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过去的经历,我们能够获得更多关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不同情境下,我们通过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篇1
已沉寂了两年的上海博物馆今年将举办6个精彩大展,与世博会园区内的展览相映成辉。这是上博历年来举办大型特展最多的一年。
首展“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是乌菲齐博物馆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艺术展览。乌菲齐博物馆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艺术收藏机构之一,其绘画收藏颇丰,全面展现了从拜占庭风格、哥特艺术、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盛期、矫饰主义直至20世纪艺术发展的历史。展览精选了82件绘画作品,包括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大师波提切利、盛期威尼斯画派大师丁托列托和提香的画作。“利玛窦: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展”,是为纪念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逝世400周年而举办。展品由意中双方共同提供,共约180件(组)。意大利展品由马尔凯国立美术馆、翁布里亚国立美术馆、罗马科西尼美术馆等数十家艺术与图书收藏机构提供;中方展品来自上博、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展览以利玛窦一生的经历特别是在中国的历程展开,全面介绍他为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称“冬宫博物馆”,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馆之一。展览以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中心,反映她与伏尔泰、狄德罗以及欧洲各国君主和艺术家的关系及女皇在位前后的俄罗斯艺术。展品种类涉及油画、版画、雕塑、家具、服装、珠宝及其他工艺品。
“印度古代神庙艺术展”是继古代埃及、玛雅、伊特鲁里亚、罗马、亚述之后,上博举办的又一个世界古文明系列大展,展品共104件(组),由英国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提供,分“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三部分,通过石刻、青铜雕塑、建筑构件、陶器、绘画以及丝织品等,追溯公元1世纪直至19世纪的古印度文明。
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参加党的活动-----参观鲁迅博物馆。我的心情很激动以至于久久不能平静。
静静地走进鲁迅博物馆的展览厅,站立在先生的遗像面前,用心去体验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去感受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勇气,看着用实物和图片记述的鲁迅战斗的历程:从绍兴到南京,再到东京......到最后的逝世地上海,先生战斗的足迹在我面前展现出来,我思潮起伏,心绪难平,不禁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所叹服。
在展厅里,鲁迅博物馆的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鲁迅先生生前的许许多多的事迹。鲁迅——他伟大的精神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鲁迅笔耕一生,战斗一生,始终为人民,为民族,为真理而战,他是一面鲜艳的战斗旗帜,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吃人的本质。揭露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创伤。祥林嫂,华老栓,孔已己......,鲁迅对民族与社会的清醒认识和批判,恰恰反映了对民族的关心和热爱,"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深厚民族情结的最真切的写照。
鲁迅先生给我们年轻的一代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给人们指引方向。先生在几十年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指引人生的道路!甚至生活在现在这个繁华由高科技和网络组成的现代化社会的我们也能感觉到鲁迅先生的余热和精神!在他的书中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一生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他的每篇文章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他的确是把心交给读者的。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鲁迅先生生前还经常介绍青年作者的稿件,拿出自己的稿费印刷年轻作家的作品。他长期生活在年轻人中间,同年轻人一起工作,一起战斗,分清是非,分清敌友。先生爱护青年,但是从不迁就青年。先生始终爱憎分明,接触到原则性的问题,他绝不妥协。这些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年轻的一代学习和借鉴吗?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地了解到鲁迅先生生前也曾经历过许多困难,所有人的不理解,甚至污蔑和诽谤。但所有的困难,一切的一切也不会阻止他始终不停脚步地向着真理前进。
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今现代人应该学习和坚持的信念吗?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去用心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古人、中国的领袖,反思当代中国、当今社会、反思自己,因为只有很好地了解过去,才会更好的`创造未来!
