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写作文的练习,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提升,让我们不断追求卓越,写作文可以成为情感的出口,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人作文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古人作文篇1
他已经离开了两千余年,他的精神却存活了两千余年。
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他舍弃了一切。燕太子的请求他欣然应允,即使那可能是生命的终点也毫不畏惧,易水河边的和歌成为历史的绝唱。
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有着虽然简单,却被世人铭记了两千年,传颂了两千年的名字:荆轲。
自从读完了《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一篇后,我就无法忘记那个站在凌厉寒风中、独自远去的孤寂的背影,以及最后那个倒在血泊中、嘴角仍残留一丝笑容的身影。
剑客给人的感觉是很冷酷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的存在。他们通常身背一把长剑,在江湖的血雨腥风中成长。很少有剑客会在历史的书简上用剑刻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只是时代的过客。
但荆轲是一个例外。在史书中你会发现,他不像一般的剑客,只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劳模”。他武艺高强,但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会在喝醉时东倒西歪地唱歌以致涕泪交加。这种形象与那些冷冰冰的剑客大相径庭,也因此更使“荆轲”这个人物更为真实。
在战国时代,实力决定一切。于是,在秦国日益疯狂的.进攻下,已经被美酒和笙歌腐蚀的燕国根基终于开始动摇。昔日金台拜将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北之娇燕与西之猛秦在寒冷的易水河边对峙。
昏庸的帝王却不一定会有昏庸的太子。燕太子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放手一搏,拯救自己的国家。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历史老人安排荆轲作为主角出场。于是才会有接下来流传千古的易水送别。
不得不说悲剧的吸引力确实比喜剧的吸引力更大。也因此,荆轲才会因他的悲剧性而名流千古,用剑书写出一段带血的传奇。
他放弃了平日逍遥自在的生活,慢慢地走向历史已经预设好的结局。或许在别人眼里,他的决定堪称愚蠢。为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政权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但他一定会为找到了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而兴奋不已,即使那个舞台将会被他自己的鲜血所染红。
想好了就去做,这是剑客一贯的信条。只是不知道在马车离开故土的一瞬间,心中是否会涌起一丝淡淡的乡愁?此生绝不会再次活着回到这里了。
于是在穷途末路时,英雄的豪情与游子的柔情并存。
我喜欢荆轲,并不只是因为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千古传颂,更因为他生要活得自在、死要殆得壮烈,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能够笑着死的人,他的人生绝不是一张白纸,他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
这就是荆轲,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一个敢作敢当、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者!
古人作文篇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
一、心怀河山有稼轩
明月半圆,青烟缭绕,是谁在树下畅饮。微醺时吟唱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音,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本想借酒消愁,可殊不知愁更愁。感叹道:还我河山!低头,井中映出自己憔悴的面容,鬓角上的白发已悄悄爬满了岁月。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捉弄吧,他终远离了“掩鼻人间臭腐场”的官场,在农田间种菊花,待重阳。古今,只有酒还是清香的,只有喝醉了酒,才能万事皆休。
二、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
天色已昏暗,她在窗前孤独地守候,轻声叹。是在叹写什么呢?是与丈夫一经历而别,两地相思。还是在叹青春易逝,红颜易逝。空中几行孤鹰飞过,抬头轻歌:“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这是怎样一个奇女子,在月光照耀下,还依稀能看见脸上的泪痕,纵然心中已百转千回,清寂的面庞上却只是暗暗蹙眉。
是齐鲁壮丽的山川赋予了她创作的灵性,家破人亡,山河沦陷,漫天狼烟的`纷繁愁绪充斥着她的心,天涯孤旅在寂寞中慢慢沉淀成人比黄花瘦的伤情,只余一轮明月,两行清泪。
三、赤壁刻下诸葛羽扇
羽扇轻摇,纶巾飘飘。千军万马中洒然一笑,强虏灰飞烟灭。东风渐起,吹皱满池涟漪,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多了几近于妖的智慧较量,只手擎起了三分天下,让后世在崇拜的眼神里品味翻云覆雨的豪迈与沧桑。一壶浊酒,煮尽了天下英雄。周郎赤壁,燃起千年的岁月的凭吊。江畔清风,一轮明月,横素琴,一曲空城奏绝响。青山留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是他的赤壁,他的传说。不知是他成就了赤壁,还是赤壁成就了他?
