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不仅是个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团队合作的成果体现,养成写阶段性心得体会的规律,复盘反思就会成为成长路上的指南针,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图书馆的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篇1
刚进大学的时候,听一位学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在大学里没做过一次志愿者,那你的大学生活几乎是虚度了。也许这句话的表达有失偏颇,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大学生活方向的一个很好的指引。现在的大学与其说是一座精致的象牙塔,不如说是一个丰富的小社会,在这里,读书不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学生会、社团等组织都是你可以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而志愿者活动更是这个平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从大一到大三参加过许多次志愿活动。从大一刚来时我参加了首都国庆60周年城市志愿者,之后又参加了科技馆志愿者,大二时我参加了红星小学愿者支教,连续两个学期做图书馆志愿者。三年来,能够让我坚持做志愿活动的动力,就是---帮助别人,就是快乐的。
图书馆志愿活动,主要是协助图书馆管理员摆放书籍,整理的书籍的工作。它不需要支教提前准备课程,也不需要城市志愿者提前准备礼仪须知,只需要短短十几分钟的培训就能上岗工作。对每一类书籍的书目序号有序的排序并摆放整齐构成了工作的全部内容。
我每次去图书馆整理图书和书架,虽然感觉这种志愿活动比较简单也单调,但是每次完成任务后的感觉都很好,看着自己整理过的图书馆一角很有成就感,这样既给图书馆的老师们帮了忙而且还锻炼自己认真做事情的能力,也让自己在借书的时候养成好习惯,把看过的书籍放好,书架那么整齐也是志愿者认真劳动的成果啊。
在图书馆当志愿者的一个学期里,我了解到图书馆中的书籍的编号是如何编排的并且懂得了如何按照编号摆放好书籍。这对于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以前我在图书馆找自己想要的书时,即使我抄下了编号,我也很难找到我想要的书,原因是我不太懂得如何看书上的编号。往往我只能找到相应的书架,但找不到书。每次在工作结束后我都会待在图书馆中看看书,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图书馆志愿活动了。一学期的志愿工作让我感到摆放书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更需要周而复始的坚持和耐心。
我觉得,志愿者是一个双向的平台。比如奥运会的志愿者,我们举办如此盛大的一场全球性赛事,我们需要很多朋友自愿参与进来成为志愿者,为奥运会的各个场馆、各项比赛、各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这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离不开志愿者们的全心服务的,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不仅亲身感受以及参与了这次盛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比如交流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又能充实自己,使自己有所得,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我始终相信,无论你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做了,你就会有所收获。这也在我短短一学期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在图书馆做志愿者让我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态度。
对一种做事的态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志愿者是一个完全自主性的活动,你觉得扫描这种小事不值得做,你不来做了,没人会怪你,或者这个星期你不想来就不来了,也没人会怪你,但是,我认为志愿者绝对不是一个好听的名号,这三个字意味着你需要实实在在去做点事,也意味着你的信用的一个兑现,也许我们这些志愿者所做的事真的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谁又能说我们做的这些没有为图书馆的工作出到力呢?所以,我觉得只要以一种认真地态度来做志愿者的工作,就会认认真真的坚持下来的。
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里,我真切感受到了每一位志愿者们的热情,那不计报酬全心全意地信念,为图书馆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有同学问过我,现在课业6繁重,你做这志愿者岂不是浪费很多时间,这值得吗,而且没有报酬。
这让我想到三个字:志愿者。我所认为的志愿者,就是为他人付出且不求回报的人。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者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在做志愿者的同时,我虽然会失去些时间或者精力,但这样的体验去能给予我另一种快乐,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种精神的满足--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快乐,可是当我们索取快乐的同时也应想到怎样贡献我们的努力。加入志愿者不仅是光荣的,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能够加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提升自己的责任感。最后,感谢学院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每个人可以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祝愿图书馆的志愿者活动能越办越好,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篇2
从四月开始持续到现在的岗前实习将在七月初有个了结。截止目前,我已经先后在流通部、采编部、数图部、期刊部等部门实习过。通过本次岗前实习,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工作的了解,熟悉了今后的工作环境,认识了今后共事的同事,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实习,我体会到的主要感受如下:
