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教案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设计,教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教案中融入的多样化评估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问题,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拔牙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拔牙教案7篇

拔牙教案篇1

教学目的:

能运用语气、动作、表情表现小熊嘴馋、可爱的性格特征。

能关注同伴的表演,当好文明观众。

初步了解拔牙的小常识。

使幼儿掌握一些牙齿生活基本常识,爱护牙齿。

游戏准备

1、头饰、服饰:熊妈妈、小熊、小兔、小猫、小狗、小鸡头饰、服饰各若干;

2、道具:药箱、小树、糖罐、饼干、勺子、盘子、碗等若干,百宝箱1个。

3、汉字:小熊拔牙。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引入:幼儿随《三只熊》的音乐自由律动。

2、通过提问、示范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把握小熊的性格特征:

提问:(1)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熊吗?为什么?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熊很可爱?(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幼儿评价。)

3、提出游戏要求:

1)比比看谁把小熊演得最可爱。

2)当好文明观众,专心欣赏同伴的表演。

4、幼儿按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布置场景。

(二)游戏部分:

幼儿游戏,教师全面观察,重点指导幼儿大胆运用语气、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收拾玩具。

2、讲评:

(1)你觉得你们组谁表演的小熊最可爱?为什么?

(2)表扬认真观看同伴表演的幼儿。

教学反思:

教师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多种类材料后,就以观察者的身份给予幼儿极大的自由度,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协商磨合而不是催促,鼓励与支持幼儿按自己的兴趣与意愿决定游戏的内容。

评析: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地少干预。丰富适宜的'材料能使幼儿自觉、主动地选择游戏内容,在活动教师似乎只是观察者,其实她为幼儿所提供的材料、心理上的支持已经是一种隐性的指导,促进着活动的发展。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拔牙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助小熊的快乐。

2.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能够区分图形特征,尝试根据图形特征、小进行配对。

重点:

区分图形特征、小。

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小、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画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图、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小的`图形)。

2、形状、小不同的图形多个。小熊图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熊宝宝摔跤了,激发幼儿助小熊的情感。

教师出示小熊哭的表情图

师:今天我们苗苗四班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是谁呀!

幼:“小熊”师:“小熊怎么了?我们来一起问问吧!”“原来小熊回家时马路上有许多洞洞,让小熊摔得好痛!那可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一他吧!”

2、一起小熊修路。

(1)教师出示马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洞洞的形状、小。

(2)师:这就是让小熊摔倒的马路,你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3)请幼儿说说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导幼儿想象)

(4)为小熊修路。请个别幼儿来搬“石头”。(引导幼儿说出形状和小)

鼓励幼儿一起助同伴搬“石头”修路(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配对。)

可能出现状况1:图形未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形状对不对)

状况2:图形配上,小没配上。(提醒幼儿看看小对不对)

小结:原来要把洞洞填满,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状和小都一样的“石头”才行。

(5)师生共同检查“修路”情况。

重点提问:我们终于把路修好了,我们请小熊来检查下吧!“小朋友们真棒,谢谢你们!”

(6)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我们的好朋友小熊把路修好了。现在小熊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特地请你们去他家玩呢?让我们出发吧!

拔牙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小熊拔牙》。

2、知道要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才能保护好牙齿。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重点难点

在这节语言课中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欣赏理解故事,知道吃完东西不刷牙的话,就会有蛀牙;难点是让孩子知道,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才能保护好牙齿。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小熊拔牙》、《小熊拔牙》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说一说:小朋友在家自己会刷牙吗?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有只小动物他不喜欢刷牙,还疼得哇哇地叫,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

二、基本环节:

分段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教师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还疼得小熊哇哇地叫”,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教师 :小熊为什么牙疼?他碰到了谁?

3、教师 :兔大夫能帮助小熊吗?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教师 :给小熊拔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三、继续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记得满头大汗”,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教师:兔大夫找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3、教师:兔大夫又找来了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4、教师:小熊怎么样了?

四、继续欣赏故事《小熊拔牙》

1、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小熊拔牙》录音磁带至结尾,请幼儿翻看幼儿用书。

2、教师:兔大夫最后请了谁来帮忙?牙拔出来了吗?

3、教师:最后小熊是怎么做的?他的牙还疼吗?

