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定义是对学习或体验后的感悟与思考的总结,想提升写作质量,大家可以参考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春节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春节心得体会篇1
炮竹声声辞旧岁。在阵阵鞭炮声中,猪年到来了。在外为了家,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难道他们不想家吗?陈星一曲《望故乡》的歌,唱出了这些客居他乡的人们的心声!在这美好的时刻,他们也归来了,与父母一同过新年。
"曾经的我,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美丽。生活很自由,很潇洒,不受约束。可是,没有见过,哪能知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艰难啊?""苍天永远都是那么公平!决不会偏袒任何人的。在大人的眼中,我们这一代是何等的幸福啊!""对呀,我们确实是幸运的一代,但我们也是很可怜的一代。""社会赐予我们大好的学习机遇,却让我们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当时,我们好多同学对学习没了信心,认识不到社会的发展正向着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敞开着大门。"今天虽是一个和平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国家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学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倘若你无德、无知、无能,何以在社会上立足?
"既无学历,又无特长的人,只能够从事既繁重,待遇又低的工作。由此而演绎出的苦、泪、血的故事,有谁听,有谁知、有谁怜?再多的苦,再多的泪也能往肚里咽。
"在两年前,我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出去打工挣钱。让我白白地浪费了两年宝贵的学习时间,错过了继续提高、深造的机会。今天,我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遇,重新步入了学校。我应当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努力用功,让自己将来走上较理想的工作岗位。
他们还告诉我:"无论你在外多委屈,你都不能够流泪,你只能坚强,因为没有人会相信泪水,流泪只能证明你无能。生活是不会同情弱者的!"
当我离开他们家时,他们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今天,你既然有在校读书的这种机会就要努力把握住,否则等到像我们这样时,则为时晚矣!"
在回家的路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如千斤重。他们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扉,使我清醒,使我感悟:现在还不努力奋斗,充实自己,武装自己,锻炼自己,更待何时?
春节心得体会篇2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一度的春晚开播啦,每年看春晚是我们的传统活动,也是中国人庆祝除夕夜的习俗。一到大年三十晚上,我便会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边观看精彩的春晚节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晚不再局限于电视播出,还增加了网络春晚的播放的形式,这也体现了春晚的与时俱进,不断的根据大众观看习惯做出的改变。当然,每年春晚的节目都是受到大家关注,我依旧清晰记得上一年春晚震撼,无论是华丽的舞台、效果,还是精彩的语言类节目,这使得我记忆尤为深刻。
而今年的春晚也同样给我巨大的惊喜,看着舞蹈节目百花齐放、美美与共,古典舞、少数民族民俗舞、现当代舞等舞蹈创意十足,与上年不同的是,今年春晚的舞蹈类节目大幅度创新,在色彩安排上也满足视觉的感受,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各种舞蹈的魅力。
当然,春晚肯定是少不了语言节目,这可是春晚的一大看点,而我本人也最喜欢春晚的小品了。小品来源于生活,捕捉社会万千进步变化的'细微之处,反映了人们最真切的情感,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每次看小品,我和家人都会被里面剧情的逗笑,在笑完以后,我也会进行思考,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的是人民的幸福度不断提升,家家户户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我们常说春晚越来越不好看,其实春晚一直都有在创新,只是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消遣时间的电子产品,所以才会认为春晚不好看。春晚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回忆,即使每年观众的口味不断变化,可春晚剧组依旧顶着压力为大家带去欢笑,这样的春晚,谁会不喜欢呢?
春节心得体会篇3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的日子。我们一家要在这一天开始大扫除了。新年要有新气象!我们要花一下午的时间来大扫除。
姥姥先分配好每一个人的工作:我来拖地和擦门、哥哥来扫地和擦玻璃……我们干得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我们最终打动了一个“大懒虫”-爸爸。他睡了一会觉,又不好意思地起床了,他也去干活了。
我呢,首先要拖地,就拿起拖把,拎起一桶水,开始我的任务,我干得很认真,爸爸不停地夸我。过了一会儿,回头看看我的杰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地上都是脚印?我低头看看我的鞋,就一下明白了。原来我是从门口开始往里拖起的,拖干净的'地方,又被踩脏了。我只好再辛苦一下,吸取教训,把脚印拖掉,看起来做什么事都有窍门呀!下面该抹门了。我找来抹布,把门仔细地擦了一遍,发现还有一些胶布留下的印痕在门上,用抹布擦布擦不掉,只好用钢丝球来擦了,我终于把它擦干净了。
“傲依,快过来,把果盘再洗一下!”从厨房里传来姥姥的声音。啊!我正想休息呢!唉,只好再去干了。“这就去!我急忙说。我拿起抹布又去干了起来,忙了一下午,终于完成了我的任务。恩,我负责的地方还真干净!
我们一家人干了一下午,却换来了一个干净又整洁的家。真值!
