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歌教案优质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灵活性使教师能够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效果,教案的有效性在于其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花之歌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之歌教案优质7篇

花之歌教案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

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

正确、流利、有感情;

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

词语:

灌溉 哺育 尘埃 荡涤 气概 春潮

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

2、讨论交流: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指名朗读。

讨论评议

3、细读第二段

学生齐读

讨论评议

小结:

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花之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描述自己熟悉的树。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歌声,非常动听,有小朋友唱的,有小鸟唱的,还有小蜜蜂唱的……就连杨树也会唱歌,而且非常美妙,想听吗?

板书课题:指导“之”的读音和写法,学生书空。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象,浮现画面。

2.通过听,你了解了什么?指导说。

三、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想办法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生字并检查。

3.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学生认读含生字的词句,检测认字效果。

5.同桌互相读课文,达到读通读准。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词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

能把自己读得最好的诗句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读书情况,教师适当引导,理解:聊家常,悠闲。

3.配乐、配画朗读课文,升华情感。

4.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语文实践,拓展延伸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师举例:“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快来吧……”

“老奶奶,头发白……”

“我是一棵大叶杨,成天喜欢把歌唱……”

2.同桌编一编,唱一唱。

3.指导唱,评议。

4、同学们,大叶杨是我们的朋友,其它的树也是我们的朋友,你能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吗?

①小组交流自己曾观察过的,比较熟悉的树;

②每组选一个代表全班交流;

③把自己说的写下来。

花之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语言,背诵诗歌。

2、吟唱诗歌,感受音乐美。

3、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吟唱诗歌,感受音乐美,培养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法通过视频欣赏、歌曲吟唱、歌词朗诵等,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情境导入:(播放《长江之歌》作为背景,在音乐情境中导入新课)

师:有一条大河,蜿蜒曲折,酝酿着中华儿女几千年的爱国情怀;有一条大河,莽莽苍苍,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沧桑。这条大河从青藏高原的格拉丹东雪山走来,与两岸啼不住的猿声为伴,用健美的臂膀挽着高山大海,向粼粼东海奔去。这条大河从遥远的亘古走来,与天外回荡的涛声为伴,用翻腾的巨浪荡涤岁月的尘埃,推动我们新的时代。

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我们赞美长江,因为她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因为她有母亲的情怀。把我们的赞美与依恋串成一首歌,那就是《长江之歌》。

(学生沉醉于音乐节奏中)

二、知识链接

师:母亲河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身为儿女的我们,对于母亲河又了解多少呢?

生:长江从青海出发,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生: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尼罗河。

师:同学们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更多地了解母亲河。

(展示投影: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学生全神贯注观看投影)

很多其他的文人骚客也喜欢讴歌长江,同学们能不能调动自己的课外知识库存,说出一些讴歌长江的诗句来呢?

(学生思考……)

生:我想到了一句。《三国演义》片头曲里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其他学生投来肯定的目光)

生:我也想到了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讨论热烈,教师示意暂停)

师:讴歌长江的古诗文非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一一枚举。但是老师想告诉大家,古人赞美的长江,是未经改造的、质朴的长江,到了现代,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长江在经济生活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长江有什么新的景象。

(投影:重庆、武汉、九江等长江流经的重要城市的图片,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的图片)

师:(配图解说)美丽的长江,让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为了赞美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了一部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下面,让我们欣赏《话说长江》的视频剪辑,来共同领略母亲河的英姿。

视频欣赏:(播放《话说长江》视频剪辑,学生很有兴趣地观看)

师:《话说长江》拍摄于1983年,当年8月在央视播出的时候,引起全国观众热烈的反响,几乎可谓万人空巷。在这种情况下,《话说长江》节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主题曲,成千上万的作品如雪片般纷飞而至。优秀的作品当然不少,但格外引起评委们注意的是一篇名为《长江之歌》的作品。这首歌的作者名叫胡宏伟,名不见经传,但是正因为这首歌,他的命运被改变了。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江之歌》正是胡宏伟当年技压群雄脱围而出的优秀作品。让我们齐声朗诵它的歌词,体会它的壮美吧。

吟唱长江

生:(齐声朗读)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

………………

师: 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精读第2节:

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生:(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生: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指导朗读:

