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经验心得体会最新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反思心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制定合理的目标,为了让心得体会更具感染力,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情感与经历,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育儿经验心得体会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最新5篇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篇1

随着双减政策实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被释放,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双减政策是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减轻了家长孩子的负担,可是许多家长缺陷入新的焦虑中,家长会觉得孩子放学后不补课了,那总该学点什么呀,于是胡乱地给孩子报了一堆新的培训班,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基石。美国心理学家伯克曼说:“兴趣是人们行为的动力。”有了某种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充满热情地去发展这种行为。纵观举世瞩目的科学家的童年,如达尔文整日观察花鸟虫鱼,牛顿看苹果落地,爱迪生孵蛋的故事,诺贝尔对火药的着迷,就说明了他们从小对未知世界产生强烈的兴趣,推动着他们不断学习探索研究,说明了童年时代产生的兴趣导致一个人将来的成功。既然儿时的兴趣这么重要,又这么不易维持,父母们该如何去发现、挖掘、培育兴趣的幼苗,使之长成参天大树呢?

首先,给孩子时间、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些事物。比如参加一些活动(学校或社会的画画,表演,手工,体育),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擅长部分,当发现了这种兴趣亮点时,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造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的幼芽。在家里,家长也需要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需要设立界限,如看手机玩游戏等),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自律性,让孩子自己合理安排学习和做感兴趣的事情。

其次,尊重孩子的选择,对于兴趣爱好,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权,不要嘲笑贬低,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模仿、观察虫子,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让孩子自己做一些选择,让孩子体会到选择带来的快乐和体验。让他感受到决策产生的积极效果,增强自信,从而产生自主行动的动力。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建立目标。

第三,深入了解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并给予支持。父母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体验其中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有了快乐感,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多启发思考,少给现成答案,不断激发他的好奇心,推动他不断向前探索。

并不是所有的兴趣火花一定都能变成成功的播种机,但是,多发现一种兴趣,就多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多培养一种兴趣,就多一项生活的乐趣。作父母的应尽的责任,不是考虑这种兴趣幼芽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而是要以最大的努力去播种它、栽培它,使它尽量长成大树。

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做呢?答案是就家长需要更多地陪伴孩子。

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连续剧,每一天都在变化着,连续剧不看可以补,但是孩子的每一天是补不回的。陪着不等于陪伴,有质量的陪着才叫陪伴!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陪伴的质量!

如何做才是高质量陪伴呢?

第一:陪伴,不是简单的陪着,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就相当于没有陪伴;

第二: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发脾气;

第三:不要敷衍孩子,认知回答和回应,不要“好的”“知道了”“你真棒”去应付;

第四:不要去说教,说教不是,不要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第五: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第六:父母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关注,才能一起去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七:共同成长,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

如今“双减”政策之下,家长不能再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代替精力投入,在孩子成长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自我学习、互动沟通。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相处模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篇2

英国:让孩子有失败的经历和机会

孩子做某件事情失败了,在英国人的观念里,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者干脆直接包办,而是再多提供一次机会。比如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而非象不少中国的家长那样,直接自己动手干了。

美国:让孩子指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

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家务,让孩子有机会去做各种家务;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为自己的劳动而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加拿大:让孩子学会玩

在加拿大的家庭里,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也没有父母关于学习的喋喋不休,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孩子们能够整天的轻轻松松,能够有时间做游戏,玩玩具,在玩儿中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德国:让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认为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下一代人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孩子们会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从心里更加的爱你、依赖你、只能中你。

日本:让孩子独立自主

为了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立观念和能力,日本的家长会有意识的让孩子学会判断是非,从而做出选择,比如,孩子想要去买玩具,家长们事先会定出一些金额,让孩子自行决定去买什么,如果家里准备出去旅游,也会事先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

看了这些其他一些国家的做法,我们是不是该认真的反思一下我们的做法呢?对于众多的家长来说,他们抱怨学校的负担太重,抱怨这个社会太看重成绩,太注重结果,入托入学太难等等,这些现实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做家长的,就只能尽我们的所能,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放开我们曾经一直紧握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去走,自己去创。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篇3

说起男孩,很多人就会想到淘气和捣乱,的确男孩在精力方面会比较活跃,所以生活中总是会创造出各种“惊喜”,让家长手足无措。如果家里是两个男孩,那父母估计常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也是两个男宝的妈妈,和大多数妈妈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毕竟男孩长大后,需要面临和承担的社会家庭责任更多一些,所以要求父母更好的起到“人生第一粒纽扣”的作用。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我家两个男宝的。

