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文通用5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作文可以成为情感的出口,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在作文中加入适当的幽默元素,可以让作品更具亲和力,吸引读者的注意,以下是推荐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人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古人作文通用5篇

古人作文篇1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城北的春来得正好,柳宗元带月荷锄总算是种得了许多棵柑橘,为荒寂的柳州城拾得一片新绿。

一直不明白,寂寞生诗人还是诗人咏寂寞。为什么古往今来,永世流芳的诗篇总诞生于凄苦的诗人之手。是他们心如死灰后的真情渲泄打动了浮世中的万千大众吗?那么柳州城中的那个孤寂的身影里为何又藏着一份悸动?

记得,来柳州之前,他也曾在永州住过几年,应该是10年更确切些。他是从喧闹的长安来的,有牵挂、有梦想、有希望,我也是个有梦的人,也就对他凭添了一份好感。永州十年,没有冲刷走心中那丝渴望,他幻想奇迹出现,幻想昔日长安的繁华离他不远。《永州八记》已充分说明及展露……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心仍是高傲至极的,但又不免从心底滋生出苦闷寂寥。这就是他怀揣梦想的十年吧。

诏书下来了——回长安!那喜悦应是彻夜难眠所不能诠释的。

柳宗元的偶像是屈原,他回长安途径汩罗江时大声涌出的也是屈原。是偶像,他欣赏的是屈原的坚毅、才识,但他自信自己不会重蹈屈原的覆辙,他的曙光就在前方不远的长安城。于是他的兴奋溢于言表,他都为自己能为伟大的抱负可以施展而欢欣了……

诚然,他估计的过于乐观,因而他也错得离谱,朝廷给了他一个更具灰色的幽默。

一到长安便被告知被贬柳州。连歇脚的余地也没有。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朝廷的残忍?柳州比起永州却是更偏、更远了。

但我欣赏的就是柳宗元无论多么艰涩的情形下都持有的那份希望,他永远不放弃梦想是我心灵的标杆。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就算在柳州,他也没有放弃,不是吗?!

此刻,他未曾思量过,柳州竟是他永远的家。在这个家里,他重拾信心,学习他的偶像屈原,种橘树、思故土、默尽绵力……屈原的《橘颂》引发了他对春的好感,似乎是体现了柳宗元淡泊名利吧。柳宗元没有让我失望,透过处表的淡泊,不难窥见他内心深处的波涛洶涌。是啊!他就是他,他和梦想、希望永远紧贴在一起没有分离过!

在柳州,乐善好施的他,用了那区区的官职帮助百姓开办学堂、开垦荒地、种植树木、修建庙宇……很可惜,5年后,柳州刺史——那位帮助百姓、清廉淡泊的柳宗元终于是长眠在了异乡。柳候祠里,后人的.碑文再多也难书写这位梦想家的一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睡着了,抱着他的梦。

喜欢柳宗元,不仅因为有他的诗,更是因为他的内心,他一直有希望,并用一生去等待。柳宗元教会了我很多。他等了15年,忍了15年,欲念在心中燃烧了15年。15年的光阴恰是正值蓬勃之年的我的年龄——肯定不是巧合,我顿悟:我怎能轻易言弃?

追随着我敬佩的柳宗元,也追随着我的梦想。跨越千年时光的界线,古人不远,我和柳宗元一同成长。

古人作文篇2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既不是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不是绝顶聪明的诸葛亮;也不是号称诗仙的李白。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孔子。

孔林的雨是绵长的,历史的雨。人不多,在安静的雨幕里漫步,看沾了雨珠的草显出新绿,巨大古老的石人保持沉默的微笑。恍惚间突然感到,孔子,这个孤独的,穿越千年的灵魂,竟可以有如此伟大朴实的力量。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回响在耳畔,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反复诵读,只觉高高低低的韵律十分有趣。像念一段咒语,开启了儒学对我的影响。在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里,孔子站起来了:一位温和的谦谦君子,慈祥地微笑,深邃的眼眸里射出智慧的光彩。

再长大一些,开始懂得他的崇高,懂得仰望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单衣薄衾,仍能因思想上的富足感到幸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非独善其身,而尝试用“仁”兼济天下。这是何等的胸怀!抚摸书上孔子的画像,他仿佛高大了,发光了。