师( 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

练习朗读全诗。

并挑选学生进行示范朗读。

提问: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师(总结):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课后作业:

(1)课后学唱《长江之歌》,还可以收看专题片《话说长江》。

(2)继续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诗词、歌词并在班级交流。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总体是顺利的。学生对我所补充的视听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但是也凸显出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积极的参与,有很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我的提问总是用沉默来回答,特别是一些女同学。

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同时,这也是一节探索课。将音乐视屏等视听材料与语文结合在一起,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活动中渗透语文知识,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但是还是要注意把握这个度,不能为了加材料而加材料,要有的放矢,注意不要舍本逐末,而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外去。

花之歌教案篇4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读准字音

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第一遍,学生看课文及汉语拼音;第二遍,学生轻声跟读。

2.着重读准下列几组字。

(1)从走采族赞(平舌音)

(2)山春汁长尘纯(翘舌音)

(3)奔亲新(前鼻音)

(4)丰惊情声清(后鼻音)

(5)乳女恋(区分声母r、n、l)

(6)哺育磅礴荡涤(生词)

(7)(你)的(荡涤)着(轻声)

3.选几名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

二、把句子读连贯

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3.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分号、句号之后以及两节之间的停顿。

三、把握恰当的音量

1.明确关于朗读音量的要求:个别朗读,要让教室里每个同学都听得清楚,听得舒服。

2.指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姿态和心理上的准备:上身、喉头、口腔要放松,呼吸自然,克服腼腆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音量处理中等偏低音量,并稍带委婉舒缓。

较强的音量,并渐渐高昂有力。

理由赞美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中华儿女,满怀感激之情。

表现长江特有的宽广雄奇的地理态势和磅礴有力的气势。

3.指导学生朗读。(不同的同子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朗读时,其音量也应变化)。

四、简析课文内容的重点

第一节第一层,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二节第一层,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一节第二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

第二节第二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

五、示范朗读

1.选出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朗读;

2.全班进行有领诵、齐诵的表演朗诵。

六、放影片《话说长江》片首录像,演唱《长江之歌》

花之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梧、桐、枫”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 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树木,学习树名

1、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树呢?(指名说)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识字2《树之歌》,去认识更多的树木,并了解它们的特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你认识吗?请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贴树木图片,学生看图说树名(贴树名),学生读树名。

3、师:这些树名里,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8个生字呢。你们认识了吗?大声读出来。

①(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从这些生字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木字旁”的字,且都是形声字。左边的“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提示它们的读音。)

②拓展树名,用学到的识字方法,猜树名。(课件出示树木图片)(榆树、橡树、楠树、棕树、石榴)

③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

二、听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我们要到课文里去找找,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

1、听读课文,请听准你不认识的生字读音。(播放课文范读)

2、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读音。

3、出示第二组生字:掌、装、耐、守、疆、银、化。

①借助拼音读一读,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②全班交流,汇报方法。如“掌”,说一说汉字的结构、部首、组成部分、组词。(提示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

4、老师把我们刚刚学完的15个生字朋友,放到了词语中,你们能读准确吗?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词语)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

服装桦树边疆银杏

水杉化石桂花耐心守卫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认识了15个生字朋友。它们现在跑到课文中了,看看你们还能快速地认出他们吗?

2、自读儿歌,数一数,儿歌中共有几句话?学生自读。

3、师:儿歌共有几句话?(4句)指名分句读,思考:每种树木都有什么特点?指名读全文。

4、指名汇报每种树木的.特点(贴特点)(课件出示图片)

(1)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指名读)梧桐树叶像手掌。(贴梧桐树叶图片)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的形状比较明显(贴银杏树叶图片),用一个比喻句说出它的特点。(指名读)

(2)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指名读)松柏四季披绿装。借助拟人修辞,体会松柏四季常青的特点,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指名读)

(3)通过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对对子,如“喜暖”对“耐寒”,“在南方”对“守北疆”,感受句子的工整对仗。

(4)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对这些树木的印象,聊聊松树、柏树的四季常青,松树的松子,银杏树的白果,桂花的香味等。教师补充资料了解植物中的“活化石”。

5、练习朗读

(1)接读:我读树名,你们说出树的特点。如,师读:“杨树”,生接读“高”。

(2)问读:下面我们来玩个“问读”游戏,记住树名。(如:什么树高?什么树壮?什么树叶像手掌?)

