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效力,一份优秀的事迹是能给大家带来Judaism的感染力的,下面是推荐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篇1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是在今天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桥架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想起毕业之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选择了成为一名“苏北计划”志愿者,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了解基层。虽比不上扎根南疆的那位村官,在离开基层之后,又选择回到基层群众的身边,用绣花功夫做好关于基层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也比不上那位从城市去往农村,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北极村的那位年轻的乡镇人大主席,但即使微薄如我,却也在决胜脱贫攻坚的2020年亲身接触过扶贫工作,见过基层工作者处理棘手的信访事件的困难……一方土地的平安和美满,需要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努力。哪怕我能够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时间只有一年,我也定当不负韶华!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青年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希冀。这些“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扎根基层、奋斗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我们苏北计划志愿者也同样如此,我们之后也一定会在工作岗位燃烧自己,尽自己所能为为基层一线群众服务,用青春、奋斗、无私来充实自己的志愿生活,让青春在基层绽出绚丽的花。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年一代已经展示出了我们这一代顽强的斗志和高昂的热情,不管是在疫情阻击战还是决胜全面小康还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新一代的青年已经承担了许许多多的责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作为“苏北计划”志愿者的一员,我要以这些“最美”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任务安排。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历史永远没法湮没他们生命的光辉,年轮永远带不走他们那个时代所奉献的一切,尘封的历史画卷中永远有他们的一页。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证明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苏北计划志愿者,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这种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篇2
一场突入其来的新冠疫情的来临,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学习步伐。接下来,国家统一安排、各地区及时响应、防疫工作有序拉开。在此期间,一些同学投入到防控疫情第一线,进行搬送物资、量体温、消毒等志愿服务工作。大部分同学居家隔离,开启在线学习模式,努力学习,收获知识,提升自我,这些都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深深触动了我校系统的“90后”党员医护人员们,他们汲取了无限的精神力量,明晰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应当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90后”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我必扛起青年人的担当:为人民服务。在此次援鄂工作中可以火线入党,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我一定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有人说,“90后”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什么风雨,是温室的花朵。而我要说,我们是最有热血的一代,我们已经长大可以撑得起头顶上的一片天。面对此次疫情,我们每个人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学着前辈的样子,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与时间赛跑,回报社会,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年轻人。
生逢此事,重任在肩,作为“90后”,我愿意,也必会在国家危难之际冲锋陷阵,作我辈之楷模,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十七年前,我们是被保护的一代,十七年后,由我们来守护这片土地!这是中华民族的传承!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篇3
今天的中国正青春,这是一代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在接续奋斗中赋予她的活力与色彩。
90后的我们正青春,何以从前辈手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这场彪炳史册的防疫阻击战中,“我们”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这是肯定,更是嘱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精神和行动指南。
我是“95后”,我要热爱我的中国。奶奶是40后,父母是60后,他们是真正过过苦日子的一代人,他们时常讲起当年经历的生活往事,我无法体会,只能当成故事来听,因为我是幸运的,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自打记事起,我就一直在感受着幸福和希望,我经历了取消农业税全村人的喜悦相庆、九年义务教育让姐弟4人不在为学费发愁、电商的普及让家里的农产品不再找不到销路……,我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忍受过饥饿,倒是处处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果实,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去热爱我们的中国。
面对90后这样的一代能扛住什么风雨的质疑与忧虑,作为在祖国繁荣强盛时期长大的一代人,爱国之情早已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里。疫情阻击战,我们把爱国情化作报国志,用实际行动唱响90后的最强音。
