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认真仔细把文章读懂吃透,读后感的特点就是概括下书里的内容,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顿船长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顿船长读后感篇1
放暑假了,终于有很多时间可以看妈妈给我买的课外书了。这两天我看的是一本科幻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主要内容是讲一位叫格兰特的船长,他曾带着他的儿女去远航,后来在一次航行中格兰特的船遇上了风浪后失去了消息。一位航海家——”邓肯号“的船长格里那凡先生,在一条鲨鱼的肚子里得到了一个漂流瓶,里面有格兰特写的信,可是信已被海水泡得不完整了。格里那凡先生决定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一起去寻找失踪的船长。
他们的航程很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走过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到过毛利人和印地安人的部落,见到了许多奇怪的事,还遇上了最恐怖的食人族,整整环绕了地球一周。船上的人们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本书开始看起来挺费劲的,妈妈以为我读不下去,可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因为我喜欢书里的人物,从勇敢的格里那凡爵士,聪明机敏的玛丽与罗伯特、像妈妈一样温柔的海伦夫人,到粗心大意的地理学家雅克·巴加内尔,每个人都很有意思,吸引我一直读下去。我要向书中这些人学习,做一件事就要有始有终。今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事情上,都要这样去要求自己,不管有多困难,都要努力地去完成。
顿船长读后感篇2
今年寒假,我读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一生共创作了80多部作品,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书中讲述了格雷凡爵士偶然在鲨鱼的腹中发现了一个漂流瓶,瓶中有格兰特船长留下的求救信。由于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的歧视,竟然拒绝出海搜救。于是,爵士决定偕同妻子海伦、表兄麦克少校、船长约翰、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波尔以及船员们,驾驶着“邓肯”号去搜寻格兰特船长。巴黎地理学会秘书雅格因为粗心搭错了船,成了船上的新成员。这只救援队在无法完全解读求救信的情况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开始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冒险旅行。
救援队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地球一周。一路上的经历充满着荆棘与危险:火山喷发、地震、群狼、暴雨、洪水、劫匪、食人族……一个个困难,一道道阻碍,无时无刻不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他们以无比的坚毅和勇气,战胜艰难。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所有人员都成功返回苏格兰,约翰和玛丽在古老的圣孟哥教堂里结婚;麦克少校的表妹阿若贝拉小姐爱上了雅克,两人举行了婚礼;格兰特船长重回祖国后,全苏格兰人都庆祝他,他的儿子罗伯尔后来和他一样做了海员,并且在爵士的支持下,为实现在太平洋建立一个苏格兰移民区的计划而努力。
合上书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本书的名字叫做《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为什么通篇的重要描写并不在女儿玛丽和儿子罗波尔身上而是格雷凡爵士、麦克少校、地理学家雅格这些人物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浏览了关于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从苏格兰当时的国情和国家局势来看,苏格兰人民需要为祖国去寻找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让苏格兰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一路上苏格兰人民骁勇善战、不畏艰险,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勇敢和顽强的精神正是苏格兰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原来,他们所有人都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他们是继承了格兰特精神的苏格兰人。
心中的疑问被解开,再次回忆着那一幕幕的惊险,我想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勇于克服苦难和艰难险阻的态度,这种态度应该传递给我的孩子们,我想象着他们讲着这个动人的故事,想象着他们会有怎样的的深刻体验,想象着他们也能打开书细细的品读……
顿船长读后感篇3
杨圣洁
它是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凡尔纳笔下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对世界地理,航海水文、自然知识进行了精确的描写,更是永不过时的经典。《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让我有幸拜读一番,让我的心跟随主人公激情而又振奋,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为了目标展现的毅力和勇气。
这是一个充满幻想且激励人心的传奇故事。游轮邓肯号在北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海峡进行处女航时,水手们在被捕的鲨鱼肚子里发现一个密封瓶,瓶中有三封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因为长期在水里浸泡,有些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它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船员们从信中得知:1862年6月7日,也就是两年前,不列颠尼亚号沉没了,这封求救信,正是不列颠尼亚号的船长格兰特发出的,于是邓肯号的船长格林那凡爵士率领着一伙人开启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环球旅行……