1、图书馆就像一台机器,任何一个零件都不可或缺,只有各个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保证整个图书馆系统的顺畅运行。流通部与期刊部是图书馆面向用户服务的最直接的窗口,只有确保图书与期刊的不断更新与有序放置,才能保障用户的基本借阅需求。采编部负责着图书采购和编目工作,一方面根据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的发展采购大量新书,另一方面对采购的新书进行编目和审核,以便进行上架借阅。数图部为整个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网络系统的维护等承担重要责任,成为图书馆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图书馆的工作有时看似简单,但是简单的工作也需要潜心学习,甚至动动脑子想出更好的工作方法或是从中学习一些知识或是发现一些问题。旧书打包需要方法,更需要技巧,否则手被磨红了效果还不理想;图书上架不仅仅是单纯的按顺序插进图书,其实上架的过程也是一个熟悉排架结构、了解图书分类的过程;贴磁条、数据套录、典藏审核看似机械,但却在重复的工作中掌握规律和提高工作效率;同一旧期刊对应打包是一个一对一配对的繁复过程,更是一个考验你的处事能力的过程。
3、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我们的岗前实习计划按照馆里统一安排应该是从三月份就开始了,但是由于三月份是我们毕业论文送审前的关键时期,需要最后的修改完善,馆里根据这种情况准予了我三月份的假期。这让我非常感动,也亲身体验了馆里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当然也要谢谢馆领导的谅解。
4、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馆里五一组织的xx一日游活动。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我认识了更多的同事,同时也体验了图书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篇3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能爱孩子的人,她才能孩子。”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对学生无私的奉献。这种爱,不是出自于个人恩怨,而出自社会的需要、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作为一名教师,责任是多么重大。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著名的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家夏沔尊说:“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的爱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新时代的教师要注入新的师德内涵,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地强化师德。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篇4
这次是我参加青年志愿团以来组织的第一次实践,我们分了几个小组,我的组是去图书馆的二楼。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能拥有这样一次担任打扫图书馆的组长的机会。
期待已久的日子来了,大家都格外兴奋,就连集合都很兴致勃勃。看来大家并没有把这次实践当成一种任务,反而觉得是在游玩一样。虽然这样,但是我们也没有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抛于脑后。毕竟做实践是目的,增加实践的乐趣也是无妨的。
进入图书馆,我们分工合作,各就各位,拖地的拖地,抬水的抬水。由于今天是周末,来看书的人也比较少,但是我们的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大家。实践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能力,也有友谊。平时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之间很少来往,这也是个加深了解,促进友谊的大好机会。出门在外,虽然只是很近的地方,但也会和大家走得更近,也算是把大家团结起来了,因为此时此刻,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会做一样的事,会讨论,会提意见,但是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好实践活动。这样的感觉真好,因为我们不是一盘散沙,我们是一个集体,而这种念头会变强烈是因为我们在集体活动。
我觉得这种集体实践是必需的,我也蛮喜欢这样的活动。虽然不是可以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但是偶尔组织一次,也是很好的。
每一次的实践都是向社会走出一步,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置身于温巢中。要锻炼才有进步,学习固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书上的知识用于社会上去,学了也是徒劳。社会实践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以致用的平台,所以我们要珍惜,并且努力做好每一次社会实践。
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勇气。并且在这次实践中,我可以很好地融入集体,和大家一起愉快地完成任务,也加深了同学间的认识与友谊。因为有了这次作为基础,我相信我们以后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篇5
今天下午,在团支书的带领下,班内18位同学来到了校图书馆进行了一下午的社会实践,这次活动的是“文明读书、绿色读书、走进书香校园”其实是一次图书馆义务整理及读书调查活动。活动前,已经将任务分配给同学,具体活动流程及任务分配是这样的,首先安排同学打扫学校图书馆,包括拖地、扫地;之后根据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求安排同学义务整理图书,包括对图书按照编目和类型进行分类摆放,以及将散乱的书籍捆在一块集中放置;同时,在整理书本的同时安排同学自带工具,整理出有破损的书,然后对于有破损的书进行修复,此外,带好提前制作好书签,在阅读量比较的高的且书本比较破旧的图书内插入书签,倡导同学爱护书籍,另外准备好自制文明标语,张贴在图书馆墙上倡导同学文明阅读;其次,根据20__—20__读书借阅排行榜安排2名同学对排行靠前的文学院同学进行简单的采访,了解他们的读书习惯,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价值;同时,安排好同学对实践现场进行拍照、撰写通讯稿。