我是党员,我要不辜负光荣的称号。正青春的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我们要奋斗,我作为青年党员,要勇做这群奋斗者的排头兵。我经常会讲“我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在大学里刚刚入党那段时间,把党员当做一项荣誉,感觉很光荣,在参加工作后,面对春运保畅等重要工作,虽无法向革命前辈那样去保家卫国,但深知唯有兢兢业业、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负自己引以为傲的光荣称号,当对身边的人时刻亮明自己党员的身份时,面对的则更多是责任和担当。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我原本计划在家休假好好陪父母,但是在看到党组织发出的倡议后,决定提前回到工作岗位,我妈出于关爱不想让我返岗,我第一次蛮严肃的跟我妈“打官腔”:我经常在同事面前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这个时候不能缩在家里。可能是母亲惊于儿子长大了的缘故,我妈没再说什么,只是帮我收拾行李,我如愿来到了单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其实这在那些去武汉“拼命”的90后跟前,不值得一提,他们的父母才是最伟大的。
正青春的中国让正青春的我们倍感幸福,经过抗“疫”战火淬炼的中国青年将与中国梦如约前行。作为高速公路的工作者,我也将把青春在服务司乘美好出行的大路上绽放绚丽之花。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篇4
2009年,刚毕业的康巴姑娘沈富琼坐了整整两天车抵达她的工作地点──麻邛乡卫生院。
麻邛乡海拔超过4000米。彼时,乡上没有水、电,做饭要用钢炉,取水要到河沟,晚上要点蜡烛,没有信号和网络。卫生院由又矮又旧的木瓦房组成,只有两个医生。“一个人睡觉还是有点怕,点了蜡烛,但又怕把房子燃起来,只能慢慢入睡。”人生地不熟,思家心切,艰苦的环境让这个年轻姑娘犯了难。
苦闷时刻,乡上出现了个贴心“姐姐”。沈富琼回忆,姐姐是半脱产的当地工作人员,热情好客,常常照顾20岁出头的她。有文凭、有能力,却甘愿留在当地,做一份工资低、服务老百姓的工作。“但她很有激情啊!总说工作很有成就感,常常晚上回来就跟我摆,那种开心真正感染了我。”
让沈富琼逐渐挂心的,还有淳朴乡亲们对医疗的渴盼。麻邛乡患多医少,尤其是牧民,山高路远,难以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在一次次出诊中,患者脸上的渴望、信任以及浮现的笑容,让沈富琼真正坚定了扎根麻邛、服务群众的信念。
路远,就学骑摩托、学开车;语言不通,就向双语干部请教练习当地藏语;医技不熟,就向老医生学习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山高,就背上厚重的大包一步步迈上去,不管风吹雨淋。
到后来,一个从大学时代就背起的书包也“背烂了”,沈富琼已经能用一口“牧区话”和群众沟通交流,而且能够独立骑摩托、开车完成健康义诊、出诊等工作。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篇5
瘦小、白净,如果不是一身警服,很难看出不满29岁的戴贝贝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
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戴贝贝进入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斗姆湖派出所工作。6年来,以她为主勘查现场333起,利用指纹比中32起、提取dna比中49起、利用足迹等痕迹物证串并案件30余起,协助破获两起数十年前的命案积案。
回想28岁第一次下乡给鸡采血,赵剑至今记忆犹新。一针下去,鸡翅静脉立刻鼓包,养殖户心疼得一直念叨。可赵剑坚持留在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区动物疫病防控一线。经过多年打磨,成为实操高技能人员的她,获得了众多专业奖项。
基层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
历时5年,“90后”史晓刚创办的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ar核心专利110余项,已成为全球极少数掌握衍射光栅波导工艺的公司之一;
在一线摸爬滚打,32岁的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工艺员陈玮,成为精通工艺与加工操作的复合型人员,每年为公司节省费用数十万元;
甘肃兰州市红古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高承龙,9年来办结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2000件,累计为群众挽回损失3000余万元……
扎根基层、砥砺奋斗,他们用热情和实干书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篇6
学以致用、实现价值,是广大学子的人生追求,也是他们走出校门后的努力方向。一批高校毕业生带着知识专长来到基层,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在为民服务中升华自我,让自己的所学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用仁心医术守护群众健康,用无私奉献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她就是四川白玉县麻邛乡卫生院院长沈富琼。2009年,从医学院毕业的她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麻邛乡卫生院。高原农牧民看病不方便,沈富琼就和同事们进村送诊。高原天气恶劣,遇到暴雨暴雪或泥石流,沈富琼骑不了摩托,就步行送医;路程遥远,她就带着饼干糌粑,一去就是一整天;遇到农牧民家里困难,她还自掏腰包,免费送药。2017年以来,沈富琼兼任麻邛乡安章村第一书记,白天挨家挨户走访,晚上研究惠民政策,为群众排忧解难。十几年如一日,沈富琼以真心换真情,得到了牧民群众的认可。
2020年2月4日,贵州组建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现任贵州毕节市织金县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的雍朝斌第一时间写下申请书。雍朝斌没来得及回家,也没来得及告诉家人,就奔赴武汉。在方舱医院,衣服被汗水浸湿,雍朝斌昼夜奋战,有时长达10个小时不能进食、喝水、上厕所。雍朝斌觉得,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能用专业所学尽一份力,感到无比自豪。
如何结合专业优势,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云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张可开始担任第一书记时萦绕心头的问题。现任陕西汉中市南郑区农产品质检中心主任的张可,2015年以来两次担任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汉中市南郑区法镇沙坝村经济基础薄弱,张可经过调查研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动员村民种植茶叶和猕猴桃,并引入企业帮扶。6年时间,村民从不看好不支持,到主动加入,开展茶叶和猕猴桃大规模种植并发展养殖业,沙坝村建成了黑毛茶产业扶贫示范园、茶叶扦插产业园、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及大闸蟹稻田综合养殖基地,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如今,张可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继续阔步向前。
提供法律援助,在高承龙看来,再难也值得。2012年,高承龙来到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多年来,高承龙四处奔走,田间地头、工地现场、医院病房,常常能见到高承龙和律师团队的身影。从接待申请、受理案件录入系统,到指派案件、跟踪案件办理过程,再到回访受援人结案归档、发放案件补助等,对高承龙而言,加班是平常事。10年来,高承龙办结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近2000件,为近6000名各类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累计挽回损失约3000万元。2018年,高承龙被司法部授予“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荣誉称号。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事迹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