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觉得写作文很难,但只要多读多写,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写作文,因为它是一种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推荐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洛阳的作文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洛阳的作文篇1
要说我家乡——泉州,最让人引以为傲的地方,那肯定是被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历时六年建成。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安静的白龙,横卧在宽阔的江面上。
然而只要你略微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来。洛阳桥因建桥处水潮湍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先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形成了“船”形桥墩,不但颇具特色,而且利于分水。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州人才开始采用。
这还不够,为了巩固桥基,他们还在桥下养殖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其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牢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非凡才智。为了纪念洛阳桥——这一伟大的桥的建造者——蔡襄,桥上还刻有他的雕像云云。
说到蔡襄,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建这座桥的传说,请听我娓娓道来。传说从前,江底住着很多妖魔鬼怪。一日,有一巨船过此,江底的龟、蛇掀风起浪,眼看巨船就要翻了,船中旅客吓成一团。突然,空中传来人语:“船上有蔡姓贵人,不可作怪”。话音刚落,江上风浪骤停,平静如初。事后人们知道,船上果然蔡氏夫人,正有孕在身。这夫人感谢神灵,拜天许愿:“儿如长大,必建桥江上,以利行旅。”后来这小儿,便是赫赫有名的状元蔡襄。他从小就聪明,当母亲把这事告诉他时,他就默志不望,发誓若有显贵之日,必尝还母亲心愿。这一传说为洛阳桥增添神秘色彩。
啊!古人用智慧和心血缔造起来的特色洛阳桥被赞为“状元”,真是实至名归!
关洛阳的作文篇2
题记:“去西安玩喽!”我欢声雀跃。今天是6月26日,我们一家人和爸爸学校的老师马上要乘飞机去西安了。我们一群人赶快登上飞机。巨大的飞机像一只银色的巨鸟,载着许多乘客飞速驶往西安……
(一)游“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代兵马俑下了飞机,我们就迅速赶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代兵马俑世界博馆。
听导游介绍,兵马俑博物馆里有三个坑位,每个坑位都有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等不及导游说完,我就右手拉着妈妈,左手牵着爸爸,朝着“兵马俑——1号坑”飞奔而去…… 我们刚“冲”进“兵马俑——1号坑”,就发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兵俑”和“马俑”。最令我吃惊的是它们的动作、神情都各不一样。有的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有的双手放在胸前沉静的思考,有的就像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还有的牵着一匹“马俑”站立着……
参观完“1号坑”,我们又去参观“2号坑”。在偌大的“2号坑”里我们只发现极少的陶俑。原来考古学家发现“2号坑”里的陶俑是彩色的,当把它们挖掘出来时,颜色就慢慢消失不见了,所以没有继续挖掘下去。 “3号坑”规模最小。虽然陶俑的兵种、年龄等各有差异,但个个传神,栩栩如生。
西安秦代兵马俑向世人展现了2000多年前壮阔的军容,令人们赞叹不已!(二)爬西岳华山
次日清晨,我们乘大巴来到华山脚下。我们坐上“亚洲第一索道”直接到达南峰的半山腰。大家一鼓作气爬上南峰顶上。妈妈和许多阿姨体力透支,只好稍做休息。我和爸爸、许多叔叔却“精力旺盛”,继续向北峰(华山最高峰)前进。
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总算爬上了“苍龙岭”。“苍龙岭”的阶梯险峻难攀,我只觉得双脚像灌满了铅似的,只好抓着粗粗的铁链慢慢向上“蠕动”着。
关洛阳的作文篇3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风情万种,即使在短暂的一天,也“气象万千”。
清晨,天还蒙蒙亮,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看,远处是翠绿的红树湾,鸟儿在鸣叫;近处渔民撑起了桨,渐渐地,桨声划破天际,他们准备出海捕鱼……这时,太阳从江面缓缓升起,照醒了石桥上的石狮,也照醒了石板上的青苔。缓缓地,洛阳桥也苏醒了,清晨的洛阳桥,是如此的活泼。
正午,烈日当空,洛阳桥中段的海神庙往往成了庇荫的场所。这个海神庙里,住着闽南人特别的信仰——“妈祖”。庙旁还有几棵参天大树。一根根树枝,就像它的手臂;头顶上茂密的枝叶,就像它的头发;一还有那一条条藤蔓,就像它长长的胡须。走到桥中间,能看见鸟儿落在江边的树林里;如果你细听,能隐约听见燕子传来清脆、动人的歌声。桥下的泥滩上,一只只小螃蟹正忙着搬家。它们挥舞着那威风凛凛的小蚶子……正午的洛阳桥,变得生机勃勃。
黄昏,立在江头,一眼望去,洛阳桥是多么雄伟啊,它横跨惠安与洛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黄灿灿的通道。此时,洛阳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的在赏风景,有的在散步。夕阳西下,傍晚的彩霞印在江面上,有红色、有黄色、有紫色……真可谓“浮光跃金啊!”黄昏的洛阳桥,是多么美!