一、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对于孩子的除了“言传”外,更要注意“身教”。父母的言谈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在孩子面前,父母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没有小事。好的父母表率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当两宝在专心做作业时,我不看电视,只做家务活或者看看书,写写教案,让他们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做作业前,会预定好完成时间,如果能提前完成,就可以打15分钟篮球。打篮球这件事交给爸爸,无论爸爸多忙,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中,毕竟男孩子的责任、独立、勇敢都离不开爸爸的陪伴。

二、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我认为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是比学业更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不仅从口头上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会感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比如一家人一起围着吃饭,身为家长,我们主动给长辈夹菜剩饭,说些暖心的话语,平时的这些小细节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在学习中,我会让他们学习和休息相结合,学习累了和他们适当的玩玩游戏,看看杂志或者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周末带他们出去亲近下大自然。我和两个儿子沟通就像朋友一样,很简单,也很快乐,两个孩子的性格有点内向,胆子也很小,他们有时候会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带到家里来说,我会肯定他们好的想法或者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三、构建互助互学的制衡

在日常学习中营造赶学比超的学习氛围,在完成作业及完成质量上相互监督、相互比较,哥哥适当引导弟弟,取长补短,甚至有时在游玩中也让他们互相提问互相参与,让他们在娱乐中成长。

当然,两个男孩间肯定也有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当有冲突发生时,我从不先插手,能让他们自己的解决的尽量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我会适当地给与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兄弟俩没有“隔夜仇”,解开矛盾就会自己和好了。

男孩要分得清主次,成绩固然是他们将来成功路上的敲门砖,但是内在的道德品质更加重要。尤其是家有两个男孩时,更要注重家长的暖心陪伴和行之有效的引导,让他们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成长。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篇4

1.互相尊重、平等交流。

现在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丰富,总是会时不时讲出你认为她不应该会理解的事情。和孩子交流,不能认为她不懂而敷衍了事,而是要认真对待她所关心和好奇的所有事情,互相尊重,平等地展开各种事务的交流。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孩子才有可能对你充满信任,进而便于沟通。“蹲下来看孩子”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只有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进而恰如其分地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

2.欣赏、培养自信。

对孩子从“不能”到“能”的变化要充分给予肯定,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为了孩子有更多的从“不能”到“能”的提高,要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多创造机会让她去参与,不必在乎失败的结果,尤要注重努力的过程,而在无数次努力的过程后,成功将是必然的结果,自信也将在此过程中建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课余,女儿每周要上一节舞蹈课。有一次,我透过舞蹈教室的窗户看到,一个“脚勾栏杆倒立”的动作,老师从喊“开始”开始,女儿就一直在努力翘腿,一直到结束,都没有翘上去,并且只有女儿一个人没有做好这个动作。下课的时候,看到她很失落地走出来,没有说话,我若无其事地和她聊天,还夸奖她上课很认真,很努力,以转移她的注意力。隔天,我和爱人带她到家附近的操场,在大家锻炼的地方凑巧有个和舞蹈教室栏杆高低差不多的杆子,就鼓励她手趴在地上,用脚用力勾上去,经过努力,还是不行,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在女儿惊恐的叫声中,她终于克服恐惧,用脚牢牢地构住了栏杆。有了这次的成功,再次到舞蹈课上,还没开始上课,女儿就一个人跑到教室里,很轻松地做出了这个动作,冲着教室窗外的我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3.适当督促、少些干预。

孩子贪玩是天性,但是家长督促也应适可而止,注意度的把握,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总是该到吃饭的时候,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喜洋洋”、“小魔仙”什么的,吃饭时候叫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慢吞吞地磨蹭。我女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初,我是一遍一遍地催,效果不佳,每每这种情况,都是以我发怒,责怪而告终。后来,我问她:“妈妈因为催你吃饭而怪你,你是不是很不开心?”她说:“是的”,“那我们规定时间,每次看动画片不要超过10分钟或者15分钟,你自己选择,可以吗?”女儿点头,当然她每次都是选择15分钟,并且认真告诉我时间到了提醒他,而她每次也都能很准时而不拖拉地关掉电视。这招很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与孩子之间的民主。