春节心得体会篇4
“也许,你的武器只有手中一纸一笔。也许,你的战衣只有那薄薄一层。也许,你的工作只是统计分析汇总。但是,你一定要微笑着挺住,因为你就是人民心中的逆行英雄!”除夕夜,来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封书信获医疗圈点赞。信的作者是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苏佳。
对于苏佳来说,今年的春节显得有点特殊,因为他要和自己的400多名疾控同仁一起,坚守工作岗位,与肆虐的疫情打一场硬仗。
相比临床医护人员的冲锋陷阵,疾控人的付出可能有些“不显眼”,在全省86万医疗卫生健康从业者中间,疾控人仅占1万左右,然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却丝毫不亚于一线医者。从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的技术支撑,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队伍培训;从开展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到健康和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幕后英雄”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曾在传染病所奋战10年的“老兵”,苏佳对一线工作深有体会,“疾控人员随时都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实验室检测人员要直接接触送检标本,其中很多都呈阳性、浓度高、危险性大。而且,不管白天黑夜,标本何时送来,实验室人员都要第一时间检测、第一时间出结果。而在现场调查处置时,面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群,疾控人员需要付出的更多。”
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期间,一定要注意工作安全、消防安全、家人安全、自我安全。
春节心得体会篇5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我调查了春节的民风民俗,内容如下:
了解民风习俗,首先要弄清春节的来历: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
春节的民风民俗: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
拜年、走亲戚、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通过这一次的调查,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会倡导身边的人保护和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把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春节心得体会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鞭炮声中,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又即将开始。
每年的春节都是我最期待的节日,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拜访亲戚的时候还有红包收,而且在除夕的晚上还有我最喜欢看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年也不例外,在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开始前,我们一家人就守在电视机面前等待着了。
伴随着主持人那悦耳动听的祝福声,春节联欢晚会马上开始了。看着春晚的舞台上,那灯光璀璨,炫丽多彩的画面,让人感觉得到,是多么的喜庆与美好。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最让人难忘的,相对于以往的传统节目,加入了许多的新内容。预备充足的演员们都要把精心预备的节目一、一出现给大家,有阵容宏观的团体舞、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悦耳的合唱,还有耳目一新的杂技、
在舞台上,大型歌舞所展现出来的舞蹈语言与音乐语言十分丰富,也是非常的接地气和暖人心。看场面恢宏,那一个个舞蹈家们精湛的表演,真是让人看得应接不暇。这充满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节目表演,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美好,也更加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了。
在舞台上,新加入的节目内容,那是那么的气势磅礴啊,那是充分调动了科技新手段所打造的全方位的绚丽新景观呀,让现代化的高科技为春晚插上想象的翅膀,给观众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观众在节目的不断深入之中,共创共享神奇的文化空间。这不仅增强了台上台下、场内场外的互动,而且立体背景画面的飞速闪回、炫目转换,将全国人民的年度记忆形成令人难忘的艺术表达。
每年的春晚都会让我收获很多,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每一个节目背后都能衬托出这个传统节日的意义。我觉得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帮我们逐渐找回了年味的感觉。国为随着时代生活的节凑越来越快了,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渐渐忘记中国里的一些传统节日习俗了,而“春节联欢晚会”这一节目可以更好的帮我们寻回过年该有的氛围。而今年春晚将一如既往地在除夕夜陪伴阖家团圆的观众辞旧迎新、守岁纳福。
春节心得体会篇7
春节快到了,我们全家进行大扫除,妈妈把大扫除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一看,除了笤帚、拖布、吸尘器外刷马桶的、擦瓷砖的、各种洗涤剂,还真够专业的。随后,我们就开始分工。
首先,由爸爸把室内外用吸尘器吸一遍,然后再由妈妈开始做细致清扫。我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我的工作,因为我刚放寒假就想好计划了:一定要帮妈妈做家务事的,这下好了,机会终于来了!妈妈让我把她刷好的地方用水冲净,然后再由干净的抹布擦干,听到分工后我就开始跃跃欲试了。
分工完毕,我们就开始行动。只见爸爸拿着吸尘器上上下下非常敏捷地吸着室内的各个角落,没有多少时间整个屋子就吸干净了。然后妈妈就细致地清扫起来,她先用钢丝球把瓷砖一块儿块儿擦净,然后又用马桶刷把马桶刷干净,眼看着妈妈的工作就要完成了。我这边还是插不上手,我很着急,便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开始干我的活。妈妈笑着说:“我差点儿把你这小人儿给忘了,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你的工作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工作。我先用小盆儿接满了水,把妈妈刷好的地方用水冲净,然后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这工作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是很累,妈妈看出我的神情就让我去歇歇,但我看到妈妈的.辛劳,我还是继续干了下去。用了大半天的工夫终于把家打扫干净了。看着明亮的瓷砖儿,清清亮亮的马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这里也有我的劳动成果。
通过这次劳动,我才真正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我想等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不仅要对他们说:“新年好”,还要对他们发自肺腑地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爸爸妈妈!
