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朋友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一定有很多启示,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只有在认真分析了作品的内容后,我们才能写出有意义的观后感,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讲故事观后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篇1
黄文秀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看齐的榜样。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从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动力,就要以她为标杆,具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担当体现作为。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学一学她“团结人”的领导艺术。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同时,注重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心交人,让身边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要像她一样不忘初心,自觉为民造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装在心里,事事想着群众。奉献是党员干部最神圣的职责,党员干部就要始终心系群众,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领导干部怎么干?摆在面前的榜样就是黄文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也是干出来的。干部干事,应该以“为民”为初心,以“自律”为内省,以“实干”为要求,把党和人民事业当做矢志不渝的追求,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踏踏实实在基层扑下身子干实事,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创先争优,创造出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
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作文【5】
黄文秀的生命定格在了30周岁。6月16日晚,这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在驱车探查暴雨灾情时,所乘车辆被山洪卷走,不幸遇难。
20__年3月,黄文秀主动请缨到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的百坭村,472户中还有103户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达23%。
在黄文秀服务百坭村的1年多里,她帮助百坭村发展电商,将当地的砂糖桔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她为百坭村申请通屯的路灯项目,让村民走夜路不用再打手电筒;她挨家挨户走访全村建档立卡户,清晰地记录每一户的致贫原因。
这名来自百色市田阳县农村的姑娘家境十分困难,20__年,她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选择当一名定向选调生,回到广西基层时,她家刚刚脱贫。
在百坭村的驻村宿舍,记者看到黄文秀曾居住过的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除了床铺,仅有简易书架和电脑桌,桌上放着她下村时戴的草帽,书架上摆着两本她的驻村日记。这一年多来,黄文秀在驻村日记里记录着她对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也记录着她的每一步成长。
“从3月26日到现在,一共67天,我是我们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还不够勇敢。”
“20__年7月26日,我们村产业园的牌子一直在努力中,5个致富带头人也在培养中。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__年8月15日,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
百坭村村民班统茂曾是一名贫困户,在黄文秀的帮扶下,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告诉记者,百坭村那用屯种有300亩砂糖桔,之前因为疏于管理,产量一直上不去。黄文秀到村后,组织力量统一管护,20__年,那用屯砂糖桔产量大增,从20__年的年产6万斤增长到20__年的50多万斤。黄文秀又帮村民联系客商,并向上级部门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把村路修好以解决运输问题。20__年,共有8户人家的那用屯,有6户靠砂糖桔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黄文秀来到百坭村1年后,当地有88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7%。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百坭村被评为20__年度“乡风文明”红旗村。
6月22日上午,前来送别黄文秀的亲友和群众将百色市殡仪馆的告别大厅挤得满满当当。在鲜花翠柏中,黄文秀的骨灰盒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告别大厅中央悬挂着黄文秀的遗像,照片中她笑容灿烂。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篇2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读时不禁疑惑,仓颉创字而已,何以让天地恸哭、神鬼惊惧?张彦远这样解释:“造化不能藏起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现后,上天终于可以传达心意、记载秘密,所以感动得下粟雨;而文字由于有巫术,鬼怪再也不能隐秘,所以惊惧大哭。可见,当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化作最真实情感的文字时,它的震撼力将无以衡量。
蓦然想到,在这场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除了有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突击队员冲锋一线,也有大量文艺工作者坚守后方,真实书写,向社会和人民传递着共克时艰的信心力量。