晚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逐渐露出了它的脸庞。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好像一切都又进入了梦乡。这时的江面上,只有一轮明月和江底的一条幽蓝色的暗河在诉说,诉说洛阳桥千年的历史。晚上的洛阳桥,是多么静!
漫步洛阳桥,听桥的故事,看桥的风景!
关洛阳的作文篇4
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是什么花吗?答案是——牡丹花!牡丹花非常好看,品种多多,而且还可以当医疗物品,牡丹花散发着一种可以压惊,而且使人放松的清香,许多人都在自己家种一些牡丹花就是想让自己把不好的心情放在一边,让自己感受一下花香,那种感觉真是让人陶醉。
我妈妈买了一副大老崔画的牡丹花,大老崔可是非常厉害的名画家,他画的画幅幅都栩栩如生、美丽迷人,和真的一样,等画一挂,我们家几乎都变了个样,家里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感觉,画里的牡丹花五光十色有大红的、粉红的、蓝的、雪白的、……各色鲜艳的花把一整幅画都打扮地漂漂亮亮,就像彩虹一样。每一朵花的颜色和名称都是不同的,比如在牡丹花里最绿的名字叫“豆绿”;最红的叫做“火炼金丹”;大家可能没想到有黑色的牡丹花吧,最黑的牡丹花就叫做“冠世黑玉”!这个名字非常有霸气;最多花瓣的牡丹花叫做“魁紫”,它的花瓣高达6、7百片,真是厉害啊;还有一种叫做“蓝田玉”,这种花的颜色不说也知道,那就是蓝色;最后一种牡丹花非常奇特,它的名字叫做“二乔”,“二乔”的颜色有两种,具体是哪两种就说不清了。
美丽的牡丹花漂亮吧,一开始我对牡丹花没啥兴趣。但是,现在我才发现了牡丹的珍贵之处,它是大自然的美容师之一,它把大自然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不要把这个美丽的星球——地球给“毁容”。
关洛阳的作文篇5
上个暑假,妈妈带着我,我妈的同事带着他们的小孩,我们一起准备出发到洛阳游玩。一路上,我们在一起唱歌,讲笑话,谈笑风生。
到了地方后,我们先到景区宾馆放下行李休息了一会,吃个饭,就向景区出发了。
我们首先去了龙门石窟,洛阳是九朝古都,曾经也繁华过。当看到龙门石窟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那是何等的壮观!我们迫不及待地向上爬去,有好几层楼梯,弟弟跑在最前面,周边的墙壁上有许多的小石窟,跟拇指一样,一共大约有一万多尊拇指大小的佛像。想象着当初凿这些佛像的人,付出了多少艰辛,才成就了这个壮丽的画面。但是我看见很多尊佛像的头都被挖走了。听导游说,在战乱年代,很多人为谋私利,把佛像的头挖走,卖给日本人。现在想想,真可惜。最上面有一尊大佛——卢舍那大佛,这尊佛是这里面最大的一尊,看起来十分壮观!
夜幕降临,我们准备坐车回去,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看见旁边有一条街,灯火通明,入口的`门上有三个大字——丽景门。这条街看似一条小吃街,热闹极了。小弟弟见了,就不停地嚷嚷着要去,正好我们也饿了,便去了。那条街上人山人海,周围店铺也复杂多样,卖什么的都有,各种小吃。整条街充满了小贩的叫卖声:“香辣的鱿鱼;烤面筋啦……”美食的香味沁人心脾,使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弟弟看着这满街的美食两眼放金光,口水似乎都要流下来了,似乎想要把所有的美食都吃个遍。弟弟兴奋地活蹦乱跳着,想要买这个,买那个……这时,我们纷纷停下了脚步。只见一个人拿着一团软糖在一盒糯米粉中不停地拉扯,渐渐,一团软糖开始变成一根一根的,直到最后,变成像线一样细的,令人们都惊叹不已!
