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教案精选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需在教案中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积极学习态度,教案的设计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探索精神,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小学课程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课程教案精选7篇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的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纸牌的规则。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4、重新开始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5、退出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练习: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全课总结

你感觉到你的鼠标使用的更灵活了吗?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windows窗口,了解窗口的组成。

2、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3、初识菜单命令。

4、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窗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2、难点:菜单命令。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自制的powerpoint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陈老师和大家一起学生了Windows98的最基本知识,大家还记得我们讲了那些内容吗?

二、新课教学

(一)、窗口的组成

我们知道,在windows环境下的所有应用程序都是在窗口中执行的',关闭窗口,也就关闭了程序。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个最常见到的窗口,它具有Windows窗口的许多共同特点。(师给出一张“我的电脑”的图,同时就着图讲解,过程中注意突出最大化按钮和还原按钮的区别。

(二)、窗口的基本操作

1、最小化窗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刚才讲过的窗口右上角的那三个按钮的作用。先来看最小化按钮的作用(师做示范操作)。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同时找学生做给其它学生看。

2、最大化(还原)窗口

让学生自己试,然后总结得出:单击“最大化”按钮,窗口会扩大到整个屏幕,此时“最大化”按钮变成了“还原”按钮;单击“还原”按钮,窗口恢复原状。

3、切换窗口

师打开两个窗口,请同学观察两个窗口的标题条有什么不同(生答),师给出当前窗口的概念:把标题栏呈深颜色的窗口称为当前窗口。单击任务栏中的某个窗口的图标按钮,就可以切换为当前的窗口(师作操作)。学生自己试。

4、移动窗口

师作讲解:指针指向“我的电脑”窗口标题栏,进行拖动操作,可以移动窗口。

5、改变窗口的大小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鼠标指针的形况是什么样子的()。对,当指针成这种形状的时候我们只要向左右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宽度。

那么我们又怎么来改变窗口的高度呢?下面老师想请同学来完成这个任务。(请同学来操作)。

师把鼠标的指针形状变为,提问:有谁知道老师现在这种指针能改变窗口的什么大小(生答,师总结,能同时改变高度和宽度。)

6、关闭窗口

有没有同学知道怎么关闭窗口(生答单击“关闭”按钮,窗口关闭。)

(三)、菜单命令

打开“我的电脑”,以“编辑”命令为示范作讲解。(1)以颜色看;(2)以后面的符号看

(四)、窗口的滚动

教师做演示,学生自己练习。

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有关windows98的知识。下面老师想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习到的具体内容有那些。能熟练操作。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六一”快到了,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出示百宝箱)大家想要吗?可是这上面有锁,而且是一个密码锁,打不开,怎么办?

师:密码是一个三位数,它既是一个偶数,又是5的倍数;位上的数是9的因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开密码锁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质数。教师引入本节课内容,板书:质数和合数。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质数与合数。

师:找因数--找出1到20的各个数的因数,看一看它们的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找出之后进行分类。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有的只有1个,有的有2个,有的有3个,还有的有4个或更多。

师: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大家把分类结果填在表中。

投影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找出1~20的因数后总结出特点,为下文概念的出示做准备,使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印象深刻】

师: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都是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如4、6、15、49都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再举出几个质数和合数的例子,举得完吗?说明了什么?(质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

想一想:最小的质数(合数)是几?的呢?

师:所以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课件出示: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以及1,共三类。

2.制作质数表。

投影出示例1。

师: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呢?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划去,但2除外,划掉的这些数都不是质数。然后划掉3的倍数,但3不划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时,我们要抓住质数与合数的本质特点,从因数的个数入手进行判断。在对整数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不能把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混淆。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4

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对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xx】28号、《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基字【20xx】20号、《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要求,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的办学行为、管理水平、课程方案的落实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程方案的落实现状

(一)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并开足课时,特别是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学校特别重视。目前,我校专业音乐教师4名,专职体育教师3名,专职美术教师2名,综合实践活动及信息技术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课时数完全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安排,所有任课教师均有学期教学计划、课时备课,学校每周对教师的上课情况及常规材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关教师,为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地方必修课程开设情况

地方必修课程是国定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目前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有一、二年级为《传统文化》《安全教育》,中高年级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根据课程设置《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课为间周一节,其他课程每周一节。

所有教学地方课程的兼职教师都写出了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了上课有教案,课后有反思。我们认为我校地方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

(三)校本课程建设和开设情况

我校的校本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自主开发的`《黄河明珠——码头镇》,二是《经典诵读》。

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编辑了校本教材《黄河明珠——码头镇》。本教材,本着立足码头、宣传码头、弘扬本地民间文化为基本理念,融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可读性为一体,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历史名人、民间传说、农业发展、工业园区,就农村建设、教育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整理和发掘,本着尊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的原则,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另外,我校的《经典诵读》也是校本教材开发的组成部分。每学期初,各年级的优秀语文教师为每个年级选编20—30篇(首)中国古代优秀诗词,印发给每一个学生。期末,学校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考核。

校本课程的教学由语文教师兼任,教师均有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备课及教学反思。我们认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和开设是有特色、有意义的。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的开设和开发还有极大的空间,信息技术课的开设非常到位,师资、设备、条件满足需要,教学质量较高,但是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学校努力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充实完善了技术教室,为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场地和器材,劳动实践基地分到各个班级(3—6年级),由班主任和综合实践教师负责,由于学生年龄小,劳动锻炼少,在实际实践中,老师做得多,学生做得少,由于课时固定,需要施肥或浇水、除虫了,课时没有安排,不是已过时,就是时间不到,再加上基地土质碱性特强,劳动收获成果不大,下一步计划更换土质,适当调换综合实践课课时安排,不再固定不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空间的开拓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努力。

虽然我校的教育事业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先进单位相比,与人民群众渴望优质教育的愿望相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加快教育品牌建设步伐,力促我校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5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教学重点: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画直线和任意曲线

(1)教学画直线

下图是一条直线,若要在屏幕上画出来。我们可以单击工具。这时指针变成“+”形状。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按下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起始点,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这一点就是直线的终点。于是一条直线就画出来了。

用画直线

(2)教学画曲线

下图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用工具箱中的画出来的。这种画曲线的方法是:单击工具箱中的,然后在画图区选择一点并按下左键,作为曲线的起点再拖动到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由于用画出来的是用意曲线,再加上拖动时又不易控制曲线的形状,因此,画图时较少使用它。

用画任意曲线。

(3)教学画曲线

单击后先在画图区内按下照画直线的`方法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指针指向直线的某一位置,再拖动直线,使直线弯曲,

调整曲线的形状,直到满意为上止。

2、教师示范画线,利用工具箱中的画线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1)在选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时,工具箱底部的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如上图所示的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供我们选择。

(2)请你分别选择工具箱状态选择器中粗细不同的线条,在计算机上画出直线或曲线。并想一想,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

3、练一练,用工具画出下面的图形。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什么?

?教后记〕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

教学重点:涂色工具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

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

(2)练习操作一下。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

3、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指导操作—————最小化

4、打开文件“房子”。

5、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

中小学课程教案篇7

(1)打开文件:图形涂色。绘画p73页“试一试”

全课总结(略)

?课后记〕

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主题:查找文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全课总结(略)

?教后记〕

中小学课程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消防安全课程教案6篇

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精选8篇

课程实践的心得体会500精选5篇

游戏课程培训心得7篇

课程设计培训心得7篇

心理课程心得7篇

大学心理课程心得体会7篇

创意课程心得7篇

劳动课程的心得体会7篇

课程心得体会1500字7篇

中小学课程教案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