我在后方战“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艺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没有白大褂、也没有绿军装,但是他们依然奋战一线,发挥耳目喉舌作用,用不灭的灯为战友们点亮归家的路,用如椽的笔撑起同志们疲惫的肩。他们牢记嘱托、响应号召,及时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客观记录前线点点滴滴,深入挖掘一线感人事迹。他们,用镜头定格感动,让我看到了“国士”南山眼中饱含的深情热泪;他们,用画笔描绘温暖,让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机战病魔的感人场景;他们,用各种各样方式,让我们看到一张张满是压痕的脸、一双双满是血丝的眼。他们用心书写着时代的精神图谱,精心创作着平民的英雄赞歌。
我在后方战“疫”,我为每一位奋战在前的朋友点赞。我们手虽不能相握,心却紧紧相连。您的“请战书”,您的“与妻信”,您在抗击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温情,都是我最朴质的创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这就是我的责任,虽然心里也有不舍,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缩。”我将始终坚守文艺初心,在这狂风骤雨中以笔战“疫”,记录感动、鼓舞士气,讴歌真英雄,传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战士致敬,向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说:在这个古老国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摇摆”。每一朵都那么渺小,当他们连成一片,风也要驻足,云也要致敬。这种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为伟力;这种精神自强不息,使困地发新芽。我在后方战“疫”,让我们一起用爱歌唱、以笔战斗,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篇3
从《十八洞村》到《扶贫路上》,从《英雄儿女》到《钟南山》,每一期的节目主题都与时代主旋律紧密结合,除了对新中国经典作品的演绎,更着力讲好新时代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对于这些有着真实原型人物的故事,在影视化、综艺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艺术与真实的平衡,亦是节目组在创作中面对的一大挑战。
两季以来,《故事里的中国》一直坚持从创作者、亲历者与演绎者出发,多视角叙事,在真实与艺术的相互糅合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才得以呈现。
在最新播出的《钟南山》中,节目通过传记作者叶依,钟院士的秘书苏越明、学生张挪富、长子钟惟德等多重视角,具象刻画了钟南山在不同角色身份下的人物形象。话剧舞台刚好借由苏越明秘书的视角,通过演绎他跟随钟院士赶赴武汉的所见所感,讲述钟院士两次逆行出征的英雄壮举和热血人生。当颇有年代感的照片报纸、密密麻麻的行程表,以及从未面世过的视频相继出现在荧幕上,加上创新舞台的逼真演绎,观众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钟南山院士。
而在《英雄儿女》中,节目组则是邀请了电影编剧之一毛烽先生的女儿毛白鸽女士,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四位长者,以及“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烈士的孙子赵新民先生一起讲述“英雄女儿”的故事。
“把在朝鲜战场上这些经历融入到剧本里,这就是最好的创作经验。”《英雄儿女》编剧之一毛烽先生的女儿毛白鸽女士告诉大家,正是武兆堤的这句话使得她父亲决定参与《英雄儿女》的剧本创作。在节目中,毛白鸽以创作者后代的身份,分享了这一作品幕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王成这一人物的塑造过程、《英雄儿女》这一片名的来源等等,让观众对于《英雄儿女》这部影片有更多的背景认知。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在内容主题上与时代相呼应,取材于当下最火热、最鲜活的人物形象或者中国故事,在创造上着力体现了人物的精神基点、人性亮点和情感的爆点。更重要的是,在多重视角的塑造下,节目真正做到了在艺术与真实之间保持最大化平衡,从而使得作品拥有了直抵人心的艺术真实。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篇4
1920xx年,叶连平出生于山东青岛。1940年随父亲到上海进光夏中学读初中。18岁时,他随父亲到南京进入到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我的英语底子就是在美国大使馆打杂时磨出来的。在大使馆工作的三年零六个月里,叶连平认识了司徒雷登、巴特沃斯,也见过宋子文、孙科、白崇禧等公众人物,还跟宋美龄握过手。1949年后,叶连平同几位居民合伙开办了夜校,开始做扫盲工作,后来在江苏南京的琅琊路小学一直工作到1955年。1965年,叶连平辗转来到安徽和县。1978年,因为人员调动,卜陈学校一个毕业班连续一个月没有人上课。有人推荐了叶连平,已经50岁的他重回热爱的讲台。初中不能组织晚自习,他就把40个孩子按照自然村分成五个组,打着煤油灯,一个星期到村里五天辅导孩子学习。他带的第一届毕业班,11人考上中专,比另一个班多9个。发现孩子们成绩下滑,他就会上门家访。
1991年,63岁的叶连平退休了。那天,叶连平捧着教材、参考书,还有两个省下的黑板擦,交到教导处,久久没有走出来,趴在桌子上哭得不像样,一秘.1mi.一秘net他舍不得那三尺讲台,不愿意离开他的学生。
退休后,他几乎一天没歇,附近小学有老师请假,都找他代课,短则几天,长则三年,哪有需要,喊一声就去了。我失去的太多了,怕来不及补偿。整整20xx年啊。现在就想拼命干,能补一点是一点。
长期的教学中,叶连平独创了四步教学法。叶老师的授课方法,一般在黑板上分成四块,即病句、辨析、新单词、语法。程雨秋今年读九年级,六年级时,她来这里补过英语。
程雨秋父亲早逝,母亲打工。今年9月,叶连平让程雨秋在他家里吃午饭。我刚开始觉得很尴尬,但时间久了觉得叶老师就像爷爷一样,我也就自然了一些。到现在,我开始有了家的感觉。程雨秋告诉记者,我六年级的时候,英语很差,经常不及格。妈妈把我送到叶老师的英语补习班来补课,因为叶老师从来不收任何费用。今年我初三了,英语考了139分。
到卜陈村工作生活40年,连同退休后的20xx年来,叶连平教过的学生有1000多名,村民们对他都有着说不出的喜爱和尊敬。57岁的村民曹法银一家三代都是叶连平的学生,叶老师一毛钱都没收过。有时候我们感觉不过意,把家里鸡下的蛋给他,他都不肯收。
曾有人问叶连平,为什么退休了不好好享福?我这样就非常幸福。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是享福,都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叶连平说。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篇5
