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读后感200字7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从而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智慧水平,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夏》读后感2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夏》读后感200字7篇

《夏》读后感200字篇1

一想到童年,我相信大家想到的就是孩子在奔跑、玩闹,发出清脆的笑声,以及他们快乐的面容。但高尔基的《童年》就大不相同。

第一章开始,年幼的阿廖沙就失去了父亲;第二章开始,刚出生的弟弟也走了;第三章时,他来到了充满暴力和仇恨的姥爷家。

说实话,我看到第二章,就不敢往下看了,那么惨的家庭,我可是第一次见。我心里一直在由衷的感叹:“上帝呀,你为什么要对无辜的家庭下毒手啊!”再想一下我们现在的童年是真的无忧无虑,想要啥有啥。有些孩子很贪婪,要一个还不满足,还要一大堆东西。

还好阿廖沙有一个像太阳一样的外婆,她把充满爱的阳光透过心灵的窗射进阿廖沙的内心。爱可以给人勇气和自信,所以我非常喜欢外婆。但是也不能太过宠爱,现实中,有些熊孩子因为大人说的一句话“孩子还小,没关系的”而变得猖狂。

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

《夏》读后感200字篇2

28年能改变什么?28年后的我肯定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可有这样一个人,却用28年时间在一座孤岛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这人便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

这个暑假,我花了一天时间就一口气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它是一部历险小说,由“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所写。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多次出海的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海难后漂到了一座孤岛上,在岛上创造出了许多生存的物品,后来又从野人族手中救下了野人“星期五”,并教他语言和怎么使用武器,而后两人“并肩作战”,坚守孤岛,终于盼到一艘英国船在此经过,最终成功登船回家的故事。

对这本书我真是爱不释手,就像鸟儿筑巢,搭了一点还想再搭一点。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物自然便是鲁滨逊了。他出生于英格兰,从小就有一个航海梦,但一开始,家人并不同意他出海,无奈之下他只好偷偷跟随好友登上了船。一开始的航海还算顺利,他们一路航行,最终到了巴西,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鲁滨逊也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园,在巴西安顿了下来。但心中的航海梦仍让他蠢蠢欲动。这不,他又一次出海了。可这一次却没那么幸运,他遭遇了海难,庆幸的是他没死,而是漂到了一个孤岛上。虽然身陷孤岛,但他始终很勇敢,敢于与豹子周旋;他的枪法也很好,一枪就能杀死两个野人;他还有坚定的信念,即使生了病,没有药物,但却顽强与病魔抗争,最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被鲁滨逊身上那种无惧困难、坦然面对、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正视现实、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所深深吸引。我要向他学习,争做一个勇敢阳光的好少年!

《夏》读后感200字篇3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史诗巨制,电视剧《觉醒年代》2月1日起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

全景还原建党历程,揭示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通过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风云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展现,艺术化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与历史卷轴。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面貌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顶,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欲图根本之救亡”,一些先进的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在反思中逐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就必须先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于是,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者在一片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更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电视剧《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并借此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致敬革命先驱,刻画鲜活人物群像

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拥有革命理想的热血青年,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演绎了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全剧聚焦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客观全面、鲜明生动地塑造并刻画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图。

?觉醒年代》既展示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表现了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还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付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个个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着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

与此同时,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尖锐交锋,勾勒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

一流团队精心打造,电影质感再现“建党伟业”

由于题材重大,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等《觉醒年代》出品方提前数年组织策划、精心打造,集结了一流的主创团队。其中,著名制作人刘国华担任总制片人,党史专家、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龙平平操刀剧本,曾执导过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马向阳下乡记》《安居》等优秀作品的张永新执导。而张桐、于和伟、侯京健、马少骅、刘琳、朱贺日尧、张晚意、曹磊、夏德俊等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的加盟,更令《觉醒年代》看点十足。

对于《觉醒年代》这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点剧目,剧组上下都抱持着一颗敬畏之心进行每一场戏的创作,坚持“以史为据、以人为本”,“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无论剧本、表演,还是服装、化妆、道具,各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由于年代的特殊性,该剧对于背景细节的把控尤为重要。张永新透露,剧中大到当时年代的建筑,小到制服上的金属纽扣;大到院子中的枣树,小到杂志社的纸张;大到外交部的陈设,小到剧中人物所用的牙刷牙粉,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力求真实再现。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1.2的比例进行了复刻。

导演张永新“量体裁衣,穿针引线”,将主创团队的群体智慧发挥到极致。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在艺术创作中以导演为核心,认真钻研历史和党史,剧中的一个场景、一句台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张桐介绍:“《觉醒年代》剧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说是不惜血本,不但真实还原了老北京的街道、风沙,哪怕仅仅是一片不起眼的墙头上的苔藓都不会忽略。”于和伟则表示:“这是一台好戏。我轻易不这么说,也从未这么期待过一部我演的戏。我战战兢兢,又信心满满。这部剧,见天地!见苍生!见国魂!”

