
面对社会悲剧,我们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 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 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 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 场里的观众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 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的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之为观众为历史上的上帝或良心!我一直觉得,有一个未知似知的结果在等待,你大概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想做的是修正方向,以向期盼的方向 去。
我一直以为最高的对手是善于沉默的人,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有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顾虑。我们终于发现,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是人类的命运。是在最后,我们终于体验到,孤独中的孤独的灵魂是我们的温存!
《妞妞》读后感篇6
读完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我不由得为这个被命运开了个玩笑的弱小的生命感到悲痛不已。
妞妞,是一个极为漂亮的小娃娃,却因为母亲雨儿怀胎时一次意外的感冒而患上了癌症,并且是长在眼底的,这导致妞妞变成了一个盲人。但妞妞在病难中却犹如逆风蹁跹的蝴蝶一般,无论病多么严重,仍然纯真地笑对一切。可是无论如何的纯真、如何的乐观,也难以随挡死神的脚步的逼近。终于,死神在她仅一岁半时,让她含笑而亡。
命运向是个小生命,这个小家庭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命运是多么残忍啊,竟舍得让一个无的小生命在仍未绽放手几彩时便从这个世界走出。不过,我却佩服于妞妞的坚强、勇敢。
你难以想象,一个小孩在不到一岁时,先是饱经癌症在眼中肆意地扩张,犹如一根扎在眼中的针。她每笑一下,眼睛便会有铭心的刺痛。可她不屈服啊!她仍然坚持着笑,即使是癌细胞吞噬着她的眼,笑容里满是纯真。
当正常的婴儿已经能看见事物时,她的眼里却只剩下了一丝细弱的光芒。她不哭,不闹,
只是在看见光芒时变得兴高采烈,还给光芒取名为亮亮。如果没有癌症,没有来自命运的提弄,这该是多么纯洁,美好的一幕啊!
两经磨难,最终在磨难中离去,这是多么悲惨。可是因妞姐的纯真无邪,这个悲惨的故事也添上几分柔和。
反观我们,在肉体上我们比妞妞幸福的不知多少倍,我们却因为点鸡毛草蒜皮的小事整日气火攻心,这是因为什么?难道不是我们褪去了那份初心吗?妞妞有初心,她带着微笑离开;我们没有了初心,我们整日让心灵烦躁。初心,没有夏季的酷暑,冬季的刺骨,有的仅是春天那能让万物复苏的温暖。世道易变,初心难寻。学习妞妞的初心,怀有小朋友的初心,用初心对抗这邪恶不堪的命运枷索吧!
《妞妞》读后感篇7
喜欢周国平是多年前缘于观看了那本《人生哲思语编》,觉得他对于各种人生百象的诠释很耐看耐读,稍加关注,知道其另有本《妞妞》也很受欢迎,但一直没找着机会看。不久前,一人前往图书馆里找书看,在一排排的书架中,一眼就瞥见了《妞妞》,象是久违的朋友,毫无顾虑拿起,登记完借回家。原本以为《妞妞》是一个父亲写女儿的传记,应该是一本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幸福味的书籍,却不曾想让每一位读者们读得悲痛连连、泪流满面。“在读者们看来这始终是一本书,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座坟墓,一座父亲用双手亲手给女儿垒起来的坟墓”,作为作者的周国平如是说。43岁初为人父,但幼小的女儿却又在满月前一天被检查出患有绝症,医生断定活不过二岁,从幸福的顶端摔下直至灾难的底端,这样的苦难不是每一个人能经受得住的。
一边享受着与女儿在一起的幸福瞬间,感受着小生命在一天天的变化,一边却又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承受的心理煎熬,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位父亲的满满的爱和深深的无奈,宁做平庸的父亲,也不做什么伟大的哲学家。《妞妞》一书写于女儿去世十周年,在我看来,在整本书中始终能嗅出,回忆中带着忧伤,追念中又掺着甜蜜的味道,一路看来,让看书的人也始终跟着作者的情绪上下起伏,尤其是看到癌症末期病情加剧的最后日子,饱爱病痛折磨的妞妞顽强的挣扎在父亲怀里,每当疼痛来袭的时候,小妞妞的那句“磕着了,磕着了。”时时萦绕在耳边,直叫人泪如雨下、欲罢不能。同情年幼的小妞妞,却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坚强。
反过来一想,由此书不难发现周国平是位什么样的人,只有心境明朗,看透人生得失的强者,才得以在人生灾难后仍以从容面对种种。跟这样的苦难相比,工作生活中的得失、委屈、不平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所拥有的最为平凡和简单的幸福。
《妞妞》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笨兔子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