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我们语文成绩中占分最高的一项,学习写好一篇作文,个人的语文成绩都能大大的提升,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节日风俗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节日风俗作文篇1
六一国际儿童节终于来了,今天学校要开展活动了——淘宝节和班级活动展示。更令人兴奋的是老师说还可以带零食,教室里一阵吹呼声。
当天,我们下去给一年级新少先队员系完红领巾,看完几个节目后就开始陶宝节了。淘宝节时,人山人海,随便进一家店铺都能把你挤成一块人肉饼,瞧了一圈就买了一只2元钱的假蛇,正好看到了刘瑶、张桐菲,我走上去说:“给你们看个东西。”“啥子东西?”刘瑶一边说一边走过来。我看时机成熟了就拿出橡皮蛇。”啊——”刘瑶被吓得灵魂出窍。我笑得前仰后翻,等她缓过神来,我早已逃之夭夭了。之后,我买了一个迷宫和三包磁力棒,由于没钱了,我就上楼去玩了,玩了几十分钟后,我从阳台看见全校都在集合,我叫他们也去集合,可他们说:“来不及了,下去干嘛呢?"最后,我下去了,在最后几十秒到达。
没下去的都被惩罚了,真是不听楚渝言,吃亏在眼前呀!下午开始表演,大概30分钟就演完了,老师开始让我们吃!零!食!耶!于是吃零食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真美味!”“好香!”“真香!”这些声音最多。零食虽然没吃完,但击鼓传花要开始了,不一会儿,老师说:“有没有同学自愿表演节目?”我举起了手,”到你音乐就停。”老师说,于是花就真停在我手上,我拿上五子棋选择王楒嘉与我比试,这一比试不要紧,却让我遇见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比赛进入白热化,我下了一颗“备用棋”,我本来是乱下这颗棋的,结果——我赢了,全靠“备用棋”。真是小举动,大变化呀!
这次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很开心,因为我淘到了喜欢的东西,吃到了可口的零食,下了一盘高手与大神的棋,(因为我更胜一筹),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小动作,大变化。日后我不能忽略弱小的力量!
节日风俗作文篇2
今天早晨,我被“啪啪”的声音惊醒,睁开眼睛看,原来是妈妈用泡泡糖来诱惑我起床呢!我一下子坐了起来,这才发现床前床后全都是泡泡糖,我一拍脑袋才想起:今天是泡泡糖节!
牙不用刷了,嚼一块水蜜桃味的泡泡糖,嘴里的脏东西已经被粘了个干净。今天的早餐十分特别,是一块可乐味的泡泡糖三明治加一杯香草味的牛奶。我抓起三明治放在嘴里使劲地嚼了嚼,可真香啊!吃完了早餐,妈妈神秘地对我说:“我今天不送你上学,你得自己去,ok?”我爽快地回答:“ok!”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开始后悔答应妈妈了,自己去学校,书包太沉了。可在这时一道灵光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从裤子口袋里摸出十来个泡泡糖,一把全放到了嘴里,用力地嚼了嚼,吹出了一个超大的泡泡,我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一阵风吹来,我的泡泡球在街上跳了起来,大街上原本一片欢声笑语,一见我在泡泡里跳着走路,全都惊呆了!
我在泡泡里跳来跳去,泡泡就像一张自动的跳床,不出5分钟,我已经站在了学校的大门口,我漫步走到了教室,我的天那!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窗户、地板、讲台、黑板全都是泡泡糖做的,我来到自己的桌子前,坐在泡泡糖凳子上,上面软软的,如同铺了一层棉花。上语文课了,老师讲的是怎么把泡泡糖吹得又大又圆。一个同学还没把泡泡糖的泡泡灭掉,另一个同学却已经开始吹泡泡,不好,两个泡泡粘在了一起,我们急忙拉两个同学,教室瞬间就变成了拔河比赛的赛场。我们拔呀拔,大家都筋疲力尽了,可泡泡糖却纹丝不动,他们俩只好化干戈为玉帛,互相配合。午休时间到了,他俩睡在两张邻床上,可是一个同学平躺睡不舒服,身子一侧,另一个同学就滚到地上摔了个狗啃泥,同学们看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啊!泡泡糖节,这么有趣,这么神奇,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节日!