6、模仿与运用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介绍介绍树木,编一句儿歌?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也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出示图片,学生介绍)(如,泡桐粗,柳树垂,紫薇无皮)

四、写字

师:我们学习了生字,读熟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写2个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杨、壮”2个字。

2、观察字形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关键笔画,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木”字旁的写法,“杨”右边的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指导写好左边的将字旁的笔顺,第一笔是点不是竖,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提醒右边是士字,下面一横短。

5、学生练写。写完以后与前面的范例比对一下,看看哪写得好,哪要修改。提醒写字姿势,提醒学生做到:一看,看清字形;二记,记清间架结构;三默,回忆书写规则。

6、比一比,评一评。展示2、3名同学的字,指名点评,并及时修改,再练写一、两个。

五、指导背诵

师:这首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你们想不想给它背下来,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你有没有背诵的好方法?(指名说)练习背,指名背,齐背。

六、布置作业

1、上网查查更多树木的图片和特点。

2、搜集与树木有关的语句,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花之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吗?同学回答(略)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到过或是在电视上见过呢?同学回答(略)

3、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第一句中:“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二、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幻灯片)

三、由教师范读来训练学生“正确、清楚”的朗读能力。

1、教师范读前四句,请同学说说老师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2、教师总结如何朗读,然后让学生全班齐读前四句,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

3、运用齐读,散读等朗读全文。

四、听录音朗读

1、先听录音,然后跟读。

2、对比同学们自己所读的语气语调,请同学们作一些评价。

3、以个别、分组、全班的形式来朗读。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解释

2、练习册??

3、朗读课文

花之歌教案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杨”字

2、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出现的树木名称。

3、根据树木的特点能在插图中找到每一种树。

教学重难点:

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出现的树木名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歌

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树的儿歌。板书课题树之歌

1、看老师写课题

2、谁想变成一棵小树读读课题?

一、学习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ppt

2、生自读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有了拼音的帮助难不倒我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读儿歌,敢接受挑战吗?

二、出示自读提示

1、用小手捂住拼音读儿歌,看谁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依然能读正确。

2、检查评价

过渡: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刚才我们读儿歌用上了眼睛和嘴巴,这次再用心读好吗?

三、读文提示

默读儿歌:边读边用心思考,圈出儿歌中出现的数目名称。

1、生边默读边圈。

2、谁能按顺序说出儿歌中出现的树?

a指导写“杨”。

b生描一写二

c生继续说完剩下的树木名称,完成板书。期间,告诉孩子们松柏是两种树,桦树有白桦。

3、仔细观察这些树名,其中藏着许多像“杨”这样的字呢?

a出示ppt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b继续出示ppt,这样的树还有很多,你们猜猜他们都是什么树?

c我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又认识了一些树,如果想知道这些树长得什么样赶紧和爸爸妈妈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吧!

四、做游戏

1、接读游戏

老师读树名,学生读树的特点。

2、问读游戏

()高?()壮?

3、看屏幕读

五、找树

1、刚才我们熟记了树名,知道了每种树的特点,但文中的'插图都是什么树,你们知道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耳朵找到每一种呢?生答(找特点)

2、老师举例子:比如我读杨树高,我就知道高高的是杨树,那么我就在图中找最高的那一棵!

3、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读一二句话看谁能把这两句话中的树找到,找到一种就在树木的旁边标上树木的名称。

找到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水杉

4.读三四句话看谁能把剩下的树找到?

过渡:刚才我们根据树木的特点找到了11种树,下面谁能把这些树木的特点读出来?

a指导读

b拍手读

c随音乐读

六、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出示ppt

1自读

对照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树,还为他编写了儿歌。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树等着我们去认识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认识树木,记得写下他们的名字哦!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

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

银杏水杉

金桂

花之歌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认识秒的教案优质7篇

大皮球教案优质7篇

体育课教案优质7篇

中班《房子》教案优质7篇

山童优质课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案优质7篇

2023数学高中教案优质7篇

关于纸的教案优质7篇

纸的游戏教案优质7篇

糖的音乐教案优质7篇

花之歌教案优质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