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开始写一份事迹材料时,一定都有说不完的话,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一些事情,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1
井下分公司思山岭项目部成立于2022年1月8日,主要承接本溪龙新矿业主井平巷爆破工程,项目开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工作人员克服了现场作业环境复杂、作业条件艰苦等不利因素,安全、优质、高效的完成了爆破任务,在龙新矿业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口碑。
项目部成立伊始,就面临辽宁地区疫情形势紧张局面,对此,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鞍矿爆破公司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强化、再部署。坚持“疫情第一,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工作要求,严格遵守非必要“不回鞍,不离本”的属地政策,定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每天上传行程码和健康码信息,掌握职工的日常动态,认真遵循属地政府防疫要求,积极做好日常疫情防控工作。
3月20日辽阳地区突发疫情,因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导致项目部配送工作几乎中断,项目部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具体措施和生产组织方案,与本溪市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由项目部派出保管员配合该公司完成火药、爆材存储及发放工作,迅速构筑起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重防线,将疫情防控对生产的影响范围降到最低,在筑牢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业主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为鞍矿爆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未来井下项目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基础,用实际行动赢得业主方的高度认可。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2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荆州一医医护战士轮番上阵,不畏风险,逆风而行,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经外科副护士长王丽娜,2月21日,进入隔离三区负责护理工作。隔离三区分为三个楼层,有25名护士,都是从各个护理单元抽调出来的护理骨干,王丽娜团结带领这群兄弟姐妹们,用仁爱之心与患者一道共同抗击疫情。
因为病毒的传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发病。21日,父女两人,想住在一间病房里,可是根据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规范,患者一个阳性,一个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间病房,面对这种情况,护士长王丽娜反复给患者做工作,耐心对患者讲解分开收治的重要性,最终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开在两个单间病房里。
一天,患者刘大姐反馈病房电视不能正常观看,王丽娜在后勤人员的电话遥控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调好了电视。这一刻,听着患者小孩似的欢呼,看着患者欢笑的面庞,王丽娜也开心的笑了。在与刘大姐的交流过程中,王丽娜了解到刘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亲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离,母亲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在重重的打击下,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刘大姐心理负担太重了,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王丽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刘大姐,跟她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动态,树立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饮食不合习俗,后来,护士们为他点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还是“吃不饱”,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为他送来了爱心午餐,此时正是中午12点多钟,支助工友、隔离区外勤人员都是最忙的时候,还没吃午饭的王丽娜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决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递员,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来他们为丁先生准备的爱心午餐,送到隔离病区丁先生的`手中,王丽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会给他送一次爱心餐,为此,专门预定了志愿者,使这份特殊的爱心能够每天按时到达丁先生的手中。
王丽娜说:“我们每天的工作虽然很繁琐、很劳累,但对患者来说,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希望。除了给患者最好的医疗护理,还要和他们一起互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增强抗疫心胜的信心。”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3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4
疫情形势严峻情况下,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知难而上,就应该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共产党员单明英就是这样,说到了也做到了。她叫单明英,女,42岁,中共党员,建三江电信公司副总经理。从3月25日起,就在在管委会片区领导的统一安排下,第一时间与华府社区进行对接,走街入户,变身网格员,开展下沉社区的各项工作。
华府社区总计3038户,5460余人,工作量大、人手少。作为一名老党员,在接到全民核酸的通知,得知需要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她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建三江电信公司的党员及员工不辞辛苦,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入户排查工作,共同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
“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在华府社区王志国主任统一调配和指挥下,她亲自带领大家深入楼区,通过“敲门行动”、“扫楼”行动,一户一户敲门,一人一人的讲解,耐心提示还未做核酸检测的居民尽快到核酸采集点检测,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到指定点开展核酸检测。
单明英家的孩子今年面临中考,疫情防控期间在家上网课,她的爱人也是建三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全民核酸共同抗疫,他们都奋战在一线,无法照顾孩子的学习和吃饭,她早上很早就把孩子一天的饭都做好,让孩子自行照顾自己。面对孩子的委屈,她只能歉意的对孩子说:“疫情当前,爸爸妈妈都是党员,必须舍小家保大家,如果爸爸妈妈不冲在第一线,如果有风险地区的人进入三江没有及时进行核酸检测,从而导致疫情风险,所有叔叔阿姨们的辛苦努力就白费了”,听到这些孩子只能点头表示认可,面对疫情,她不叫一声苦,没有一句抱怨,默默地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次作为社区工作者参与社区工作,单明英也受到居民的质疑,敲门时,有的居民以为她是骗子,也有的说她多管闲事,还有的态度也很不好,但单明英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耐心细致的做他们的工作,从当前疫情严峻的形势,从个人健康安全的角度,苦口婆心的做他们的工作,直到他们露出笑脸,理解为止……