这几天,我们还去参观了不少的博物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不禁觉得惊叹不已,了解了不少古都的历史……
洛阳是牡丹之城,虽然比不上西安,但也是九朝古都,想象着几百年前,这里也曾经繁华过,我就更加喜爱这座城市了。
关洛阳的作文篇6
我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时时惦记的仍是我家乡的古城那座桥,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洛阳江上,它是中国的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洛阳桥,导游拿着扩音器向我们介绍洛阳桥:“各位游客,洛阳桥原名是‘万安桥’,坐落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筏式基础的开端。洛阳桥全长1200米,宽5米。桥上两旁翼以扶栏,栏杆石柱上头,雕镂着精致雄健的石狮,在桥的东西两侧有7亭9塔,南北两端分别立披铠仗剑的石将军4尊,28兽,82菩萨之景观。”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不禁对此桥深了几分追究之意。
相传建桥时,采用的是“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可因为浪太大了,没有办法架梁,于是,有一个人提议:“让人带着公文去海中找龙王吧!”但哪有人愿意去?蔡襄便高声询问众人:“谁下得海?”有一个名叫夏德海的衙役以为他在叫自己,便道:“我!”蔡襄大喜,写了公文命他下海。夏德海后悔极了,但又不敢违命,便灌醉自己,在怀中揣上公文,走到江边。这时一阵大浪打来,他本能地死死抱住江边的大石。他人被卷走后,公文奇迹般的仍留在大石上,但上面的字产生了变化。蔡襄见了公文,得知二月一日酉时风浪会平息。到了那天的酉时,风浪真的平息了。
导游告诉我们,建桥时不只用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还用了“种蛎固基法”。这种方法是把海蛎子种在桥上,海蛎子会产生一种粘液,可以固基。
我们又在桥上留连了一会儿,便回家了。
我走过无数座桥,洛阳桥却是心中最美的一座。它记载了历史,记载了文明,也记载了民族的欢乐和希望。我爱美丽的洛阳桥!
关洛阳的作文篇7
今天下午,吕鹏远的老爸为我们讲课,题目是《美丽的洛阳》。
一开始讲课,吕叔叔给我们放了一段幻灯片,从幻灯片里我们了解到,洛阳的最大横距是170公里,最大纵距是168公里,总面积 15229.83平方公里,有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和高新区,有伊川县、孟津县、新安县、汝阳县、栾川县、嵩 县、宜阳县、洛宁县和一个县级市--偃师市。
接下来,吕叔叔告诉我们,洛阳之所以叫洛阳,是因为在远古时候这里有一个叫“洛氏族”的.氏族,所以叫“洛”,“阳”是因为在 邙山之南,古时候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所以这个地方就叫“洛阳”了。而且最早所谓的“中国”、“中原”、“中州”等都不是指整 个中国,而是指“洛阳”。
之后,开始第二个课题,名字是“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吕叔叔刚说完,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幻灯片--洛阳是夏朝、商朝、东周、西周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的都城。由于洛阳地广物华,因此成为很多诸候君主要占据的地方,所以不断发生 战乱。
然后,吕叔叔又给我们讲了第三部分内容:大禹治水。这时,屏幕上显示:原始社会黄河发洪水,舜就叫鲧去治水,但没有成功,鲧 最终被杀。于是,大家推荐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把洛阳的龙门山挖开,让水流走了。
最后,吕叔叔又给我们讲了曹操礼葬关羽、洛阳纸贵、程门立雪、司马光著书等很多有关洛阳的典故,都非常精彩,非常细致,我们 听得非常认真。
通过听这节课,让我知道了很多有关洛阳的名人名诗名事,真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洛阳人的骄傲和自豪,更加细致地了解了我们美丽 的洛阳,我非常希望吕叔叔再给我们讲课。
关洛阳的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