四、明月知我东坡心
明月高悬,夜色正浓,美酒香醇醉人。不禁奇想联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仿佛自己为月宫上的仙人可“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飘飘欲仙却又脚踏人间泥土。舒畅了“欢”、舞活了“醉”,可明月常圆,斯人却已不在,便已“无眠”。抬头高吟:明月啊!你是否懂我的心?终又豪迈依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的人生并无缺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樽前。”仰望间,素月轮空,多少情,都在别离间。
五、古人不远,情至我心
今夜,明月又圆,我依稀看到他们或喜或悲的面庞,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在百年之后有我们这样一群人,吟唱着他们的情结,仰望着他们孤寂、高挺的背影。百年之后的我们突然懂了你,纵然时光已远去……
古人作文篇3
“不朽的诗篇都是纯粹的眼泪。”每次读到《柳公祠》时,脑海就浮现出这么一句话,仿佛柳宗元穿越时空而来到你身旁。
的确,如果没有这些悲苦的经历,也就没有现在连孩童也知道的柳宗元。“上天在关闭一扇门时,会打开一扇窗的”,不是吗?柳宗元其实该庆幸,没有被贬到不见天日的地下牢狱,而是被贬到所谓的天然监狱。哪里可能环境很艰苦,但我相信比不上地牢中的酷刑,这里多的一份是发自内心的'宁静。柳宗元在这里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成就他的第一个高峰。
可是,他这份宁静的心态并不代表他没有欲望。人是有欲望的,就像一个人一辈子只吃过光面,突然有一天吃到了青菜面,就喜欢上了青菜面;没多久,他有渴望吃到玉米面,吃到了又开始渴望素交面……如此循环。就像文中说的“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于是他回到了长安,却被泼一头冷水: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柳州。
四十三岁,正当盛年的他来到陌生的柳州,发现了罗池庙,也就是以后的柳公祠,当然,这是后话了。柳宗元晚年所干的那些事便是他的第二个高峰。就像文中说的“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的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化 文格,经营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柳宗元死后的第三个高峰,也一直传承至今,这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
大概朝廷也不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成就了柳宗元。柳公祠里罗池还是当年的罗池,一排排的石碑矗立着,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总有那么一些游人,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在我这里,却不是。
究竟是柳宗元成就了柳公祠,还是柳公祠成就了柳宗元,已经不重要了。柳公祠是柳宗元最后的归属,这才是这篇文章所要说的。
古人不远。只要你细细感受,你会发现他们并不仅仅存在于遥远的古代,他们早已一点一滴渗入你的生活了。
古人作文篇4
国学课上,捧读古文,亲近古人。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魏征的直言以及曹操的雄才,让我拥有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李白,天下谁人不识他。 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气苍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开阔,都使我怦然心动。 即使在被流放时,他也留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细腻。若能见到李白,那他一定是广袖飘飘,衣裾渺渺,在风中舞步,在月下独酌。
杜甫,读书破万卷,七岁开始吟诗,终成为诗圣。且不说他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欢快自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法言说,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的悲壮,使古今多少英雄闻此同声一哭!此时,在泰山脚下,昂首仰望,是尊严,是威风,是厚重,是雄浑。正是杜甫,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这种种感觉诉说。
魏征,大唐名相,让我敬佩不已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他坚持不懈地给唐太宗进谏;是他,为太宗讲解“民可载舟,又可覆舟”;是他,使唐太宗把有了一面明镜知得失;是他,带来了唐王朝的贞观之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他坚持不懈的品质怎不使我怦然心动?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位五十三岁老人的身影,他正高声吟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三国群雄中,治世能臣。他虽然文才不如曹植,武功不如吕布,谋略不如诸葛,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他?他虽无大才,但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在历史舞台却长袖善舞,独领风骚,成为三国第一人。
合上书,古人远去,时代远去,但永不能忘记的依旧是这怦然心动的感觉。我愿长久留住这感觉,留住这暖暖的、甜甜的幸福。
古人作文篇5
古人不远:曹操在古今历史长河中,有无数著名的历史人物,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含恨投江的屈原,有女中豪杰花木兰等等,这些人物都曾在这条长河中掀起过巨浪,但在我心中,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消失沙滩上,也唯有他令我记忆犹新——曹操。
在大多数人心中,他代表反面角色,代表邪恶力量,所以理应被消灭,他也就是一个卑鄙、老谋深算、野心勃勃的人。但那只是站在孙刘双方来看罢了。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他却是一个足智多谋、赏识人才、胸怀大志的人。
他足智多谋。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不下十起,平定了北方战乱,一边抵御北方的侵略,另一边则谋划统一天下,打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军中他是统帅兼军师,带兵打仗样样不落后,为了攻下西蜀东吴,制定计划组建军队,但北方人不适应水上作战,乘船便吐,曹操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用绳索铁链将战船连接在一起,减轻了船的摇摆,士兵们也不觉晕船了。
他赏识人才、重视人才的利用。曹操虽然掌握兵家大权,却不能统一南方,曹操经过多次总结,得出结论,因为孙刘手下有诸多英勇善战的`将士,如吼声如雷的张飞,手挥大刀的关羽,还有足智多谋的军师指挥,如遍观风云的诸葛亮。一次,曹操派出几员大将斩杀敌军将领,但一一都被此人的大刀挥下马来,曹操一问身边的手下,原来他就是关羽,曹操为之一震,此时他并不是就此机会消灭敌方一份主力,而是邀他到府上做客,还同他一起喝酒,一起谈政事,希望他能为自己完成事业出一份力,但当关羽拒绝他的要求时,他没有过多的阻挠,不仅放过关羽,还送了他一匹汗血马。
他有远大抱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一生都在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但他长辞于这个世界时,也未能实现其理想,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曹操,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古人作文最新5篇相关文章:
★ 兔子作文最新5篇
★ 情书作文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