值得一提的是,《觉醒年代》中侯京健饰演的青年毛泽东是一位纯粹、执着而充满活力的青年革命者,他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找着真理的方向、追寻着真正适用于中国道路的理论思想。在“南陈北李”思想影响全中国的那个年代,青年毛泽东怀揣着梦想背井离乡,只身前往北京求学,虽然只是一名图书管理员,但他不拘于自己的身份,更不拘于别人的冷漠,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成长为一代伟人。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核心事件,展现大时代,传承大文化,抒写大情怀,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这一主题,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梦想,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据了解,该剧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全程参与创作,中央电视台、北京歌华传媒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北京北广传媒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星传媒投资有限公司、阿里文化娱乐集团优酷剧集中心、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海宁新永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夏》读后感200字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作《安妮日记》

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位叫安妮的女孩在1942年到1944年里写下的日记。日记里面的主 要内容是:安妮一家为了躲避迫害,就和凡、达恩家族和杜塞尔医生在“密室”里生活。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费兰克在二战期间遗留下的一本个人日记。她真实地 记录了为躲避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难生活,同 时也记录了她对战争、人性及未来的思考……坚强、乐观的安妮虽然没有亲眼看到 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为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悲剧的珍贵材料。

安妮的爸爸曾经对安妮说过去多话,最让我感动的是“只要能在世界上活一天,你就 很幸福。”这句话,听了这句话后我可以感觉到安妮那时的生活十分艰难,我认为我应该好 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这些和以前的时候还相差好多呢。

《夏》读后感200字篇5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素,主人公是小乔奇一家,这本书讲的故事是:兔子坡上的居民听说有新人家要搬来了,过了几天,搬家的卡车来了,那户新人家也搬来了。开始,兔子坡上的居民跟那户人家相处得很好,可后来因为小乔奇到他们那去拿吃的不小心受伤了,那户人家发现小乔奇受伤了,就给小乔奇包扎,让小乔奇在他们家调养,结果很久没有回到兔子坡。

这时,兔子坡的居民以为小乔奇被他们折磨了,兔子坡上的居民就找那户人家,他们发现小乔奇活蹦乱跳的的,那户人家还给兔子坡上的居民准备了食物,后来他们又和睦相处了。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朋友就算有在大的误会,也要消除误会和睦相处。

《夏》读后感200字篇6

夏洛蒂一生艰苦而短暂,亲人早逝,颠沛流离。或许是这样的经历,才让她和她同样不幸的姐妹们写出了几本令人惊叹的好书。

?简爱》中的劳渥徳学校、给有钱人当家庭教师的经历、罗契斯特先生,都是在现实中可以寻到原型的。正是异常艰苦的人生,让简爱这一形象更加充实丰满,让我们一路感受她的情感变化。她的善,她的恶,她的爱,她的恨,她的坚强,她的退却,不仅像是一个人物,更像是一个立体的,充满灵性,有血有肉的人。

曾经,她痛恨她的舅妈,表哥表姐,劳渥徳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他们让她在失去父母和家后更加倍地伤害她,让她受了很多苦,可是后来的经历让她成长,让她遇见爱情,体会世间美好,整个曲折的以简爱的经历和内心独白串联起来的故事,让我们在揪心紧张愤懑以后再见见走向平、宽恕、感恩生活。

?简爱》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一本书。

《夏》读后感200字篇7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一部分,讲述一个叫阿廖沙的孩子的童年故事。

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他四岁丧父,跟着悲痛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暴力的外祖父家生活,处处遭到外祖父的毒打。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太多了残酷的事情。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的,更是无忧无虑的。

天哪,按照这样的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里,被甜水泡着,被金钱堆着......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但拥有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贪婪地奢求更多。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要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要开始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夏》读后感200字7篇相关文章:

《》读后感200字模板7篇

《老舍》读后感200字7篇

观雨读后感200字7篇

钱读后感200字模板7篇

寒假读书读后感200字7篇

论语的读后感200字7篇

春读后感200字参考7篇

人间读后感200字7篇

水浒读后感200字通用7篇

鹤的读后感200字模板7篇

《夏》读后感200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