据统计,3月26日以来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共计五次,中国电信每次出动人员最少6人,累计出动人员30余人次,进行逐户走访楼宇20余栋,为共同抗疫,保护三江家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5
自2月2日接到通知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1名志愿者便前往滨江新区长林社区配合当地同志开始了他们的防疫抗疫工作。他们中有年逾50的“老革命”、也有刚刚入职的“小同志”;有年富力强的“大丈夫”、也有敢打敢闯的“巾帼英雄”。
2月3日,第一轮入户调查和宣传工作开始了。此时正值疫情高发期,家家门庭紧闭,叩门时要么半天无声、要么大声一句“搞么子的!”面对群众的不理解,52岁的钟涛不停地往返于门房和楼栋间,一遍遍地敲门、打电话,直到业主理解配合调查为止,一天下来衣衫已经不知道被汗水浸湿了几次。陈瑞静,一名年轻的“90后”,听说一位同志因交通受阻无法参加时,便主动请缨承担长林安置小区25户近100人的入户调查工作。该小区属无人看管小区,人员混杂,没有基础数据,入户难度大。陈瑞静没有半点怨言,耐着性子挨家挨户敲门,逐一宣传解释。在她的努力下,长林安置小区是该社区中最早一批完成入户调查任务的小区。
随着疫情的发展,第二轮疫情防控大走访大排查工作于2月8日启动。这一轮的走访排查将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调查范围,要求更高,内容更细,任务更重。为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退伍老兵燕晓军同志自掏腰包购买红外线测温计,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逐门逐户地为居民测量体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住户。年强的小伙熊鑫负责洪森新世界61户195人的摸排工作,是所有摸排任务量最重的,涉及到的外地返乡人员也最多。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结果精准,他在完成入户任务后,还需要认真核对体温数据,反复确认摸排结果,经常到夜深了才回家。
2月9日,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全县对住宅小区、家属区实行更加严厉的“211”管制措施,凭临时通行证出入。元宵节当天,为了不影响电信和发改局家属区42户住户正常出入,志愿者陈鹏、王慧敏互相配合着,把刚刚到手的临时通行证加班加点地送到每位住户手上,直到6点半才在家人的催促中回到家中欢度元宵。
这些只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和规划局志愿者们的工作瞬间,他们全身心地为滨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心血。他们聚在一起,为了那共同的目标——“疫情早点结束,春暖花开的日子早点到来!”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6
王军,现任合肥华侨城空港国际小镇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先后参加了迁曹铁路、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咸阳西站、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重庆轨道交通、黔张常铁路、商合杭铁路、合肥华侨城空港国际小镇等工程建设。多次荣获业主单位、北京公司等荣誉称号。2022年初被评为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2021年先进个人。
在工作中,他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融入到现场施工当中,坚决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确保实现各节点及工序的'稳定完成。在安九建设过程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他驻扎现场深入一线,针对人员紧缺、场地受限、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制定相应施工措施,分工协作,一人多职,攻克技术难点、抢抓施工黄金周,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在施工生产中,他重点抓施工前的组织准备、材料准备以及设备、施工机具准备,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施工方案,为完成生产任务奠定了基础。面对工程施工任务量大等情况,他始终坚持生产例会制度,多次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定措施、抓落实、提要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实时盯控各协作队伍重点施工任务。强化生产计划的严肃性,狠抓生产计划的执行,加大督查力度,及时纠正偏差,确定整体施工任务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作为华侨城项目党支部副书记,他紧紧围绕施工主线,以与员工谈心、座谈会等方式,时刻关注员工思想动态,为施工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篇7
“嗯,挺好,体温都正常,呆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联系就好,我们都会尽量满足你们的需求。”1月31日一早,万载县白水乡卫生院医生丁某给小浩量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拎着医药箱又继续赶往下一户人家。
“这些返乡人员全都安排在家自我隔离,我们每天派专人上户给他们量体温,确保过了观察期再解除隔离。有些还住的挺远的,走路都要走半小时。”丁某笑着说道。
当前,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式,万载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放弃假期,坚守岗位,守护百姓的平安。
丁某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年35岁的他已有6年党龄。在此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除了在医院接诊、消毒以外,每天早晚还要和同事一起上户,为武汉等地返乡的村民测量体温、登记备案,还不定期到乡主干道上的疫情监测点轮值。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还没回过一趟家,跟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某最近真挺累的,每天忙的晕头转向,又要接诊又要下乡,还要轮值,消杀也靠他,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他老婆都快要生了好像。”说起丁某,同事们都点头称赞。
说起妻子,丁某内心有些愧疚。妻子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现今9月身孕有余,即将临盆。双脚有些水肿的她,行动多有不便,刚满三岁的儿子也只能由父母照顾。但父母年纪也大了,加上身体又不太好。母亲血压高,父亲左肾有结石、积水,年前做检查还发现肾脏内长了一颗95x72mm大小的囊肿。本打算趁着春节假期带父亲去大医院动手术,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突然的疫情,让丁某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照顾家人了。听说母亲的降压药吃完了,他也只是在上户途中路过家门口时,把药扔进家里的院子后就转身回医院继续工作,连家门都没进。“我父亲是名老党员,从小他就教育我,要听党话,感党恩。我是儿子,是丈夫,但我更是医生。家人需要我,但白水的群众更需要我。国难当前,我必须舍小家,顾大家。”丁某态度坚定。
疫情就是集结号,自全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后,全县广大党员争当表率,冲锋在前,像丁某一样的党员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重返工作岗位,为生命站岗,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第一线。舍身忘我的背后,是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疫情防控企业先进事迹材料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