节日风俗作文篇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漫天烟火,于元旦的黎明绽放,新的一年,在元旦之中开始。这是一年最新的开始,也是春天到来的前奏。元,谓之“首”;旦,谓之“日”;“元旦”意即“首日”。晋书云:“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元旦,正是最美好的开始。
但,元旦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去,传统文化的韵味,也渐渐消弭。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我们的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了,但也被冲淡了。在这个传统文化日渐消散的纪元,我们更为注意情人节的玫瑰,万圣节的南瓜与圣诞节的礼物,但我们忽视了端午节的粽子,元宵节的汤圆和重阳节的茱萸。我们更多地学习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更加现代,更加高大上;同时我们更“嫌弃”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不具有现代的风格。这种心态使得传统的元旦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传统文化的气息愈加淡薄。
但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文化也在受外国人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国汉字,中国功夫,他们甚至比我们还更欣赏中国的陶瓷,丝绸制品;当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的思想传播时,我们却认为这过于古旧有些迂腐;当外国人吃力地研读着《诗经》《周易》,我们却认为这已经被时代所遗弃,不必再像古人一样把这些奉为经典。
不可否认,在与外国文化的融合交流中,我们的文化接受了新的洗礼,我们的科技有了大幅的进步。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接受了外国的大量的科技成果;从曾经的小农经济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我们的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我们的进步不可小觑,但我们文化的流失更不可被轻视。
失落的元旦,何时再现繁华与热闹。
南怀瑾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注重自己的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将失落的元旦从记忆中找回来,才能在世界上做一个昂首挺胸,自信大方的中国人。
节日风俗作文篇4
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有独特、炫丽的一面,就好比过节吧!一家人团团圆圆聚集在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而这些节日也是我们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一段回忆。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经历了十二次的春节,十二次的端午节,十二次的元宵节……可就是在这么多的节日中,使我难以忘怀的节日还是除夕,除夕这个节日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就像一块磁铁,总是让我回味无穷。
除夕时节,家人团圆,满是欢声笑语。大街小巷里都挂满了红灯笼,红对联,可就是在这么喜庆的环境下,又能遇到多少人呢?他们是去哪里了?哦,原来都在自家的屋檐下,大人们有的包饺子,有的看春晚,有的就在小院里准备烟花的材料……而小孩们则成群结队的嬉戏。
而我家却是这样子的:奶奶和妈妈早早的就把饺子皮和饺子馅儿放在餐桌上,爷爷也把节目换到了春晚的节目上。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包饺子,看看春晚,聊聊天,乐融融的……
直到九点钟我们都聚在露天小院子里,等待着最振奋人心的烟花。
当时针指向九点时。我们犹如蜂鸟般的跑到了烟花旁,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点燃烟花的人。可是爸爸却说:“快!往后退,小心碰到烟花里的火药。”为了不惹爸爸生气,我们只好退回到离烟花五米之外的地方。爸爸说:“准备好了一……二……三!”之前说的一声。烟花从地上窜了出去,宛如一颗金色的流星。那炮在空中绕了一大圈后,他的一生叫你开来。简直就像是海里的鲸鱼喷出的水花。最后又有无数火花像蝴蝶一样落了下来。
烟花有红的也有绿的,有蓝的也有黄的,后来我点了“哧花”手上下左右的舞动着。亮光中画着“o”的符号。其他的烟花在我们的欢笑中点亮,我们回到房间里,我惊奇的发现每一个人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一年中不可能都是平凡的,总有一天是独特绚丽的一天,而这一天就是与家人团聚的一天。
节日风俗作文篇5
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到了,这让我想起了春节里习俗,例如祭灶、贴对联、包饺子、放炮等。
我喜欢的习俗是放炮。说起放炮,它还有个来历呢!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时候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样逃离村庄的时候,有位白发老人留了下来。当“年”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混身颤栗,再也不敢进村了。然后那位白发老人身披红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竟然仓惶而逃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今年,我买了许多许多鞭炮、擦炮、烟花、和大雷子。我可以尽情的燃放烟花爆竹了,让这一些永久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吧!