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篇3
晚上8点半,全年级200多人在图书馆门前集合。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还有很多提了箱子。这次去广州的只有三十多人,去西安的竟有浩浩荡荡有一百五十几人之多。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去广州的同学先上了车,我们互相道别。在通往火车站的路上,校车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坐上t2,我们几乎占了两节车厢,感觉很亲切。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去北方,又是去西安这座古城,心里的新鲜感就别提了。虽说我们上车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丝毫没有倦意。同学们都在讨论西安的景点和美食,也都没有睡觉的意思。车厢里的其他人都向我们这帮学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到了下半夜,我在对西安的美好期盼中进入了梦乡。
26日中午,我们到达了中转站郑州。经过几小时的修整,我们再次上路。这次是慢车,又没有空调,坐在车里感觉不是很舒服。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向车窗外望去,大片的麦田丰收在望。进入陕西境内,只在小学课本上看过的窑洞让我大开眼界。不远处的夕阳把天空印染得格外美丽。夜幕渐渐降临,远处的灯光时不时引发车厢内的欢呼和掌声。我们离西安越来越近了。
晚上九点半,我们的终点站西安到了。走出火车站,高达的城墙引入眼帘,彩灯把城墙点缀得格外漂亮。紧接着,大家分批坐上通往临潼骊铁宾馆的汽车。死机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西安的美景。他的热情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好客。
在我们工作之前,兵马俑博物馆宣教部的王芸老师先给我们作了实习培训。她先教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学会坚强,懂得珍惜缘分,更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多多学习。然后她给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相关知识。在培训最后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我们一共分成两组轮流工作,每个组工作一天休息一天,这样也有利于我们休息调整。我们此次在宣教部和票务部工作。完成规定任务之余,我们就可以找外国游客交谈,锻炼口语。万事开头难,我观察了很多外国游客,迟迟不敢上前。想了一会,我找上几个同学,人大力量大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果然不假。我们几个终于鼓足勇气与一位年青人交谈起来。我们你问一句我问一句,交谈很融洽。在他的同伴到来之后,我们的谈话不得不结束了。开了个好头,以后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碰到了各个国家的游客,都聊得很愉快。
通过交谈,我发现了外国游客的很多共性。首先,他们很热情。只要我们和他们打招呼,他们都会笑容满面地回应。他们还都会说一两句中文,如“你好”、“谢谢”,就像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说“hello”、“thank you”一样。其次,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有些外国游客掌握的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甚至比很多中国人都多。还有很重要地一点,他们都会夸奖我们英语说得好。尽管他们只是出于礼貌,我们还是很开心。这也让我们增强了自信心。
宣教部的工作是做调查问卷,这项工作需要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我们需要找准调查对象,通过察言观色知道说采访之人是否愿意接受调查,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票务部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机械,但是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边检票边说“欢迎光临”或“have a nice day”,脸上还要保持微笑。时间一长,脸部肌肉都有些僵硬。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很轻松,但要做好还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我们做的调查表中,游客们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游客们的建议涉及了博物馆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博物馆的建设有帮助,让兵马俑博物馆永葆生机!
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篇4
在众多的文物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首博的镇馆之宝:珊瑚红釉珐琅彩花鸟纹瓶。这件瓷器名字很长,初次见到它,我就被它漂亮的外表所吸引,更感叹于古代工匠们的精彩技艺:瓷瓶上绘制了碧桃花、翠竹、鸟、蜜蜂等纹饰。腹部和颈部共绘两只小鸟,一只栖于竹枝上,另一只展翅于空中,摇首啼叫,蜜蜂在盛开的桃花间飞舞,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随着首博教师娓娓道来,我也开始渐渐了解它的历史:这件瓷器文物产于清朝雍正年间,是一件珐琅彩瓷瓶。珐琅彩瓷瓶可谓是古代中国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只生产于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间。清朝官窑所产的珐琅彩瓷瓶可是400多件,而其中的大部分又都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中埋没了,现存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并且该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装饰及工艺技术等都到达了极高的水平,其彩绘讲究、造型秀美、纹饰细腻、构图考究,表现出了雍正时期珐琅彩发展特点和官窑器物的整体风貌,可谓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了。
这件文物不仅仅在古代是一件珍品,而在现代,它也被运用到了外交上,而这便成功地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我国是世界四大礼貌古国之一,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我们有着无数代中国人艰苦奋斗而得来的文化成果。这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更让我们在国际中增强了自我的软实力。
感激学校和教师们的设计和精心安排,让我们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博物馆,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和欢乐。从陈列馆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实物,历史变得很趣味和鲜活生动,让我加深了对历史的喜爱,也学会如何去欣赏文物,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厚重和魅力,激发了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要传承中华民族勤奋、自强、探索、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奋斗换来祖国的成就,让后人也为我们这一代人点赞、自豪。
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篇5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河北省博物馆。
河北省博物馆很大,总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共有18个展馆。每次参观都给我留下不同的感悟。第一次来时,我看什么都好奇,刚看这一处,又马上跑向另一处,结果只留下了“眼花缭乱”的印象。我回家拿出本子要写参观日记时,只记住了工作人员说的:“请自觉关掉闪光灯,”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次参观,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只选自己感兴趣地去记忆。所以,这次去省博,我刻意记住了两项内容。
第一,有关汉代人吃饭的知识。汉代人也和我们一样一日三餐吗?no,如果是帝王,一天可以吃四餐,若是王公贵族,可以一日三餐,而平常百姓可就惨啦,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看来,汉代人是拿饭的“顿数”来彰显社会等级的呀。
第二项,在我参观满城汉墓时,了解了一些玉的知识。为什么要用玉做葬衣呢?因为古代人对玉非常崇敬,认为玉是日月山川的精华,能够和自然界的各种神灵沟通。食玉可以长寿,坐玉可以辟邪,穿玉可以使入葬者尸体千年不朽。
河北省博物馆早被授予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为游人开放,您只要记着带身份证就可以了,一定还要记着开馆时间哦,每周二到周日9:00到17:00点,周一是不开馆的。
小学生博物馆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