而现在,在孔林的寂静里,我才开始真正思考他,了解他。电影《孔子》中,孔子在山巅对老子说:“先生的道大象无形,超然物外,不限于世间,而我的`道,在人间……”孔子的情,孔子的道,原来都在人间。

于丹的书里说,神圣神圣,神在天上,是像李白那样的人;圣在地上,是像杜甫那样的人。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就此来说也是不无道理的。他思考的道理,是人的道理,“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求学、做人、从政……不同于其他艰深的哲学,孔子很早就适应了人必须得生活这个现实。从人间来的仁义礼乐,做君子行博爱,以“仁”为大事,才是他的道;而广播思想,周游列国去游说,拯救飘摇乱世中的人民,才是他的情。同时他也思考宇宙:“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不仅对人,对自然也一样敬畏。如果老庄是乘物以游心的世外游龙,孔丘就是庇护人间的参天大树,他的道,在人间。

从鲁国的司徒、司寇,到千万学生的老师。周游列国,几度投而不遇,几度险些丧命。千辛万苦返回父母之邦,年老仍不得志,最终郁郁而终。他的人生履历,甚至比挣扎在生活中的穷苦人民还多了一层哀凉。忧己之忧而及人之忧,孔子心中装的是一个王朝、整个乱世、甚至绵绵延延两千余年,直到今天啊!孔子真正的入世不是千辛万苦周游列国,而是在我们都以为他会隐居山林,逍遥自在的时候,再回到人间承担自己的责任啊!

孔子是一个成功的人么?显然不是。而爱因斯坦说:“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儒学虽然流传两千年,仍然熠熠生辉的原因,唯其有“道”在,唯有儒学在今天的价值在,唯有孔子——在人间。

古人作文篇3

喜欢诗,尤其是李白的诗,但我更喜欢苏轼的诗、词。喜欢他的豪襟奔放,更喜欢他的毫不掩饰的真性情,所以我成了苏轼身后九百九十多年的拥护者。

喜欢诗,所以我知道《题西林壁》;喜欢词,所以我知道有首词叫做《水调歌头》;喜欢字体,所以我知道有种风格叫做“苏体”;更喜欢 文章,所以我知道有种东西可以流传千古而不衰,曾听别人嘴里说的李谪仙,但不知道是谁。经过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最后知道了。李谪仙就是李白。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心里觉得十分惊艳。但是看到苏轼的“言语有时尽”,却只有这句话来表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苏子修了苏堤,未曾一游,不知今日模样,只能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言语中求得几分模样。他的所作所为可奠定黄冈文赤壁莫大的.名气,那样泛舟觥筹交错等场景,却是那么令人神往。他走过李白的风光,也有过杜甫的落魄,对于一个胸怀济世苍生的文人来说,他不是最好的一个,也不是最差的一个,但他却是最乐观的一个,寄情于山水。对于苏子来说,悲剧和喜剧是重叠在一起的。喜欢他的豪襟,所以才听不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样的句子!

我初是喜欢他的诗词才情,但论诗词他还是不如李白的。我后是喜欢他的豪放胸襟,但同时代的辛弃疾同样不失豪放。人们说他是全才,但由古以来全才又何尝少过呢,令人啄磨不透的弘一法师又何尝不是全才呢。唯有一首《送别》留在历史长河中,反而愈加明晰起来。

细细想来,每个人都有其才华惊艳的一面,令人喜欢。只是苏轼令人惊艳的地方多了一些罢了。但我所喜欢的并非如此,是他的真性情,给人一种繁华落尽真纯的朴实。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坦然。我喜欢他的才情却更喜欢他的胸襟。李白是有千丈诗情,但终究是谪仙,离我们太远。反而是苏子,尤其是苏堤之上的那个苏子,让人敬佩更令人喜欢。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苏轼。

古人作文篇4

你如果还身处阳间,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叹,懂余者何人也?

后人品《三国演义》,对你——曹孟德的印象仍停留在一代奸雄是也!其实我明了,平江山,你乃一世枭雄;论风骚,你算一代泰斗,话感情,你为重情义者。这样的乱世豪杰怎能被贬为一代奸雄是呼?