节日风俗作文篇6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我的家乡景色迷人、物产丰富、节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节、三月八日妇女节过节时也分外热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来到热闹非凡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过节时处处张灯结彩,人们还都要去参加灯会,等会里的灯成百上千,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工地,都会把他们的代表灯早早地挂到灯会上,让人们参观,人们参观后便来到旺火旁,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保佑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顺心如意。
随后,人们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脚尖碰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广场观看节目表演,人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十分热闹。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还要烦那个鞭炮,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每人拿着一支点燃的炮竹,兴高采烈[注: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地玩起来。每家每户都像办喜事一样,红火而美丽。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吃元宵,元宵圆圆的,里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来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着元宵,那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元宵象征着团圆、美好,也祝愿自己和家人永远团圆。
节日风俗作文篇7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春节习俗也各不相同。我们这个小村庄也有特有的春节习俗。
每逢大年初一的清早,村里的中年男人们有的聚在一起,有的单独行动,去给各家的老人拜年。听我爸爸说,超出约定的时间可还要“罚款”呢!各家的老人也都早早的起了床,准备好瓜子和烟。来迎接“客人”。到了邻居的家里,拜完年,会互相说祝福语,然后把烟和瓜子推来推去,再放几个炮。这画面谈不上壮观,但是春意盎然,其乐融融还是谈得上的。至少在城市里是绝对见不到这种场景的。这真是应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
初一初二满街走,但初三走亲戚的都不会很多,因为这一天都会给死去的亲人烧纸,好让他们也感受到过年的滋味。
节日风俗作文篇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说到端午节,我们就会想起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
据历史记载,屈原本为楚国重臣,但因他人陷害,被楚王流放。期间,秦楚两国交战,屈原回来后,楚王又不听他的劝阻,执意赴会议和,最终死在了秦国。屈原不愿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投江自尽,以身殉国。后来,人们将这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赛龙舟,食粽子,以祭屈原。
每到端午,江边可就热闹了,一群人围在江边,伸长了脖子,看着江上的人赛龙舟,边看边大声呼喊。只见江上一条条龙舟驶过,舟上的人们卖力地划桨,船头敲鼓的人狠狠地击鼓,激昂的鼓声振奋着正在划船的人们,动作整齐划一,节奏欢快铿锵,而岸边的观赛者呢,呐喊助威声连着鼓声热闹了两岸。
端午节不仅有热烈的龙舟赛,还有画额、吃粽子等习俗。画额,就是用雄黄酒在额头上画王字,希望能借猛虎以镇邪。粽子,那是每年端午节的必备食物。五月初五,这天吃饭时,谁家不是粽香四溢呢?粽子种类繁多,口感丰富,做法简单,最基本的做法是把洗净的糯米和蜜枣放在卷好的粽叶里,绑上细绳,放入锅中煮2—3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煮粽子时,看着棕叶从青绿色变成了灰褐色,我不禁问道:“这粽子怎么煮着煮着就黑了?”听完这句话,全家人都哈哈大笑。粽子煮煮熟后,一掀开锅盖,热气就扑面而来,空气中全是粽子的香味。我赶忙抓起一个,剥开粽叶,糯米和蜜枣融在了一起,在粽叶的包裹下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样子,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轻咬一口,糯米的软糯和蜜枣的甜味,足以让人大口大口地咬下去。
端午的习俗还有很多,但粽子的清香和龙舟的热闹,是最让人回味无穷的。
节日风俗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