五、结束环节:

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千万不要学小熊那样,爱吃糖又不爱刷牙,这样牙齿坏掉了,还要拔牙,多疼啊!我们应该每天早晚都刷牙,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并示范如何正确地刷牙。

延伸环节

请幼儿尝试看幼儿用书《小熊拔牙》,复述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儿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教学反思

今天的一节健康语言故事《小熊拔牙》,主要是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幼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在听的过程中,同时也认识到了不刷牙的.危害,这样比单一的说教要效果好。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儿眼前,易于幼儿模仿接受。活动中,很多幼儿还没有体验过牙疼,也不太会刷牙,所以幼儿的印象不深,显得有些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注重加强对幼儿的基本健康常识。

小百科: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

拔牙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按意愿选择协商角色,培养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遵守游戏规则。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本故事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和角色特征。掌握故事中几种动物形象化动作。

3、养成爱护玩具,用后会有条理地加以整理。

活动准备:

1、让幼儿理解《小熊拔牙》的故事内容,知道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对话,会复述故事,并喜欢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玩游戏。

2、准备小熊、熊妈妈、羊医生、小兔子、小猪、小狗、小猫、小松鼠、红头细菌、绿头细菌、黑头细菌等头饰。

活动过程:

第一次:

1、教师利用小熊、熊妈妈、羊医生、小兔子、小猪、小狗、小猫、小松鼠、红头细菌、绿头细菌、黑头细菌等头饰进行故事的讲述。

2、通过听录音复述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及各角色的对话。

3、组织幼儿学习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语言。

4、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复述故事和情节表演。

5、师生评价。

第二次:

1、提问故事中主要的情节,巩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熟悉。

2、组织幼儿进行分段表演,要求幼儿学习、模仿动作及语言的交流。

3、请一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

4、分组表演,教师指导。

5、整理收拾玩具。

6、讲评游戏存在的问题。

活动反思:

幼儿对此游戏《小熊拔牙》很感兴趣,在组织幼儿熟悉故事时,幼儿能较快的熟悉角色的对话和出场的顺序。在第二次游戏时,大部分幼儿都可以独立的讲述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及情节。在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时,幼儿参与性很高,特别对小熊角色的表演很感兴趣。惠雯小朋友扮演时特别棒,会把小熊贪吃的形象表现出来;林溥超能表现出羊医生的形象,认真、细致的问话和夸张的拔牙动作。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参与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在阶段中得到提高,能够较大方的对话和做动作。总体的表现力得到了一个整体性的发展,为下一个游戏打下基础。

拔牙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小熊拔牙》是幼儿喜爱的表演故事之一。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反复感受故事情节、学习角色对话、欣赏同伴表演,现在幼儿已能初步分组进行完整表演,但在游戏中幼儿的分组协商、布置场地用了较长的时间,且他们对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现还不够形象生动。因此,我设计此次游戏,旨在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逐步提高幼儿的表演游戏水平!

游戏目的:

1、能运用语气、动作、表情表现小熊嘴馋、可爱的性格特征。

2、能关注同伴的表演,当好文明观众。

游戏准备:

1、头饰、服饰:熊妈妈、小熊、小兔、小猫、小狗、小鸡头饰、服饰各若干;

2、道具:药箱、小树、糖罐、饼干、勺子、盘子、碗等若干,百宝箱1个。

3、汉字:小熊拔牙。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景引入:幼儿随《三只熊》的音乐自由律动。

2、通过提问、示范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把握小熊的性格特征:

提问:(1)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熊吗?为什么?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熊很可爱?(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幼儿评价。)

3、提出游戏要求:

(1)比比看谁把小熊演得最可爱。

(2)当好文明观众,专心欣赏同伴的表演。

4、幼儿按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布置场景。

(二)游戏部分:

幼儿游戏,教师全面观察,重点指导幼儿大胆运用语气、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收拾玩具。

2、讲评:(1)你觉得你们组谁表演的'小熊最可爱?为什么?

