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能碰教案7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提高教学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根据学科的不同,教案的制定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谁不能碰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谁不能碰教案7篇

谁不能碰教案篇1

一、设计理念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是本册教材编写思想,因此,作为一线教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把“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作为备课、设计课文的一种重要策略。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孩子们已学习单元前3篇精读课文,对单元主题已有较深了解。本设计旨在孩子们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自主阅读,让他们能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4、结合单元主题,初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从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你认识了哪几位名人?

2、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一个响亮的名字又将被我们牢牢记住。她是谁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就题目质疑:“失信”是什么意思?宋庆龄为了什么事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讲了哪几个人?

b、提供句式练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 ),宋耀如一家准备( ),二女儿( )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 ),爸爸妈妈都劝她( ),但她( )。

三、角色朗读,感受美德

1、交代任务: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哦!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再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铭记美德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

2、小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有人说,“诚信是道德中最美的一朵花”,“使一个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宋庆龄就是如此。(齐读书31页)

3、向宋庆龄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出示有关诚信的谚语、格言,全班读,

五、单元总结,升华拓展

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4为享誉中外的名人,这是4个闪光的名字,更是值得我们深深记住的名字!大家课后可多找他们的故事来读读。

板书: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一诺千金

做人美德

谁不能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我要守信)

2.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感知“信”。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

①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③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照耀、早餐、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3.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c.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4.填空概括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时间),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很想去,可是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不失信决定留下来,最终,小珍没有来,妈妈心疼庆龄一个人在家没意思,庆龄却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人物、事情经过、结果)

告诉我们……

设计意图: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信”。

三、读悟结合,品味“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根据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并相机板书:语言、动作。

学法指导:读文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感受体会或者疑问在相关语句旁边做简单的标注记录,这就是作批注,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交流: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宋庆龄说。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面对妈妈的提议,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回家后,妈妈知道了小珍一上午也没来,庆龄白等了非常心疼。而庆龄却仰起脸回答到:生接读——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想象一下庆龄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根据理解朗读语句。

(5)加入人物对话,根据对话你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学生默读思考,作批注。交流

教师指导朗读。(揣摩人物当是心理,读出相应语气。)

(6)三人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父亲、母亲,宋庆龄。

4.除了对话,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a.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的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龄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第一自然段)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

指导朗读。

体会:此处通过联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动作描写说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b.师生接读宋庆龄守信用的语句。

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使他们丰富对“信”字内涵的理解。深化学生透过语言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四、讨论交流,深化“信”。

1.最后小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交流,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到行,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

五、总结

“一诺值千金”,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六、布置作业,延伸“信”

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宋庆龄 遵约定守信用

(语言、动作)

谁不能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收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2)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流程

一、练习导入

1、口头找反义词练习:

前进——简单——谦虚——寒冷

谁能说出这个词的反义词:

板书:守信——

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

谁能用它们说说话?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简介宋庆龄

1、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请生自由说。

2、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三、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班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四、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六、课后作业:课后收集一个名人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守信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谁不能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实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活动准备:教室里面的各种废旧物品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观察感知--联系3、15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师:老师今天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我的肚子有点疼,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幼儿猜测)

其实,我是吃坏了东西了,哎,昨天的时候,老师和好朋友出去玩,买了一些牛奶喝了,谁知道牛奶是过期的,所以,老师的肚子现在还疼呢。吃了过期的东西会不舒服的,会生病的。

老师是怎么知道吃过的牛奶是过期的呢?(盒子上有时间的)盒子上的时间叫食品保质期

2、观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质期啊?看看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东西有保质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质期?师生小结:一般来说,饮料的保质期都在哪里?(瓶口上)

盒子包装的保质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口袋食品的保质期在哪里啊?(口袋边上)

原来他们的位置都不一样的啊师:那保质期的时间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回家的时候你们看看再告诉我。

3、联系315讲一讲昨天老师吃了过期的食品后,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去消费者协会投诉了,因为昨天是3、15号,也就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如果你买的东西质量不好或者是过期食品都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的。

谁不能碰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⑵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课后分析】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原本我是设计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有些单薄。所以第一教时我在课本剧表演上多用了些时间,而用了一节班队课让孩子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如果时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进行身体力行的设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谁不能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的好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时,有过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总结交流,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质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标注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将句子勾画下来,与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宋庆龄和小珍约好星期天在家叠花篮,可是这天爸爸妈妈都要去伯伯家,宋庆龄拒绝了父母的邀请,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全文,你从哪句话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

(1)课件出示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

(2)宋庆龄一开始就这样坚定地要留在家中吗?她真的不想去伯伯家吗?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①课件出示: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板书:盼着)

②哪个词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那位伯伯家呢?(早就盼着)

③你能读出这种期盼的语气吗?(指名读)

师过渡:宋庆龄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出门时,突然想起了什么?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吧。

(3)你从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起了约定,很为难地在做去伯伯家还是留下来等小珍的决定)

(4)与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连忙、坚决、拒绝)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们从中体会到宋庆龄是个守信的人。(板书:坚决留下诚实守信)

(5)宋庆龄等来了小珍吗?

(6)课件出示: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①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②联系生活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呢?

2、分角色再次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假如你和好朋友约好去游乐园玩,好朋友却失约了,你会怎么办呢?(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学生评价,师随机总结)

2、小结: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信守承诺的好孩子。

[教学板书]

特别高兴早就盼??

想起约定坚决留下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紧扣阅读提示,并设计出合理的自学要求,针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我将能辅助理解的句子进行质疑设计,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

谁不能碰教案篇7

安全活动:

这些东西不能随便玩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尖锐的东西的危害。

2、教幼儿正确使用笔、筷、剪刀、铁铲等物品,初步培养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尖锐物品,flash

活动过程:

1、介绍准备好的一些尖锐物品的名称、形状及用途。感知这些物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各种形状的东西,这些物品的形状都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出来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些我们经常用的尖锐的东西,请你说说它的名称及用途。”

提问:这些东西小朋友平时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小结:这些东西有的有尖尖的头,如:玩具、剪刀、铅笔、小树枝等;有的有很锋利的边缘,如刀片,水果刀等;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如尖尖的笔可以写字、剪刀可以剪纸、刀片可以裁纸、削水果皮等。帮了我们很多忙。但是如果不注意,它们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会对人造成伤害(划伤、割破等)。

2、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尖锐、有危险的东西。如何保护自己或别人不受到伤害。可以对幼儿的好建议给予实践验证,加深印象。

小结:在使用尖锐物品时,不能将尖利的物品拿在手上随意挥舞,也不能含着筷子、吸管或用小棒串着的食物追逐。尖锐的物品用完后要及时收拾好,特别提醒幼儿,因为年纪还小,有一些尖锐的物品还不能使用,也不要去尝试,更不能当玩具玩。

谁不能碰教案7篇相关文章:

防灾安全教育教案7篇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7篇

小学美术教案7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7篇

大班超市购物教案7篇

古诗《春晓》教案7篇

心理与健康教案参考7篇

心理与健康教案优秀7篇

心理与健康教案7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7篇

谁不能碰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