我爱你的威风霸气。东汉末年,王室腐败,盗贼猖狂,民不聊生,黄巾军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嚣张旗号。东汉都城洛阳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到达官富人,下到平明百姓,都在担惊受怕中度日如年。你,许都太守——曹操,回都护驾,平定叛乱,你知道旧都已是颓岩残壁,失去了防御的屏障,决定迁都许都,王室大臣极力反对,你伫立朝堂之上狂吼一声,威震四方,也正因为此你也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才有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威慑力!

我爱你的文韬武略。北方战乱,受袁士卒,骚扰不宁,上征讨伐。魏袁军交战于官渡,差距甚是悬殊,佣兵十万与之八十万相抗衡,颇为困难。更何为敌将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难上加难。你泰然面对,御驾亲征,驰骋沙场,毕竟人数上的差距不是随便就可以持平的,几战几败的情况下,你不放弃,直对锋刃。你泰然挥兵乘夜色,度峡谷,袭乌巢,斩淳于琼,震张颌,退高览。胜利初见转折,筹码向你这方偏倒。接着袁绍对说一不二的部下起了疑心,逼反了张颌,气反了高览,二人投曹操——孟德兄麾下。你实力如虎添翼,士气高昂。曹兄你威风凛凛,胜袁绍,盘踞整个中原北方。

我爱你的重情重义。谋臣郭嘉,死心塌地的'追随你,随你东征西张,出谋划策,屡立战功,被你视如骨肉兄弟,那天,他病倒在床,你来了,你拂袖沾泪,望他骨瘦嶙峋,摸他冰凉双手,那晚,孤雁飞翔怕折了翅,婵娟冷清怕刺了心。你彻夜未眠的哭诉,你鼻酸,眼湿,心绞,一宿的伫立在窗前,哭诉着,欲罢不能……

或许后人如何评论你,你都会笑着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你不远,你就在那棵老菩提树下轻诵壮词,青石板上仍然镌刻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词。

古人作文篇5

要说古人中我最崇敬的人,那一定要提到他,他是一名隐者,他是“田园文学”的创始人,他是只因一篇《桃花源记》一篇《归来去兮辞》就让我对他崇敬不已的陶渊明,先生是闲云野鹤,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先生有豪放旷达的胸襟,这些都如此的让我心怀敬意。

先生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淡自然,深厚醇美。他赞美田园风光,赞美农村纯朴劳动生活的诗更别具一格,先生向往这样的生活,自然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它的`赞美之情,先生过着这样的生活,所以自知其中的乐趣。“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使我又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先生在静谧的月光下,挥动着锄头,汗流浃背的工作,但即使是这样先生心里感到很快乐,很自由,很满足,这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让人心服的“田园诗人”了。

先生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就能体现先生豪放旷达的胸襟。他执着于自己不懈追求的理想,执着于一个无法在污浊世界实现的理想,但他努力了,坚持了,所以为了理想他可以放弃功名利禄,放弃荣华富贵,放弃羁绊自己一切的东西,只要心安,只要不丧失自我,便是他追求理想的真正目的。

当先生丢掉官帽,回到山村时,我都高兴的欢呼,这样一个人,只适合闲云野鹤般的自由,怎能让世俗把他牵绊住,怎能在尘俗中流连呢,在高山流水中,先生发领飘动,临着风喝酒,借着月光作诗,笑看云卷云舒,这样的日子谁不向往,只是别人甘于流于世流罢了。先生也应是看不惯这世俗的污浊才退隐山林的吧,只有那里才是他的乐土。只有那里,陶渊明才是陶渊明,而不是腐败的、堕落的世人。

先生虽然归隐山林,但自己的志向让人不会被丢失,所以才“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这样才有了宋代作家欧阳修说的:“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来兮》一篇而已”,先生大义凛然的精神,先生不会泯灭的志向,先生别具一格的才能,先生豪放旷达的胸襟,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崇敬,谁不觉亲近。

写完此文,在梦中我似乎看到先生的梦想终于实现,在那开满桃树的地方,人人安居乐业讲信修睦。先生生活在那里,先生向往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先生在笑,为理想而笑,为远离烦恼而笑,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他高兴。

古人作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鱼英文作文通用5篇

写公鸡的作文通用5篇

轻小说作文通用5篇

梦想,坚持作文通用5篇

劳动节作文通用5篇

仿写《绿》作文通用5篇

《寻》作文500字通用5篇

长大作文600字通用5篇

关于心愿的作文通用5篇

玩六年级作文通用5篇

古人作文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1290