他的故事远不止一架飞机,他用一生的时间见证和书写了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顾诵芬今天获得了20__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顾诵芬和飞机的缘分始于青春。小时候去燕京大学工作的父亲搬到了当时的北平。日军轰炸中国29军北平营地的记忆至今清晰——满天压得人睁不开眼睛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投下的炸弹看得一清二楚,玻璃窗被冲击波震碎。那时,顾诵芬便立志要保卫中国的蓝天,将来不再受外国侵略,早早地把航空报国的梦想埋在心里。
小学毕业后,顾诵芬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就读。他一直对飞机模型感兴趣,父亲也从上海开明书店买了一批关于航模制作的书。梦想和兴趣坚定了他的方向。高中毕业时,顾诵芬报考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都被录取了。最后,他选择上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大学四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养成了严谨的科研习惯,学会了探究方法。大二时,顾诵芬修读了航空工程系教授季文美先生开设的两门基础课。在课堂上,季先生只突出基本概念,联系工程实际,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运算、寻找解决方案。这些训练为顾诵芬将来成为工程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九四九年下半年,国防建设急需理工见长的大学生,不少优秀的交大学生投身于国家工业建设,顾诵芬也登上北上火车投身航空事业。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使用的飞机几乎都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制造的,只能原样复制,对设计原理一无所知。那时顾诵芬已经意识到,模仿而不是自己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中,我们没有任何主动权。
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首要任务是设计中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教练机歼1,顾诵芬担任气动组组长。没有任何指导和参考文献,经验、技术和设备材料极其匮乏,但他展示了交通大学的技能,一点一点地解决了问题。
当时没有复印机,就买了描绘纸,三角板,曲线板描绘,花了一个星期基本解决原理问题;后来医务所废针管的不锈钢细头焊接在铜管上,然后用薄铁皮做整流罩做风洞实验。在这样一个贫穷的环境下,经过两年的发展,歼1首飞成功。
从那以后,他先后参与了歼教-1.初教-6.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并肩负起歼8和歼8ⅱ总设计师的重任,在那些特殊的岁月里,顾诵芬和同事们克服了巨大的压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歼8战斗机首飞,但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振动强烈。为了找出问题,作为一名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非专业人士,顾诵芬不顾危险和他人劝阻,三次乘坐歼教六,跟随歼8飞行,直接跟随试验飞机观察气流。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过载,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抖震的问题。1985年7月,歼8全天候设计定型,同年10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
1986年后,离开飞机设计岗位的顾诵芬将主要精力转移到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上,促进了国产大型飞机的发展。他努力推动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建立。顾诵芬在参加运-20试飞评审时,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直肠癌的症状,身体极其虚弱。但在后来的手术住院期间,他还叮嘱资料室给他送外文书刊,看到重要资料甚至翻译好,供学生和年轻技术人员阅读。
多年来,他仍然关心母校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时,作为特班班主任,为首届36名硕士生开设了第一课。他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航天科技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型飞机出版工程》主编。此外,顾诵芬还积极参与思源校友年度捐赠项目,为校园建设和帮助学生慷慨解囊。
如今,这位风华正茂的航空英雄经常出现在办公室或会议室。他仍然活跃在第一线,关心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篇6
今年农历元宵节前后,我看到了电网退休女工王娅用生命之光点亮寒门学子求学之路的感人事迹,这深深震撼了我。王娅三十年如一日热心公益、捐资助学,用一生的默默付出,诠释了无私的真正含义,用真诚的信念和行动展现了电网人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在王娅的事迹中,最打动我的就是她勤俭持家、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在她身上,待人待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自己,她极为节俭,使用自制竹竿输液、吃饭最爱吃白水煮菜,生活极为简朴;对他人,她不仅坚持30余年帮扶贫困学子,甚至生前就捐出了唯一的住房、死后更是捐出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无私奉献到了极致。
学习了王娅的先进事迹,我将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更大的热情奉献服务他人。奉献是电力人共有的特质,体现在我们全力做好供电保障、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上。
我是电网企业的一名基层班组负责人,负责天津市红桥、南开、西青三区20__余千米的电缆安全运行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王娅“三十年做好一件事”的执着与毅力转化为坚守本职岗位的责任与担当,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方面,持之以恒做好日常巡视和保电工作,充分发挥身为“全国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做好“传帮带”工作,将自己30余年来积累的“宝年电缆线路运行维护法”等电缆巡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将“腿勤、嘴勤、眼勤,动脑筋、想办法”的工作精神传承给新一代电网人。
讲故事观后感作文6篇相关文章:
★ 故事类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