春节心得体会篇8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记者卢羡婷、覃广华)狮舞,在中华大地传承千年,经久不衰。每年春节期间是舞狮最热闹的时候,城市乡村、景区庙会,不时可见雄狮闹新春的热烈场面。
在广西藤县和平镇白沙村400多年的古树下,村里的老老小小聚在一起祈福迎春。舞狮人早早来到这里,威严的狮桩阵一字摆开,好奇的村民昂头望向桩顶,想象着这将会是一场多么精彩的舞狮表演。
礼炮响、锣鼓鸣,一只只采青狮欢腾跳跃、辗转腾挪,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撒欢讨喜,引得围观的小朋友纷纷伸出小手触摸狮头的绒毛。
几个欢天喜地的互动节目过后,压台戏登场。由两位舞狮人扮演的雄狮纵身一跃,跳上高耸的狮桩阵。这组高桩由21个桩柱组成,桩面直径为38厘米,桩柱高在1.2米到2.5米之间,两桩之间最大跨度为1.8米。
狮头狮尾两人默契配合、行云流水,在高桩上表演着一系列高难度动作:“金狮倒挂”“绝壁采灵芝”“探峰攀崖”“独桩挟腰转体450°绝技”……惊险刺激而又出神入化的表演,引得观众连连拍手叫绝:“原来高桩上还可以这样舞狮!”
这是来自藤县禤洲龙狮团的表演。团长苏德威说,舞狮有着驱邪避害、吉祥纳福的寓意,春节前夕,狮团接到了海南、江苏、广东等地的邀请,现在团队大部分成员都在外演出。
禤洲舞狮为何如此受欢迎?时间回拨到19年前的那个夏天,禤洲舞狮队成就了一件改变整个县城未来发展以及中华舞狮文化格局的事情。
2004年7月,马来西亚第六届云顶世界狮王争霸战鸣锣开赛。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泥腿子”农民舞狮队,以一系列新奇、高难度动作夺得“东方狮王”美誉,第一次把中国舞狮队的名字刻在“云顶杯”上。
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位于珠江主干流浔江中那个叫禤洲的小岛上。岛上人口不多,却流传着舞狮的优良传统,小朋友们用箩筐当狮头、床单当狮袍、脸盆当锣鼓,就能呈献出精彩的舞狮表演。
20世纪末,正值黄飞鸿、方世玉等武侠人物的电影风靡之时,武术元素拨动了禤洲舞狮人的心弦,禤洲村村民邓明华等人在禤洲武术班的基础上成立了禤洲醒狮团,从蹲梅花桩开始,苦练学员基本功。很快,凭借高难度的舞狮动作,禤洲醒狮团打出了名气。
摘得“东方狮王”的美誉后,禤洲舞狮队开始频频受到国内、国际各种舞狮赛事的邀请。以年轻人为主力的禤洲舞狮队,活跃于上海、厦门、深圳、东莞等地。
禤洲舞狮队让整个县城沸腾了。原本舞狮在藤县就有着较高的群众参与度,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每个村屯都有舞狮队,有的村甚至有好几支。“云顶杯”折桂后,藤县再度掀起舞狮热潮。
从那以后,藤县狮舞以精湛的技艺闻名全国,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更好地传承发扬狮舞文化,拓宽人才培训渠道,藤县把舞狮与职业相结合,从2015年起,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增设主修狮舞技艺方面的运动训练专业,以校企合作模式,联合推动狮舞文化的发展。
梧州市藤县狮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合作企业之一,其创始人正是当年勇夺“东方狮王”称号时的狮头扮演者邓彬光。14岁的他就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的“神秘力量”,此后一直致力于推广狮舞文化。他的故事激励着年轻的藤县舞狮人。
周炳龙是藤县中等专业学校三年级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舞狮有着特殊的情结,入学后他开始接受专业狮舞训练,如今已在国内一些舞狮比赛中斩获不错的成绩。“刚开始训练高桩舞狮时心里很恐惧,也受过伤,但舞狮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强壮,见识更广,未来我想当教练,或是成立舞狮团,把藤县狮舞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藤县狮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仅派出教练全程负责舞狮班学生的专业课程,还出资建设龙狮扎作艺术馆,传授龙狮扎作技艺。
走进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扎作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型的狮头扎作品,雄狮惟妙惟肖,神气十足。平日里,学生们就是在这里制作出一套套精美的狮头狮袍和文创产品。
“学生们既可以接受专业舞狮训练,将来选择市场化就业,或继续深造,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扎作技术,将来从事文创等相关工作。”狮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祝盛清说。
到目前,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已培养了500多名狮舞人才,学校还与县内30多所初中和小学签订协议建立狮舞社团。全县已有10所中小学校设立了狮舞课程,每周安排不少于2节狮舞训练课。
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从民间传习到校园教学,藤县狮舞日渐走上正轨。藤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体育股股长孙泽说,近年来,藤县举办了世界狮王争霸赛、中国南狮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不断提升藤县狮舞影响力。每年夏天在禤洲举办的狮舞培训班,也吸引着不少海内外舞狮爱好者。目前藤县正着力打造狮舞人才培训基地,将东方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向世界展示。
编辑:邬嘉宏
来源:新华社
春节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