活动当天,同学们带着劳动工具来到图书馆,把图书馆全部都整理打扫了一遍,然后按照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把书本按照数目全部整理分类,再然后,图书馆管理人员给我找来了塑料绳子,让我们把图书馆所有堆在地上的书全部用绳子捆起来,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容易很轻松的事情,但是真正做起来会发现其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首先必须要把书堆齐,然后用绳子在书上捆十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书可以贝捆得很牢固。全部弄完之后,实践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再看看我们自己的手掌,已经被书上的油墨,地上的灰尘弄得全部变成黑色。
这次的社会实践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很充实,这次的实践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次的社会实践虽然只有18为同学参与,但是活动虽小,事情却并不少,打扫、理书、分类等等一系列事情却要求完美的团结协作能力,不然一下午的实践很难完成这些事情。同时,一下午的实践活动大家相处的很愉快,其实进入大学之后很少有机会可以和同学这样相处在一块,可能活动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累,但是没有一位同学抱怨,我想大家相处的愉快肯也是其中的理由之一吧。此外,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不容易,以前去图书馆借书、还书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把书本往旁边一放,自己也从来没有去注意过这些细节,但是这次活动的时候,我们把整个图书馆的书本全部整理排齐,学校的图书馆并不大,但是干完整个事情之后发现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手上已经全部变成黑色了,关键还有最底下的两排书架最难弄,整个人必须蹲着弯腰整理,完成之后真的是腰酸背痛,这也让我们平时要更加珍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
一下午的实践活动到尾声时,我们收拾工具,然后合了一张影,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告别之后,结束本次实践活动。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篇6
上个月得知自己有幸能去北大进修,激动之余掺杂着些许担忧,因为自己非科班出身,一切都显得那么外行,了解的专业知识也是少之又少,一是担心北大教授讲的课我听不懂,二是我们十五个人学成后还要向全馆汇报学习体会和收获。离开学校快十年了,虽然只有两周的时间,我们都十分珍惜这次走进校园的机会,尤其是走进中国最高学府的校园。
拿到培训日程安排时我很激动,因为有初景利老师的课,并且这些授课老师中我只听过初老师的报告。几个月前,初老师来他的母校东北师范大学做校友访谈,可以说有一番话改变了我,谈话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主持人问:“初老师,您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说点什么吗?”初老师说:“我从来都不玩游戏,也不打牌,但是我喜欢看电影,我觉得一个人在能拼命的时候一定不要虚度年华。”在台下的我开始思考了,为了不out,去年年底我买个智能手机,手机功能之强大让我远离了电脑,时下好玩的游戏我也装了一个,名叫天天酷跑,为了在游戏中能厉害一点,我每天登陆并且保证完成当天任务。在家看孩子的时候也玩,孩子睡了还玩,有时候孩子问我:“妈妈,你干什么呢?是不是玩游戏呢?”为了树立好妈妈的形象,我把游戏地点改在了洗手间,锁上门。听初老师这么一说,我醒悟了,当今图书馆界这么厉害的教授都这么拼命,我这一个小白人怎么能有理由再去虚度年华?于是当天家庭会议后,我卸载了天天酷跑,从此不再安装任何游戏。是初老师把正能量传递给了我,是初老师的一番话改变了我,更重要的是端正了我的态度。
短短的两周,我们既感受到了北京的热情,也感受到了来自北大和中图学会的热情。北京的热情是温度真的比长春高,每当从空调房里出来,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我是多么想加快步伐赶快到达目的地。北大的热情体现在一水的高水平北大教授授课,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们的悉心讲解,不仅满足了我们对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渴望,也让我们看到了图书馆学的未来,即便是一些担忧。来自中图学会的热情主要体现在中图学会秘书处的热情接待、合理安排日程以及胡京波老师的全程陪同。
这种致力于提升图书馆员专业素质的进修型培训非常适合当今中国图书馆的馆情,像我这样非科班出身,平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对外部门,一些根本无法触及的专业知识是我在这次进修中才得以知道。原来图书馆学还要修这样一门课,比如张浩达老师带来的:图书馆的缺失:用视觉传播建立公众形象,张老师给我们放了几个短片,其中一个视频的名字叫《paris vs newyork》,其实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书中的插图由法国艺术家vahrammuratyan设计创作,主要通过巴黎与纽约之间的饮食、建筑、时尚等方面的差异来向大家诠释两座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后由动画设计师tony miotto将其插图做成了动画视频,来对比巴黎和纽约的不同娱乐消遣方式。我当时感觉很震撼,原来一本书可以通过这种动态的方式立体的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用最直观的方式知道这本书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给我很大启发的王余光老师带来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有很多阅读推广的金点子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种子图书馆之旅、儿童读书尺与书包、同城共读一本书等等,王余光老师还在设立儿童图书馆学专业,少儿阅读应该从纸本开始,孩子的分级阅读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可见王老师在阅读推广工作中是非常重视从娃娃抓起的。还有张广钦老师站在国际化的高度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特征、使命与基本伦理的报告,让我们足不出户对国外的图书馆事业有了大体了解,即使多年后图书馆终将被不复存在,那么我们能不能做点贡献让它来得晚一些?
再次感谢北京、感谢北大、感谢中图学会成就了我们的北大梦,也祝愿中图学会的培训班做得越来越好!
关于图书馆的心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