4.注重引导、及时纠偏。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期望她能自由发展,不愿意给她太多的负担,但是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老师和家长都是她的领航员,引导,及时纠偏,这样才有让她幸福、快乐、自信地体味人生的基础。在这里也举一个例子:女儿一天告诉我,“妈妈,班里有个小朋友说,我没有大裙子,我不能当女王陛下!她让我听她的,说她才是女王陛下!妈妈,你给我买个大裙子,我一定要把她比下去!”。说实在,可能是习惯原因,平日里给女儿买的衣服以休闲类型为主,还真是没有买个公主裙什么的,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的期盼和渴望。买条裙子不算什么,但是作为家长,我又不能在这时候,为此事给她买个公主裙,让她去和那个小朋友去炫耀。我想了想,告诉她“宝贝,你穿上大裙子,就成为女王陛下了吗?”女儿说“不是”,“那妈妈再问你,班里的那个小朋友穿着大裙子,她真的就是女王吗?”“不是,她还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对呀,你穿不穿大裙子,都是妈妈可爱的心肝宝贝,班里那个小朋友也一样,她也不是女王陛下,她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小宝贝!那么,你有必要穿上大裙子和那个小朋友比吗?”女儿好像思考了几秒钟,说“你说的也是!我明天会告诉那个小朋友的!”当然,这件事情之后,我还是给孩子买了一件漂亮的公主裙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而孩子穿这件裙子的想法很单纯!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篇5

培养孩子对学习、对阅读的兴趣,我们家长能做什么呢?

一、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

孩子都是有天赋的,有的小朋友数学好喜欢看书,有的小朋友语文好喜欢名著,有的小朋友爱运动,有的小朋友爱跳舞。

我平时观察到金澍禹最喜欢看的是科学类的书,从幼儿园开始他就显露出在这一方面的兴趣。我就投其所好带他去书店,他自己挑了一套《大英漫画百科全书》。这套书系统地介绍了很多类科学的初级知识,他知识面一下就铺开了。以后看到关于科学内容的书,比如《可怕的科学》,他就说:“这个观点我在《大英漫画》看到过”。他觉得里面很多知识我是知道的,让我看看这两套书说的一样不一样?好奇心驱使他停不下来地看书。这就完成了知识的重复、巩固。而且漫画变成了文字书。

任何兴趣的培养都应当是从孩子自己的选择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全情投入,效果事半功倍。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多一些体验的机会,比如参加各种体验课程,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二、多陪伴孩子一起学习、阅读

我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总喜欢和金澍禹一起坐在沙发上阅读,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让我自己也更有学习的动力,就好像给自己找到个学习伙伴。我想小朋友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喜欢读历史,金澍禹在我的影响下,也喜欢历史。我们在开车时候也经常一起听关于历史的书。他在学校里闯祸,我就说:“你就像项羽一样自大。”无需多言,他一下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糟糕。

金澍禹喜欢科学类的书,他看到不懂的问题还经常问我。但是科学知识太深奥我也不懂,我就当着他的面百度,他就发现了“百度”这个非常实用的学习工具。这也令他非常有安全感,好像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平时我也会虚心请教金澍禹我不懂的问题,请他给我分享他新学到的知识。这样做大大地激发了小朋友的成就感。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三、减少不必要的测试和任务

金澍禹读过很多的书,但我没有让孩子写过一篇读后感,或者像学校里一样背诵、抄写。因为学校里的精读是文字学习,这些是老师本身就会提供的训练。我没有那么专业,就不掺和了,只要泛读就可以了。我认为家庭还是以亲子沟通为主。不但关注孩子学业成长,也要关注孩子身心的成长。

四、没有给孩子物质奖励

这个可能有的家长不认同,觉得有目标孩子更有动力。

但是我认为找到了孩子的兴趣,应该是一种愉悦的探索体验。学习、阅读本来就是分内之事。孩子为了物质奖励去学习,那应该是在应付家长,而不会专注地去做这件事。学习如果不专注,效果肯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尝试回到第一条,陪孩子找到他感兴趣的事物。这里的学习不一定是阅读,可以是任何他感兴趣且积极的爱好。

当然,我会在孩子做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后给与奖励。比如:帮助别人做好事,比赛获得名次等。

最后,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信息:部在上个月发布了《家庭促进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了。“家庭”在法律中指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今后家庭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希望在坐的各位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兴趣培养的方案。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最新5篇相关文章:

分享工作经验和工作心得7篇

优秀学习经验演讲稿5篇

小学生分享经验演讲稿5篇

学生经验分享演讲稿7篇

关于作文经验的作文6篇

成功的经验作文7篇

经验演讲稿6篇

教孩子的经验演讲稿6篇

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稿范文6篇

课程心得体会最新5篇

育儿经验心得体会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