(2)表扬认真观看同伴表演的幼儿。

大班角色游戏

时间:20xx年11月25日上午 地点:泉州市机关幼儿园 大一班 执教者:杨燕瑜 指导教师:何玉瑜 汪雅芬

预定():娃娃图书馆、美容院、理发店、小医院、老记面线糊等

一、设计意图:

升入大班后,幼儿的游戏兴趣逐渐增强,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以物代物的能力有所提高,和同伴协商、分工合作较好,在游戏中轻声交往的习惯也有较大进步,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部分幼儿开始学习发展新的游戏情节。因此,本阶段的角色游戏中,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学习创造性地发展游戏情节。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创造性地发展游戏情节。

2、明确角色职责,懂得按职责扮演角色。

三、活动准备:

1、各游戏玩具若干:

图书馆:角色标记牌、图书、图书架、借书证、桌子、椅子等。

美容院:角色标记围裙、化妆品瓶罐、被单、枕头、口罩、浴帽等。

小医院:药箱、病历卡、针筒、药瓶、体温计、白大褂、听诊器、等。

老记面线糊:服务员帽子、面线糊、豆腐干、海蛎、炒蛋、油条、香肠、小碗、小碟、勺子、镊子、桌布、桌子、椅子。

银行:柜台、钱箱、取款存折、钱等。

理发店:塑料剪刀、围脖布、毛巾、洗发水瓶子、热水器、桌子、椅子、理发师角色标记等。

2、事先规划好各游戏场地。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入,表扬上次游戏中个别幼儿的创造性行为,激发幼儿在本次游戏中学习创新玩法。

引导语:“请你说说,在今天的游戏中你想怎样玩才能让游戏更有意思。”

2、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时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使游戏玩得更有意思。

(2)明确自己所扮角色,坚守岗位。

(3)游戏中做到“三轻”,声量不超过背景音乐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并以角色身份适时介入指导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创造性地发展游戏情节。如:医院增设“体检科”,检测视力、量身高等。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收拾整理玩具。

2、师生共同评价游戏中发展游戏情节的情况,表扬音量控制得比较好的游戏组。

拔牙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说短句:“白白的牙齿真漂亮!”

2、 愿意用普通话说出自己听到的故事内容。

3、 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知道牙齿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小熊拔牙》的图片。蛀牙和不蛀牙的对比图片(嘴巴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两张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是两张嘴巴,一张嘴巴里的牙齿是好的,一张嘴巴里的牙齿住蛀掉了)。

师:其实这两张嘴巴都是一个人的。一张是以前牙齿好的时候,一张是牙齿蛀了的时候。

过渡:为什么白白的牙齿会被蛀掉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熊拔牙》。

二、 理解故事、感知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里有谁?

(2)它最喜欢吃什么?

(3)后来怎么样了?

过渡:小熊的牙齿刚开始的时候是白白的,非常漂亮。后了吃了糖就把牙齿给蛀了。那小熊的牙齿是不是就因为吃了糖呢,让我们再来听一边故事。

2、第二遍讲述故事(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小熊的牙齿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学说“白白的牙齿真漂亮”。

(2)后来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3)小熊牙疼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小熊听了医生的话以后是怎么做的?

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小熊的牙齿是多吃了糖而且又不刷牙,最后牙齿都蛀掉了,我们可千万不要向这样的小熊学习呀。后来小熊听了医生的话后该掉了这个坏毛病,牙齿又变成白白的了,这样的小熊我们才喜欢,对不对?现在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把故事讲一边。

三、情感迁移,结束活动。

拔牙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小熊拔牙》故事的大体内容,知道刷牙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根据图片简单地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养成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好习惯,喜欢参加讲故事活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刷牙的重要性。

2.活动难点:能根据图片简单复述故事。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类似听故事的经验、幼儿会说《刷牙歌》。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设悬导入

老师:“一封信去旅行,邮筒里停一停,邮局里盖个章,邮递员按门铃,叮咚叮咚叮咚叮,哇,信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信上面写了什么吧!噢,原来是一个故事,还有几张图画,那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讲故事

1.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提问幼儿。

(1)教师根据图片做引导性提问。

师:图片中的小熊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拔牙?是谁给它拔的牙?

(2)教师将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2.教师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根据图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同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刷牙?怎么刷牙呢?

3.请个别幼儿根据图片进行独立讲述。

教师将幼儿分成苹果组和香蕉组两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看图讲述。

(三)结束部分

儿歌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刷牙歌》,升华。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爱护牙齿,按时刷牙,可是要怎么刷牙呢?我们一起来说说《刷牙歌》。

小牙刷,手中拿。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前刷刷,后刷刷。咕噜咕噜,噗。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到美工区把故事内容用画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拔牙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教案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7篇

数字7的幼儿教案7篇

7的加法大班数学教案7篇

猫教案7篇

长征教案7篇

歌唱课教案7篇

猫教案优质7篇

猫教案最新7篇

社戏教案7篇

投掷游戏教案7篇

拔牙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