一路上险象环生,经历了大风大浪,生与死的考验,让格林那凡爵士想放弃,但就在当天夜里,格兰特的两个孩子凭着与父亲间神奇的感应听到了父亲的呼喊,最终大伙儿幸运而神奇地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故事的结尾是幸运的,但故事中为了救格兰特船长经历的一切是艰苦的。就比如《勇斗红狼》那一章。红狼是非常凶猛的野兽,格林那凡爵士偏偏受到了红狼的袭击,当时红狼已经把一行人团团围住,四周不断出现嗷呜——的吼叫声,完全不能跑出去,只有让一人骑马将狼群引开,这是危险又重要的一项巨任,骑马的人很可能会牺牲,危急时刻,只见一个身影窜上马背,一个孩子的声音在喊:原谅我吧,爵士!小罗伯特就飞也似的冲了出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罗伯特面对狼群临危惧,敢于用自己来换大家的安全。这种舍己为人,勇敢坚强,敢于牺牲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人要有勇气,才能迈开成长道路的第一步,勇气,如同是一种鼓励,是它在背后支撑着我们,给我们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正是它,让罗伯特敢于跃上了马背,正是它,能让人从不可能到可能。像《勇斗红狼》这样的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一次次的困难,一旦坚持过去,就会有成果,像书中经历无数困难找到了格兰特船长一样。人活一辈子,最需要这种坎坷,回忆起来才会有度过坎坷的喜悦。
这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传递的精神却是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的,需要的。回想起以前,有哪件事不是通过勇气和毅力来完成的?没有坚定的信念,哪会有成功和喜悦?就比如备考,备考的每一天,都是由自己的坚持和对自己的信任来磨练成的。过程虽苦,可结局一定会甜。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有没有洗干净,只能一遍遍去洗,等拿到考卷,灯光亮了,你会发现,只要认真洗过,衣服就会光亮如新。
人,需要毅力和勇气。
顿船长读后感篇4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在书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对爸爸深深的爱使我震撼,感动……
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中,主要讲述了航海家哈利 . 格兰特遇难两年后的一天, “ 邓肯 ” 号的船长格里那凡爵士偶然发现了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格里那凡爵士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去寻找格兰特,在一路上他们以无穷无尽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无数艰难阻险。他们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环绕地球一周,经历了无数坎坷,战胜了千难万险,最后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救出了格兰特和两名船员。
老师们都常说,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会经历一些挫折,遇到一些困难,然而,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或许又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想克服困难不在于困难有多大,而是在于你对困难的态度。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可以低头,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的勇气,相信自己,成功已离你并不远。文中,罗伯尔和格兰特小姐,以他们的年龄,面对那么大的挑战,他们并没有退缩,用智慧救出了自己的父亲,而支撑这一切的,就是两个字——勇气。
读了这本书,我信心倍增。今后,我会勇敢地迎接困难,挑战,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若不断的放大困难,让困难把我们打倒,成功将会越来越远。我要学习文中的人物们,学习他们那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做一个勇敢的人,生活学习中的强者。
顿船长读后感篇5
面对两个孤儿乞求的眼神,手执一份语焉不详的破烂文书,如果你是一个航海家,你会心生怜悯,答应他们出海冒险吗?途中又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你呢?你许下的承诺会不会实现呢?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曲折、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苏格兰航海家格雷那万在海上拾得一份文书,得知大航海家格兰特尚在人世,在船长儿女罗伯特与玛丽的恳求下,驾“邓肯号”游艇出海寻找。他们横穿美洲,改道澳洲,当他们遇到格兰特船长的水手艾尔顿,却上了这个海盗的当。之后他们前往新西兰,又被食人族俘获,侥幸逃脱后,抓住了艾尔顿,并把他扔在荒岛悔过自新,结果巧遇格兰特,一起返回故乡。
读完此书,我感慨万分。作为一个勋爵,格雷那万拾到文书后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然而他为什么如此执著地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呢?而且经历多次失败,仍然不气馁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当得知罗伯特与玛丽无依无靠,母亲已死,父亲又生死未卜的惨状时,他不但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惜一切代价陪同他们去冒险,实现他们的心愿。这种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也因为这种无私的爱,帮助主人公每次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难关。爱,正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扪心自问,我们否拥有这种力量,以助人为乐为准则?在别人遇到难题时,我们可曾耐心地帮助他们,多少次看到别人摔倒时,我们可曾上前扶过他们一把?《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格雷那万的故事,让我明白了真诚关爱他人的人,肯定会得到人们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一个篱笆三个桩,世界需要热心肠,让我们以格雷那万勋爵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共建和谐社会。
顿船长读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